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论文_杜永忠

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外科 四川绵阳 62100

摘要:目的:分析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包茎与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选择传统包皮环扎术治疗)和实验组(70例,选择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包皮环切手术;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方法;临床效果

Clinical effect and surgical method of circumcision with circumcision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urgical method of circumcision with circumcision. Methods:Forty-one patients with phimosis and prepuce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January 2017.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70 cases,traditional circumcision)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70 cases,choose a one-time circumcision)treatment,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surgical condition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the index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Circumcision with disposable circumcision device is effectiv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Circumcision;disposable circumcision;Surgical method;Clinical effect

包皮环切术需要符合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切口美观、疼痛少、预后佳等要求,虽然传统包皮环切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信赖,但临床方面依然持续不断的对此种术式进行改良和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扎器等逐渐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包茎与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包茎与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实验组(7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30岁,平均年龄(16.8±4.3)岁。其中包皮过长41例,包茎29例。实验组患者年龄7-28岁,平均年龄(17.5±4.5)岁。其中包皮过长43例,包茎27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包皮环扎术治疗。实验组选择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做好常规手术野备皮工作,合理选择相应型号的包皮环扎缝合器,在阴茎未出现胀大、勃起时,以测量孔与阴茎龟头匹配程度为依据,对环切缝合器的型号进行选择,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常规进行消毒铺巾和局麻后,分别将包皮内外板交接系带及其背侧对应处作为6点、12点,采用止血钳将包皮钳夹住,同时钳夹3点、9点,将其提起并向外翻转,使其将内环完全覆盖住,向下牵拉后,对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包皮左右保持对称状,系带处于正中处,对旋钮进行旋出调节,将钟型龟头罩去除;术后1周缝合钉可自行脱落,定期进行换药,做好随访工作,直到伤口完全愈合为止。

1.3 统计学评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所有数据,手术相关指标用()表示,对比予以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对比予以x2检验,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 讨论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是在管形胃肠切割吻合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属于机械手术方式[3]。其主要利用“环形刀具”的基本原理,切除和缝合包皮组织。手术过程中现切除过长包皮组织,然后将单排缝钉自切缘植入,对组织进行缝合。其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操作比较简单方便,可快速完成手术;②基本上不受人为因素和医师经验的影响,操作标准较规范;③机械缝钉间距、排列非常均匀,缝合时松紧度比较适中,避免手工缝合造成的结扎松紧不适当、疏密不匀的情况出现;④可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缝钉多为金属材料制成,无明显组织异物反应;⑤缝合钉在术后一定时间内会自行脱落,无需承受拆线的痛苦;比较小的淋巴管和血管可直接通过缝合钉的空隙,能迅速重建淋巴系统和缝合部位远端血液循环,加快切口愈合速度,降低术后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

本组研究之中,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比较,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效果显著,疼痛轻,操作简单方便,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清生,易红梅,钟永福等.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82例临床观察[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12):97-98.

[2]李晟,张磊,王大文等.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男性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20(9):816-819.

[3]霍仲超,刘刚,王伟等.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论文作者:杜永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手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论文_杜永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