摘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而施工技术的先进与否决定着工程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并全面推广具体工程项目,更新设备技术,确保施工材料质量,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构建现代化施工管理体系。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新技术;优化方法
引言
在信息时代,技术发展也来越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要求建筑企业应提升施工技术,做好施工新技术优化推广工作,可是在施工过程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了工程测量工作,施工现场污染问题严重,施工技术相对落后等,本文将在简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从全面推广具体工程项目,更新设备技术,确保施工材料质量,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构建现代化施工管理体系等五个方面来浅谈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新技术优化推广方法。
1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特点
何为市政公用工程呢?所谓的市政公用工程,指的就是服务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涵盖了十分宽泛的范围,例如:城市的给排水、防火、防洪、卫生建设等,这些要素都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保证城市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政府是市政公用工程的主要负责对象,也是主要的投资方。市政公用工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1工程投资大、参建单位多
通常来说,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都是很大的,是一般的工程项目难以望其项背的,而工程项目规模的巨大直接导致投资量的增加,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的也有许多,施工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些许微妙。我国很多的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都跨越了几个省份、市区,所以接口问题大量存在,此外,开发商面临的拆迁及补偿问题也很棘手,由此看来,外在的客观环境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1.2影响因素多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是极其复杂和繁琐的,因为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拆迁过程中的补偿问题、管线的敷设问题、材料设备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自身水平的限制等,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对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状问题
2.1忽视了工程测量工作
对于市政工程来讲,工程测量属于基础工程,也是重要施工作业之一,做好该项工作能够为后期工程设计与施工活动提供参考数据和图纸,减轻后期作业量,可实际上,施工企业往往会忽视工程测量工作,部分工作人员不是特别认真,无法保证测量放样结果的精确度,这不仅会延长施工进度,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法为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2.2施工现场污染问题严重
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存在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这对附近的水、空气、植被以及其他生物的威胁不容忽视,绿色植被的生长环境会受到影响,生物种群之间的链条会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必然会骤减。此外,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生命健康。
2.3施工技术相对落后
市政公用工程大多施工作业面广、工期长、工作环节较为繁多,全面控制好施工环节与质量,必须综合使用先进的技术与新工艺来绘制和检测施工图纸,检验施工材料是否达标以及环节工程质量是否合格。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并不能熟练操作各种技术工艺,不了解施工方案和图纸,不能运用专业技术检测施工质量与材料。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新技术优化推广方法
3.1全面推广具体工程项目
提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推广具体工程项目,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步工作:
第一,加强定线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定线施工,应该先认真查看和审核施工图纸和所有的资料,设计最佳定位测量计划方案,施工人员在进行投点放线工作时,要先布设好基准线,接着布置其他轴线,然后,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布设柱梁板线,最后再布设控制线并予以全面复核,以此保证定线施工的精准性。
第二,优化地下管道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精确计算定线施工的刚度、内外压差,分析其外形结构,然后,要努力确保管道结构形式能够承受自身重量和外在负荷,并综合分析施工弹性模量,保证施工厚度适宜。
第三,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要确保混凝土路面质量,避免路基出现病害问题,维护路面的平整度。
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综合治理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问题。对于水污染,应规范废水排放渠道,及时优化地表径流系统,避免施工污水乱流。在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中,应坚持“节能减排”原则,使用清洁施工材料,降低空气污染指数,也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栽种绿色植物以吸收优化气体,借助植物为施工现场提供清新的氧气。或者通过洒水和喷洒空气清新剂来降低施工现场空气中的沙尘含量,而且要定期清洗施工设备,清除上面的污物,缓解空气污染问题。对于噪音影响,应该严格按照噪声等级标准,将距离施工现场100米地方的噪音控制在67分贝以内。如果有特殊需要,就要为施工现场修建透明的消音墙,安装高等消声钢化隔音屏,这样能够降低噪音的危害系数,有效避免附近植物猝死,维护周边环境的生物系统。
3.2更新设备技术
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国家技术复核制度,结合施工文件与相关技术标准实施复核,量化技术复核内容,更新设备技术,及时纠正施工偏差与各种问题,以此全面确保施工质量。例如开展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引入节水龙头和节水泵,在挖掘管道时使用降噪设备,这样能够中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做好环保工作。
3.3确保施工材料质量
优化施工材料,做好材料质检工作,是促进市政工程项目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应全面使用创新材料,并做好材料质检工作以提高施工质量。例如在引入高性能混凝土时要全面优化开展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明确这种混凝土的使用原理是:提升组分细度及活性,取除其中的粗骨料,确保材料当中的缺陷能够降至最低,以确保能够获得更大的强度及良好的耐久性能,同时通过添加钢纤维来促使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能具有更加优异的韧性及抗拉性能。
3.4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施工企业应分层做好全体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细分培训流程,突出重点培训内容,对于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加强他们的技术能力的安全意识,引导他们熟练掌握施工流程;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注意增强他们的监督管理能力,引导他们全面认知各种技术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快速高效地解决,促进市政工程顺利进展;对于工程师和设计师,应重点加强他们对新技术的学习、研究、应用与创新实践能力,这样能够打造一支高素质综合性施工队伍。
3.5构建现代化施工管理体系
构建现代化施工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应细分施工前的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竣工管理内容,在施工前建立科学可行的施工管理制度,预测施工问题并制定解决对策。在施工阶段,管理人员可以电脑建模的方式来模拟施工流程,指导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技术操作方法,全面监督每一施工环节与质量,控制好施工进度。在市政工程竣工以后,要做好验收工作,实施文件归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背景下,施工企业应全面推广具体工程项目,更新技术设备,做好施工材料质检工作,培养高素质施工队伍,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钱力炯.浅谈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6(10).
[2]王树华.浅谈现代建筑中逆作法施工技术的运用[J].科技致富导向,2015(11).
[3]刘付滨.小议新施工技术的原理及其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2).
[4]徐静.浅谈建筑工程中逆作法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6(08).
论文作者:韦良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