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18219861029xxxx
摘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类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各种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加强对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但是,随着近年来实际施工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仅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为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建筑工程发展的速度,必须要加强对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促进社会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就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使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进步,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流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招致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遭到重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不断学习并总结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理念,对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并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等技术进行分析和说明。
1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在现代建筑中,由于用地紧张,因此会朝着高层建筑发展已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然而这种现象也使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变得愈加困难。在高层建筑物中,其逐层累加的重力以及负荷变得十分巨大,因此需要足够大的柱体、墙体支撑,对建筑工程项目框架结构施工的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在建筑构件的选择中,需要考虑到其是否能够承受地震、风等自然灾害荷载。
2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发展现状
框架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较早,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于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也要进行不断的改善,而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框架结构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针对高层建筑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框架结构的竖向及侧向的承载能力,从而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不断增加,设计人员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上,还需要加强对风荷载、地震荷载等非线性的竖向分布荷载研究。此外,还需要从相关安全方面进行考虑,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安全性。随着近年来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并且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应用不断提升,目前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已经不断完善,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将会不断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
3.1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3.1.1材料准备
钢材是建筑工程框架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施工材料,在使用钢材之前,需要在施工前期进行材料准备,做好材料的下料等,同时要根据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实际要求对钢材进行合理的剪切并进行弯折造型等操作。在完成上述处理工作之后,要对钢材进行分类处理和存放,做好材料端部的固定等,且要严格物料的领用制度和领用程序。对于有特殊使用和存放要求的钢材物料,要和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并进行提前订制。对于施工钢材,要做好现场的存放管理,确保材料不出现质量问题。
3.1.2焊接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始焊接施工工作之前,应当参照相应的操作流程与规范严格进行焊接试验工作,并且需要对每一批钢筋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是否达到使用标准。此外,取样力学试验工作也需要同步进行,在钢筋质量检验合格之后,还需要抽样检查其焊接的质量,同时还要求各个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达标。
3.1.3放样与下料
对钢筋进行放样和下料,需要了解不同钢筋的热胀冷缩系数,要根据钢筋的性质留置出合理的施工放样和下料的空间。在对钢材进行二次加工时,其也会出现体积的变化,因此需要合理的预留空间。以材料受弯总长为标准,若其长度小于24m,则可以将预留量控制在5mm左右的范围内,若总长大于24m,则其预留量需要控制在8mm左右的范围内。对材料进行放样和下料,要密切关注材料的收缩和膨胀情况,在设置预留空间大小时,要了解框架结构中钢筋拱起和收缩变形的实际情况,由此才能确保预留合理。
3.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3.2.1基础模板安装
按照施工要求每天测量水平基础,借助平面尺确定每一边线参数,然后在相应位置做好示数标记,为后续基础模板安装作业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确保模板安装的稳固性以及使用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模板所能够承受的负载力水平。
3.2.2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主体模板施工是模板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在进行主体模板施工时,要对立杆进行固定,确保支撑体系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将立杆固定好,一般将其固定于坚实的平面之上,通过这一操作能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更加稳固的结构支撑。接着要进行上层模板和支架的施工,要确保其能够承受较高的荷载,保证主体结构稳固。在支模施工过程中,是按照严格的工序进行的,因此,需要完成全面的模板固定,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
3.2.3模板的拆除
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标准与规范,需要先拆除后续立起的模板,最后拆除先立的模板;先拆除承重少甚至不承重的,而后拆除承重大的模板。此外还需注意在拆下模板后,需要立即将拆下的构件运送出去,避免其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3.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在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环节,因为混凝土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分,所以,需要控制好混凝土中水分,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过大,导致造成混凝土的内部形成一个大的拉力,从而出现裂缝。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配比管理,应用施工标准来规范混凝土的浇筑步骤,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其次,施工人员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混凝土的运输管理,因为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泄漏好,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混凝土的运输管理,保证混凝土的最佳硬化程度。最后,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时,一定要确保浇筑作业和振捣作业是分开进行的,确保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与柱底部有所接触。另外,施工作业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还需要确定框架模板外部的网柱位置,避免出现浇筑不规范等操作问题。如果发现浇筑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以便提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不断的总结施工经验,加强对施工细节的处理,从而让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一步的完善,真正的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小娟.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为例[J].四川水泥,2017(12):143~144.
[2]万立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7(35):35.
[3]武志勇.探讨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8):34.
[4]孟子宜.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26).
[5]高刚.分析群体住宅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J].居舍,2018(19).
[6]丁丽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9).
论文作者:宋兴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框架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