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结论的探索和猜测以及结论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索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书本知识,忽略了数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及现在我们提倡的“尊师重教”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告诫人们要“尊师”,师生间犹如父子般的情感。但这种观念把教师与学生置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使师生心理上存在一条代沟。教师不肯“蹲下来看学生”,甚至还有教师带着“家长制”的作风,不尊重学生,随意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学生“小有动作”,教师则“大动肝火”,对学生板起面孔,时不时来几声“狮吼”,把学生吓得面如土色,小气不敢出,大气不敢喘。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确实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就必须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2.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成不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不光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厌恶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数学,为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自主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
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四十三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新知识的产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亲身体验新知的产生。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先让学生自己剪一个等腰三角形,自己通过对折、比较、观察、发现及相互讨论,得出等腰三角形性质,以此替代教师的苦口婆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一味地“授课”,而是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掌握了新的知识,同时也掌握了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发现”。 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把小剪刀和几张旧的挂历纸。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经过大量的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想象展开图形。最后,让学生再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结束。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4.注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提取生活中一些题材,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让学生先观察自己的座位是如何确定的,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其位置是由“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的,以此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新的教学内容。在具体且熟悉的情境中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识欲和好奇心。如银行利率、股票的上涨与下跌、衣服打折、球赛记分……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词语出现在教材和练习册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识的学生纷纷犯难,常常连题目都不理解:什么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还是打6折的便宜?
二、《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探索的问题去学习,思维将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对事物观察更加敏感,想象力更加丰富,消除了那些盲目、被动的学习,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要教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必须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促进学生乐问;增强情感投入,促使学生敢问;传授提问方法,使学生善问。要通过问题,让学生的探究习惯得到培养,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教育的要求,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允许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倒;其次,教师所留给学生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探索性,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不同性、解题方式的多样性、解题结果的多样性。这样,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新问题中自由翱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直观操作,既使学生理解了概念、性质,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生直观操作实验来研究数学规律,既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培养了良好的研究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引导学生分别在两张透明的纸上画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把两张纸叠合在一起,固定其中一张而移动另一张,通过学生亲身动手实践,参与数学活动,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两圆的位置变化及两圆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以此替代教师的苦口婆心。如上文所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一味地“授课”,而是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掌握了新的知识,同时也掌握了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发现”。
4.持之以恒,深化探究效果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还要让学生持之以恒、深化探究效果。学生对陌生知识、未知领域的自主学习,从不懂到懂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当遇到挫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向困难挑战,培养吃苦独立的精神,克服胆怯,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发现在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为解决问题去观察、对比、判断,创造性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之,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精神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体现。因而,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了创造的意识,正确引导学生,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其创新个性才能得以彰显。
论文作者:陈洪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