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我国经济论文,化与论文,发展道路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问题,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观念和战略的两大转变:确立新的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中,目前面临的不是增长与不增长的选择,也不是高速增长与低速增长的选择,而是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方式的选择。我们认为,实现产业生态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建立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是达到产业生态化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1 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中国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转变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不仅标志着持续发展观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而且把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会议结束后,我国政府就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确认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这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从我国实际出发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持续发展观的出现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结果与创新,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产业革命以来,以传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古典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它乐观地看待由于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所引起的经济迅速增长和世界面貌的深刻变化,却没有预想到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的衰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到本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期传统发展观达到了它的顶峰。六十年代末以来罗马俱乐部的一系列报告为标志,人们开始从传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陶醉中惊醒,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战略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正在使人类处于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或“人类困境”之中。于是出现了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否定和批判的思潮。这种思潮虽然深刻地揭示了传统发展观的种种负面效应,指出如果继续按传统发展道路走下去,人类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将有崩溃的危险,但却由此对世界的未来做出了种种悲观的预测,提出了比较消极的“零增长”的主张。因而如何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并建设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便成为人类共同探讨的课题。
经过二十年的摸索,人们逐渐找到了一条能够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态危机的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中指出:“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可以看出,持续发展观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在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同时,进一步的发展不是损害而是有利于下一代人的利益,达到现代与未来的统一;二是发展的协调性,主张经济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的持续性和协调性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做到发展在空间上各个方面的协调性,才能保证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同样,只有建立发展的持续性目标,才能使发展在空间的协调性成为可能。
持续发展观不仅要求人们转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要求人们转变以往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在决策和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现代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到未来人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地区、国家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全球的利益;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而且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现代与未来、局部与整体、经济与环境、社会与自然在发展上的协调一致。如果说,传统发展观实际上推行的是传统农业以造成土地退化、沙化为特征的“黄色道路”及传统工业以大量消耗石油、煤等不可更新资源和严重环境污染为特征的“黑色道路”,那么,持续发展观倡导的是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绿色道路”。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为解决二元结构而进行的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长期沿用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无论在工业还是在农业发展中存在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据估计,1954-197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5.7%,而主要投入包括能源、原材料、资金和运力等,平均每年的增长率大都比国民生产总值高一倍左右。近些年来,经过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工业开始由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但是,从总体上看,工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技术指标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以工业用水为例,我国单位产品用水量高于发达国家5~10倍。从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来看,粗放的外延型工业增长已在相当程度上使我国的环境状况恶化,环境污染已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1992年,我国工业粉尘排放量为576万吨,SO[,2]排放量168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233.9亿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3亿吨环境状况与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最严重的60年代相仿,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已使我们不可能沿着传统工业化道路走下去,选择一条新的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工业化发展道路已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在农业领域内,我们同样受到经济增长与恶化的资源、环境状况相冲突的困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虽然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不多,如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人均的30%,草地是40%,林地是13.3%。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不优越,全国耕地中,优质良田只占22%,中低产田占78%,5%的耕地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从农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看,一方面我国存在着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即由于人口剧增和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所造成的严重的农业生态破坏,如耕地破坏、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草原锐减等。据统计,1992年全国水蚀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草原严重退化面积7300万公顷,缺水草地2600万公顷,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9%,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风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工业化农业或称之为“石油农业”所特有的高投入和农业污染问题也开始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出现。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燃油使用量的剧增,不仅加大了农业资本,而且严重污染了土壤、农产品和水域;乡镇企业的工业“三废”、城市污水和废弃物使大量农田受到侵蚀和污染而不能使用。目前,我国因农业污染每年减产粮食100~150亿公斤,经济损失达300亿元。由此可见,传统农业以及西方“石油农业”在我国都难以为继,我们的农业也必须找到一条能保证自身持续发展的新的道路来。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之间日益严重的尖锐矛盾的严峻事实,都迫使我们尽快在发展观和发展战略上作出根本的转变,实际、彻底地放弃以往的粗放增长模式,积极、鲜明地确立起以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以“绿色道路”替代以往的“黄色道路”和“黑色道路”。《中国21世纪议程》的推出及我国为推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优先项目,就是这种战略转变的重要标志。
