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矿产资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必要资源,且采矿方式多为地下开采,因采矿工程复杂及条件恶劣,致使安全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应高度重视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采矿技术,提高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确保采矿工程的安全运行。对此,本文分析了采矿工程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安全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采矿工程;危险因素;安全管理
1采矿工程中的危险因素
1.1井巷施工方面
采矿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就是井巷施工,由于在施工进行之初要对地形地势和地质进行考察时存在不足或有所偏差,又或者施工方案中的相关参数的准确性存在误差,这些技术上不因素都会增加采矿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而导致意外发生威胁工人的安全增加财产损失。例如在弯道井巷施工时对曲率半径的计算存在偏差,选取的方式存在失误、为了节约成本而采取单道起坡的方式,都增加了采矿工程中危险不可控的特性。
1.2巷道施工方面
在巷道施工的环节中,由于没有按照施工管理的要求进行展开或在制定腰线方面没有符合标准进行,导致了车场轨道的空间较为狭窄,留给工人们的安全区域过于狭小,腰线设置的位置不符合正常标准,因此会导致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结局,无法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影响工作的效率,不仅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同工人的安全保护也得不到保障,直接的影响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工程的建设埋下了安全影响。
1.3采掘工作方面
在采矿工程建设时,采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工程开展之初由于调查演技的不够出充分或工作指标数据不够合理,切眼和分斜坡切口的开口方向并不契合,斜坡的坡度过大或者过小、反眼坡的调转弯过多超适用范围,种种方式都会增加采矿工程中安全性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了采矿工程的进度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1.4采矿设备方面
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许多出现问题的采矿设备依旧使用在工作中,机器设备的不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工人们的安全。企业为了能够把握足够的流动资金,对设备的投入引进力度不足,很长时间内设备无法进行更替。
1.5采矿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采矿工程的工作时间漫长,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有所收获。在工作时则会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工人出现。但同时一些工人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前而加班加点的工作,严重忽视了安全问题。甚至在安全隐患发生且被发掘时也选择忽略不顾,继续工作。大部分工龄较小的工人无法发现安全问题所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不仅效率低且存在不合理性,采矿工具不能正确使用发挥其作用,仅仅为了追求进度而忽略了质量的重要性。由于效率的低下、消耗的时间较长,危险的事故就更容易发生,大多数工人在选择时并不会投身于采矿这一行。
2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采矿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坚决不能只在形式上做表面文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比如设立相关奖惩制度,对违规人员严厉处罚,对发现生产中安全问题的人员积极奖励,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便于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发展而言,自身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一个企业的运行制度也是这个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工作人员都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并且切实可行的落实到行动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井巷施工方面应对措施
首先,车场在可以允许的情况下遗爱选择双道起坡技术来解决问题。虽然单道能够减少出成本的支出,优化工程环节减少总体的工程量,但是使用单道会让工作人员在放下材料之时需要在区域内进行人工主堆,使得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合理的情况下使用双道技术可以保证井巷施工平稳的运行。其次,在规划设计巷道方面需要认真核实曲率半径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对各项数据都要进行排查时候符合标准。在合理的情况下减少巷道的弯伸程度,尽可能的控制在13米左右,保证了能够顺利的将矿产资源等物资进行输送。最后,要保证弯曲巷道车场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确保驾驶工作人员视野不受阻挡,能够看清方向标的指示。
2.3巷道是施工方面应对措施
首先,下部车场轨道要确保两轨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这样做能够避免出现摩擦碰撞的事情发生,减少了风险发生情况。其次,在设计方面要结合实际要求对墙高严格规范,保证设计的合理,通常情况下其高度不应低于1.3米。最后,在腰线设计环节,要在每隔大致40米的地方进行测量,避免因为腰线的不合理设置高度引发事故的发生。
2.4采掘工作方面应对措施
首先,在切眼环节中要严格把控其开口的方向和距离,其应保持足够的长且方向应和煤层倾斜方向保持一致,这样能够大幅度的降低跨帮事故发生。其次,在急斜倾煤层工作中需要保证倾斜幅度能够符合施工的标准,做好维持在23度左右,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最后,在挖掘环节应采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运输巷拔口位置,内外口的距离不小于9米。
2.5强化安全意识
矿产工程作业的安全风险较大,一些矿产开采企业为谋取利益而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过度注重开采速度而无视安全设施的建设,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在矿产施工中,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尤其是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最为关键。因为管理人员主导着企业生产及管理机制的建设,若其缺乏安全意识,则其所管员工的安全意识更低,如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遵守安全规范,对自己的行为较为注意,则其所领导的员工也会遵守规则。可见,矿产生产管理者应注重提高自身及员工的安全意识、定期学习安全知识、总结事故原因等,利用分析其他矿区事故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来提升自身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更加明确地感受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达到警钟长鸣的效果。
2.6加强设备管理
提高设备的实际故障处理能力。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多种不同的影响因素,将出现的基本故障问题进行有效地排除,同时根据设备应用情况进行科学的处理,这样才能够保证设备的稳定进行。提高设备的检修效率。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统一的检查与维护工作,这样能够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防止其出现事故现象,将事故发生概率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要提供对机械设备维护的资金,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并及时更换无法正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公司内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修工作,这样才能股保证设备运行处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除了要加强维修力度外,还需要不断引进新设施、新方法,运用合理、安全的生产模式。从基础设施上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降低机械设备出现事故造成安全事故隐患的概率,不断提高矿产开采的效率,为公司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采矿工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但许多事故是可以避免或人为控制的。为此,需要针对具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同时,还要从管理制度、安全意识、设备管理等方面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的效率,推动采矿工程标准化及规范化开展。
参考文献:
[1]乔宏波.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7):37-38.
[2]张奎.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71.
[3]郭鹏俊.安全管理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07):24+26.
论文作者:徐涛,黄明才,巩国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采矿工程论文; 发生论文; 巷道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事故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