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朱海华

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朱海华

朱海华

(巴中市恩阳区花丛中心卫生院 四川巴中 636085)

【摘要】目的:观察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5例,试验组患者采取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肛瘘切除开放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感染率以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可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期,降低感染率及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低位单纯肛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240-02

在临床上低位单纯性肛瘘属于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肛门周围出现脓肿破溃而引起,或患者行切开排脓后出现复发所致[1]。一般情况下肛瘘位于齿状线的周围,一般在患者肛周皮肤开口,内外口瘘管相通,采取手术治疗需要其愈合时间比较长,且愈合后创口容易形成瘢痕。对于肛瘘疾病的传统治疗手段为开放术,治疗效果好但是术后创口愈合的时间较长,容易形成瘢痕,瘢痕收缩之后会使得肛门变形,严重者会发生肛门失禁现象,此类情况需进行二次手术,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为了探讨Ⅰ期缝合术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选择60例肛瘘患者进行研究,并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试验组患者有10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均在22~65岁间,平均为45.8岁,病程为2月~3年,平均为(1.6±0.4)年;对照组组患者有12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均在25~69岁间,平均为49.2岁,病程为3月~3年,平均为(2.3±0.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对比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较。

1.2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在术前一天晚上对所有组患者进行肛周备皮,清洁灌肠后排空患者肠道内宿便,患者均行局部麻醉并取侧卧位。

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寻找并确认患者瘘管内口之后将其彻底切除,用碘伏反复冲洗术口,冲洗之后用凡士林纱布来进行填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试验组患者实施I期缝合术治疗,用探针由外口沿瘘管缓慢轻柔插入,在肛管内用左手食指引导,从肛瘘内口处引出之后沿探针完全切除肛瘘,在此过程中切勿切破瘘管的组织。若探针难以轻易引出者,采取1/4的亚甲蓝液由患者外口注入后在外口切开瘘管,根据亚甲蓝的弥散方向全部切除瘘管壁组织,然后用碘伏反复冲洗切口,用1号线对切口行间断缝合外口,内口需严密缝合不可遗留死腔;若患者切口较深,可用凡士林纱布引流[2]。

术后处理:患者术后2日需卧床休息,暂不安排排便练习,以免发生出血、水肿,并对患者采用常规的静滴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所有患者根据其术口恢复情况来确定拆线时间,通常6~8天即可拆除,若患者有水肿出现可提前1~2天拆线;对照组所有患者换药直至创口愈合,且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半年。

1.3 评价指标

手术后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以及感染率、随访期间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数据采取标准差(x-±s)来表示,资料例数计数用(n)表示、百分比则用(%)来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

手术治疗之后,试验组15例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均为(3.6±2.13)d,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均为(18.9±4.55)d,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随访期间的复发率

手术治疗之后,试验组15例患者术后感染例数为1例,随访期间无任何复发现象,术后感染率为6.67%,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为0;对照组15例患者术后感染例数为3例,随访期间有2例复发,术后感染率为20.0%,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上肛瘘疾病的表现主要有肛门局部肿胀、疼痛及瘙痒等,且肛周出现溃口、反复流脓。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的治疗,传统治疗为肛瘘开放式切除,这种手术能够直接将患者感染病灶完全清除,瘘管切除后无需缝合,手术的操作比较简单、便捷,但是术后患者的伤口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愈合,会给患者造成较大苦痛,也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近几年来,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手术常被应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的治疗中,该手术可大幅度缩短伤口愈合期,治疗效果极为显著。此外,行Ⅰ期缝合手术可拉拢创口周围的皮肤,降低肛门畸形几率,避免患者功能丧失。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需做好清洁肠道的准备工作,确保整个手术过程行无菌操作[3]。

综上,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感染率及复发率,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张自强.肛痪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痪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5,15(64):76.

[2]程超.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03):279-280.

[3]刘惠君.肛瘘切除 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05):134-135.

论文作者:朱海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朱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