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物理探究能力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_物理论文

培养学生物理探究能力 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物理论文,目标论文,过程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理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绝不是对科学方法的观摩式模仿,而是要求对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

学生能力发展的根本因素不是知识,甚至也不是吸收知识过程中的需要的技能,而是处理改组材料活动中形成的学、识、才三者的综合能力。我们要使学生习惯于主动探究发现的学习,习惯于多方提出假设和解决问题的主动,习惯于个人成果与群体经验的分享、比较,从而发展正确处理信息并对之进行整理和改组的能力,发展多元化、进行性的理论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就是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信息交流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物理学习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所有物理学习过程必可少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要积极创设观察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通过观察能较快、较准确地把握住观察的主要特征并能进行描述。

例如: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下列现象:

1.观察不同时间水的温度及水中气泡的变化。

2.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撤掉酒精灯,观察水的状态。

3.继续加热,仔细观察水沸腾时状态及温度变化。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描述出这一过程的一些特性:在液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十分剧烈,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等等。

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是一个思维敏捷的人。这说明他能够发现问题,有较强的观察力。提出的问题又为探究或其他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研究的课题。

提出问题可按照如下的过程进行: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课题。除此之处,还可用创造工程学的检核目录法,逆向思考法等方法训练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观察或回忆日常实例: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空气中运动,要受空气的阻力;快速骑自行车,我们就会感到空气的阻力;轮船、潜水艇在水面或水下航行,要受到水的阻力,鱼在水中游动,人在水中游泳,都会受到水阻力。

发现问题:物体在流体(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中运动时,要受到流体的阻力。

提出问题:流体的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形成课题:研究流体阻力的决定因素。

三、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

收集信息,就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为得出结论提供物质基础。为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现象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回忆日常经验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行实验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最常用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拟定出正确的计划和方案,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例如: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使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分组讨论,最后基本达成一致的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木板

2.实验步骤

(1)将木板平放在水平面上,将木块的最大面与木板接触。(2)将弹簧测力计拴在木块上,拖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将木块的较大面与木板接触,再做同样的实验。(4)将木块的最小面与木板接触,再做同样的实验。(5)分析实验数据,寻找隐含的关系。

根据实验方案,全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探究中,对于收集到的大量证据或实验数据、现象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是归纳出结论的主要前提。如何进行合理的处理呢?就要靠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类比法、分类法、比较法……因此,要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首先要交给学生这些方法,然后再让他们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信息处理。

例如:“在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的教学中,让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材料实例和随堂小实验信息列在黑板上:用火炉煮饭、搓手、利用热水袋取暖、打气筒发热……用煤烧铁钉,弯折金属丝……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黑板上的诸多实例进行相互的讨论,对温度升高的实例进地分类。第一类:用火炉煮饭、利用热水袋取暖……第二类:搓手、弯折金属丝……

教师进二步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做法的实质。第一类:加热。第二类:做功。

五、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物理观象和实验收集的大量证据中找出共性的结论,“发现”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概念、规律、原理。

例如: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归纳得出规律: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2.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应用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周围现象的本质,解决了问题,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巨大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爱科学的情感。

例如: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在天高气爽的秋夜,为什么星光闪烁不定?

六、信息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信息交流能力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合作小组,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交流,运用“表达”、“评估”、“听取”等具体方法进行训练。

例如: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后,各学习小组同学之间讨论如下的几个问题:你们探究的过程是怎样的?有无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在哪?能否改进?……

标签:;  ;  

培养学生物理探究能力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