2 产业生态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在被我国经济界、科技界和决策层所接受。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实现产业生态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方式之一。
人-社会-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构成一种社会-生态的系统结构。持续发展系统就是一个大生态系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都是这个大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所谓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大生态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大生态系统物质、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化的本质目标就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可再生的基础上,达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协调持续的发展。具体地说,产业生态化就是在工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那些节约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小,经济效益高的技术,不断地探索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能提高企业效益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那些设备陈旧、高物耗、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产业部门和环境负效应严重的产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生产体系;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积极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加快建立具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制度。
从大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实现产业生态化就是建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的“大绿色产业”。下面我们将更为详细地阐述各产业中产业生态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农业生态化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推行持续农业。如上所述,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化农业的种种弊病已使其逐渐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于是旨在替代这两种农业的其它农业模式不断出现,如“有机农业”、“再生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等等。持续农业就是这些替代农业的总称。虽然目前对持续农业的理解还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持续农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和系统方法。(2)重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传统有机农业精华的结合。(3)强调由以往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关系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转变。
事实上,任何一种持续农业模式都是一种农业生态化建设。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持续农业模式。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的生态农业就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生态化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注重将我国传统有机农业的优秀传统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把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农村能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致富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新科技的引入和生态知识的宣传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态意识。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按区域性特点,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在主要农业产区,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粮食生产模式,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结构;在广大山区建立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生态农业;在黄土高原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立以林、草起步的生态农业;在荒漠风沙的地区,建立沙漠绿洲农业;在草原地带,建立草牧协调发展的草原生态农业;在水域丰富的地区或浅海地带,建立以水产养殖、水生植物培育为中心的水域生态农业;在“三料”缺乏的地区,建立以沼气生产为中心的“再生能源型”生态农业;在城市效区重点发展以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目标,农、工、商一体化的“城郊型”生态农业。在旅游风景区发展以保护、建设、优化旅游风景区为主要目标的观赏生态农业。对我国近千个生态农业试点的调查表明,经过农业生态化建设,粮食总产量增长幅度一般在15%以上,亩产比试点前增加10%以上,分别是全国平均增长率的4.5和9.2倍。人均粮食产量比试点前增加21.4%,人均收入也高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水平。我国10多年来的生态农业实践表明,生态农业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缓解了农村日趋严重的资源破坏、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状况,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为实现“两高一优”农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
(2)工业生态化建设和工业可持续发展
借鉴利用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原理,建立工业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尽量将“工业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以实现工业生产的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这就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目的。针对我国工业技术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工业污染严重,工业环保设施薄弱的状况,在工业领域中应着重推行以下几方面的产业生态化措施:
①在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对工业污染的全过程控制,是国内外20年来工业污染防治经验的基本总结,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经济与环境效益并重的预防工业污染的战略性措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将在全球推广。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材料、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替代污染严重的原材料、能源;用消耗低、污染轻、经济效益高的先进工艺设备替代高耗重污、经济效益差的工艺设备;积极开展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回收利用,实现物料的厂内循环;完善企业的环保设施,对工业污染物实行净化处理;加强企业管理,降低物耗、减少污染;积极开发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清洁产品以替代污染严重的产品等等。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减少废料和污染物质的生成和排放,实现废物资源化,促使工业生产与环境相容,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危险。
②加快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实现工业布局合理化。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把工业行业和产品的环境效益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对于采掘业一方面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矿物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和开发后期要积极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生态环境。对于建筑业,应重视建筑物的环境设计,环境绿化,使其能优化而不是破坏城市景观;倡导开发利用轻型建筑材料和太阳能型建筑。要严禁乡镇企业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土焦、小化肥、小冶炼、小硫磺的发展,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要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工业深加工度,把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目标。加速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要注意高技术可能产生的新的污染,重视高技术企业的清洁生产。
