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军
包头市中心医院 放疗科 010040
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应用能谱CT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将对应时间段内病理证实的20例不典型结核球与20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能谱CT检查,检查后对比其基本情况并做出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计确诊39例患者,其诊断准确率为97.5%,能谱参数结果则显示不典型结核球、肺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能谱CT应用于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典型结核球;肺癌;能谱CT;诊断价值
不典型结核球和肺癌均属于肺部疾病中常见类型,病发对于患者健康均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需要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但是由于两种疾病的预后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故而及时对患者做出鉴别区分就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可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方法较多,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能谱CT的价值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将对应时间段内病理证实的20例不典型结核球与20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肺癌患者的年龄为41-78岁,平均年龄为(67.32±2.13)岁,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1例和9例;不典型结核球患者的年龄则在42-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7.46±2.18)岁,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基本情况均相似(P>0.05),因此可进行统计学对比。
1.2方法
均对患者实施能谱CT检查,扫描时将螺距设置为0.984,管电流为375毫安,球管的旋转时间则为0.7秒,其FOV为500mm*500mm;在以上参数下首先对患者实施能谱CT的平扫,平扫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肺部情况,平扫完成后将碘海醇作为对比剂对患者注入,注射剂量为50-100ml,注射速度则控制为每秒3.0ml,此后则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并获得相关资料[1]。将所得图像资料进行后处理,即容积再现、能谱薄层重建等,并做出组间对比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能谱CT的诊断准确率,同时针对肺癌患者、不典型结核球患者的各项能谱参数进行观察,包括NIC、平扫CT值、VP净增CT值、AP净增CT值等,按照组别统计各项数据并实施对比[2]。
1.4统计学分析
将SPSS25.0作为本次数据处理软件,使用()统计研究中计量资料,并应用t实施检验;使用n统计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检验后P<0.05均表示数据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经过病理确诊的20例肺癌患者,经过能谱CT检查确诊20例,其诊断准确率为100.0%,20例不典型结核球患者经过能谱CT检查确诊19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5.0%,平均诊断准确率则为97.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能谱参数详情则见下表1。
3、讨论
肺部疾病的发生多数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喘息、咳痰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影响患者健康的同时,会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而及时对患者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就成为临床研究课题的重点所在。
临床对于肺部疾病的以往诊断方式多为形态学分析,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肺部疾病的分析已经逐渐开始向分子功能的研究进行转变。CT作为使用相对广泛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其在肺部疾病的检查中,可针对患者的肺内病变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均作出反应,故而能够为疾病的鉴别和判断提供依据。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患者的能谱CT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共计确诊39例患者,其诊断准确率为97.5%,能谱参数结果则显示不典型结核球、肺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典型结核球患者的影像情况多为轻度的不均匀强化现象,不均匀强化的原因可能和大小相仿或大小不一致的病灶组织聚集存在关系;而患者肉芽组织的多中心乳酪样坏死现象或干酪样肉芽肿状态,会使其表现出融合现象,此时部分患者的病灶可呈现出分叶征现象,以此作为病理基础往往可对患者做出准确判断[3]。而肺癌患者的病灶一般呈现的明显且均匀的强化现象,这和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由于癌变的发生,使得患者的癌性结节供血相对丰富,且血管的排列相对紊乱,加之患者肿瘤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较强,将对比剂注射后空隙聚集现象往往较为显著,因此肺癌患者一般可呈现出快速且明显的强化现象[4]。能谱CT对患者检查过程中,则可以对其不同的病变部位参数做出反应,利用相关计算方法实施对比则能够明确患者情况,并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体现了影像学在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临床的及时治疗和患者的及时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在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应用能谱CT的价值显著,故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远凤,李琦,罗天友. 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33(8):1206-1210.
[2]路远. 高分辨率CT与PETCT结合对周围型肺癌和结核球的鉴别诊断价值[C].度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研究研讨会. 2017.
[3]彭业胜,邓东,张小波,等.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孤立性肺肿块的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8):1224-1228.
[4]管恒星,杨帆,文智. 肺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及其诊断价值[J]. 广西医学,2015(2):201-204.
[5]李兰涛,张正福,刘少东,等. HRCT并PET/CT对周围型肺癌和结核球鉴别诊断[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2):167-169.
论文作者:王利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结核论文; 典型论文; 肺部论文; 疾病论文; 价值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