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及养护管理技术分析论文_房光臣

淄博人民公园管理处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日渐加快,生态园林工程项目日渐增多,生态园林建设方法与养护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是充分发挥生态园林生态作用,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多角度客观分析了生态园林建设方法,多层次探讨了生态园林养护管理技术。

关键词:生态园林;建设方法;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更加注重生活环境质量。随之,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生态园林已成为主流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生态园林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建设地区各方面情况,优化生态园林建设方法,采用适宜的养护管理技术,提高生态园林建设整体质量。

一、生态园林建设方法

1规划设计

在生态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景观布局不合理,园林结构不科学,生态园林工程频繁被改造。一旦需要改造,生态园林工期必定会延长,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园林生态化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坚持相关原则,结合生态学原理,以“生态”为基点,开展各项规划设计工作,借助生态优先原则,全方位客观分析施工成本、城市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建设地区地质、水文等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编制预算书,动态控制园林工程造价,确保生态园林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重复施工、反复改造”现象。下面是生态园林预算书编制系统流程示意图。

生态园林预算书编制系统流程

2技术管理方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城市园林建设工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其也需要进行相应地调整。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建设地区各方面具体情况,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准确记录城市内部绿化具体变化情况,为园林施工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数据。施工企业要加强“绿线”管理,全面、客观分析目标城市整体规划、发展路线,优化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提高生态园林工程建设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其符合新时期绿地建设要求。

3公众性与行政性方法

就城市生态园林来说,具有多样化的优势,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放松”场所等,和城市居民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但在规划建设中,大部分生态园林建设以设计师、市政管理部门为中心,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园林建设决策不合理,影响园林多样化功能的有效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市政相关部门必须通过不同渠道,加大生态园林方面的宣传力度,促使公众全方位更好地了解生态园林具体规划内容,贴近他们生活实际,开展多样化的绿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其参与意识、绿化意识,意识到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绿化整体效果。

城市绿化行政部门也要全方位正确认识生态园林建设,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优化完善城市绿化管理机构,确保生态园林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城市绿化行政部门要全方位综合分析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化的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将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巧妙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促使二者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将绿地建设内容融入到各建设项目中,将生态园林建设融入到日常工作进程中,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使城市健康发展。

二、生态园林养护管理技术

1生态养护

在城市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园林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将生态园林养护工作落到实处是生态园林各方面技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生态园林管理部门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思想观念,具备全新的生态养护管理理念,将其融合到生态学原理中,优化利用各种“新设备、新技术”,尤其是新技术,科学养护生态园林,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生态园林管理部门要多和其他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确保生态园林工程具有较好的运营效益。生态园林管理部门必须将养护管理贯穿于全过程,移栽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树木大量水分流失,开挖、运输、种植环节中要确保根系不被损坏等,尽可能确保所有移栽树木成活,提高生态园林整体绿化效果。

2优化利用“节能、节水”技术,科学修建生态园林植物

在生态园林建设中,作为地表面植被,草坪占据较高比重。草坪根系结构较浅,加上大多数地区地表水源不足,在旱季、缺水季节,园林养护人员必须根据草坪生长情况,浇灌大量的水源,会浪费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也就是说,在生态园林养护管理中,养护管理人员必须多角度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尤其是“节能、节水”技术,比如,再生水技术、集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过度浪费现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态园林工程建设成本。此外,在生态园林养护管理中,修建园林各类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工作,养护管理人员必须将其放在核心位置。在日常工作中,养护管理人员要结合生态园林中各类植物生态的具体情况,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点,准确把握修剪时间,采用适宜的修剪方法,充分发挥其美化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养护管理人员不要频繁修建生态园林中的植物或者人工造型,尽可能采用“自然化、粗放化”管理形式,提高生态园林整体效益。

3加大绿地管理与生态绿化宣传力度

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将“大量、不同形式”游乐设施引入其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出现各种现象,比如,侵占绿地、损坏树木,不符合生态园林建设具体要求,其养护管理难度大幅度增加。生态园林管理部门必须讲加大绿地管理力度,明确绿地管理责任,制定可行的责任制,层层划分,将其落到实处,动态监督生态园林绿地管理情况,加大其执法力度,避免园林中的植被故意被破坏,科学养护管理生态园林。同时,生态园林管理部门要做好生态园林绿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强化城市居民生态文明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管理条例、管理规范,积极参与到城市生态园林管理中,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城市生态园林养护管理增添一份色彩。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相关部门必须意识到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性,将其放在核心位置,优化生态园林建设方法,做好规划设计工作的同时,优化利用技术管理、公众参与等方法,做好生态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注重生态养护,优化利用“节能、节水”等技术,做好生态园林绿地管理等工作。以此,提高生态园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颖,陈锡娟.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与养护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16:157+201.

[2]王传冬.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和养护管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5,S1:26.

[3]江丽华.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和养护管理技术[J/OL].科技与企业,2014(09).

[4]盛飞.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与养护管理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5,14:95.

论文作者:房光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及养护管理技术分析论文_房光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