③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扶持环保工业。环保工业为工业污染防治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是发展清洁生产的技术基础,是一个前景广阔、实用价值高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国际上,环保工业的年贸易额达2000亿美元。我国目前每年只有10亿美元,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且环保企业中乡镇企业居多、技术水平落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集团优势,发达国家正积极打入我国的环保市场。因此,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环保工业集团的建立,提高环保工业的规模效益已成为促进环保工作、保护我国环保市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3)第三产业的生态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包括大量的服务性行业,工农业的产品最终通过第三产业进入人们的消费和社会生活。因此,第三产业生态化问题的核心是转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和观念,促进社会生活的生态化。
发达国家曾长期采取鼓励居民高消费的政策,希望通过高消费来扩大市场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现在看来这种作法是大有弊端的。因为从环境与资源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的高消费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例如,美国人均能源消耗量是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几十倍,而其大部分能源产品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这实质上是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变相掠夺。自从环境危机出现以来,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模式受到广泛的批评。与此同时,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新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正在兴起。
德国于1978年开始对商品使用“环境标志”。至1990年,已给3600种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符合环境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商品颁发了“环境标志”。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实行了环境标志制度。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推行环境标志制度,首批已向6种产品发放环境标志。实行商品的环境标志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而且通过商品环境效应的市场化来促使企业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今后,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商品都将被淘汰,“绿色食品”、“生态产品”、具有“环境标志”的商品将成为市场销售的主流。
绿色消费的观念还意味着人们生活、娱乐方式的转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一度也出现了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倾向,如一些地方大建豪华楼堂馆所,大吃大喝之风屡禁不止,一次性消费品盛行。目前盛行的购物塑料包装袋,已成为生活垃圾和旅游垃圾的重要成分,塑料包装四处悬挂已形成“景观污染”。这些作法不仅不符合我国的经济水平,而且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因此,必须大力提倡适度消费观念,鼓励勤俭节约的行为,提倡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活、娱乐方式。与此相应,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要注意开发那些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业,如旧物交换市场、垃圾处理业、生态旅游业等等。
3 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实现产业生态化的战略举措
上面,我们已指出产业生态化是在我国实施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方面,并分别阐述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生态化问题。但是应当看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性发展,它要求的不是某一行业的生态化发展,而是整个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可持续发展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鲜概念,我们对它的认识才刚刚开始;从传统工业化战略转向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总结经验,也需要时间让人们逐步接受它和理解它。为了减少实行持续发展战略的风险和阻力,我们建议采取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形式,通过典型示范在我国逐步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形式上看,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不同于生态农业工程、清洁生产工程等产业生态化的试点工程。后者着重从某一技术或某一行业的生态化出发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单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性、协调性宏观发展战略,更接近区域发展战略。因此,采取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方式更具有现实意义。
从思路上看,在试验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应保持在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达到两个动态平衡:一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动态平衡;二是生产和生活总需求水平与自然生态总供给能力的动态平衡。因此,应当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试验区的规划设计。
从类型上看,应当针对我国各地区自然地理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以产业生态化为核心,选择几种类型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以便全面总结经验,利于推广。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种类型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1)在西部地区,针对经济结构中农牧业比重较大、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破环严重的特点,建立以保护自然资源、恢复生态平衡、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生态农业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如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建立此类试验区。
(2)中部地区,针对人口众多、农业比重大、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的特点,建立以生态农业和乡镇工业(如食品加工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3)在东南地区,针对经济比较发达,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相对停滞,环保产业正在崛起的状况,可考虑建立生态农业、乡镇工业、环保产业三者同步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4)在东北部地区,针对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污染严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建立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可考虑在辽东半岛以沈大高速公路为轴建立这样的试验区。
从具体措施上,我们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1)在试验区规模上,应因地制宜加以选择,小至一个村屯,大至一个城市,一般应从小试验区起步,逐步扩大规模。
(2)利用国际环保投资活跃的特点,积极吸收国外环保资金。例如,日本已有意向投资帮助大连建成“环境特区”。
(3)认真做好协调组织工作。由于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协调好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关系,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切忌以往开发区建设中一哄而上的弊病。
(4)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人们了解本地区和我国环境和资源的现状,以及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从而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建设中来。
可以预见,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积极开展产业生态化建设,我们就能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来。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工业污染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