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任性及其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溺爱论文,任性论文,及其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性”带来的悲剧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典子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她出生在日本的一个富裕的家庭。因为是独生女,她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被视为掌上明珠。当然,她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这样一个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宠儿,一切都该是一帆风顺的。然而,祸兮福所依。她从小任性、孤僻、自私,在同龄人中没有伙伴……。这些“小事”都未引起她父母的注意。谁料到,这就是一出悲剧的开始呢?典子上高中时,竟然到商店里偷东西,后来,又混入了流氓团伙,从而走向堕落。他的父母实在难以理解这个事实:一个什么也不缺少的孩子为什么会偷窃,走向犯罪的道路呢?答案便是溺爱与任性。
“任性”的表现
任性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都要听任自己的支配。想获得什么东西,不管客观条件是否允许,非得到不可;想做什么事情,不管是否合理、正确、有益、可行,而非做不行、越是劝阻,他们就越坚持。
“任性”形成的原因
任性作为一种不良的性格,除孩子自身的问题外,多半由于父母抚育心态上的偏颇而造成,则是家长平时对孩子迁就、放任、姑息、纵容、百依百顺,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事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久而久之,于是便形成遇事就放任自己的心理定势。二是与此正好相反,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欲望,不管是否合理,就凭借自己的权威,断然拒绝。家长的无理、顽固、粗暴,会无形中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凡事只要坚持,就是胜利。三是父母在抚育态度上不一致,常有矛盾,父母在教育上缺乏耐心和一致性,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也会使他感到父母是可利用的,进而放纵自己。
对“任性”作心理分析
为什么把任性归结为不良心理品质,这可以在心理分析中找到答案。因为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人们一般谈到心理变化就局限地想到情感过程,如喜、怒、忧、思、憎、爱等等。而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知道得不多,对意志、情感的体验就生疏。任性的孩子显然是失去了以上的经历和体验。严格地说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态势日渐形成,会潜伏于孩子的心中。笔者所见中青年心理障碍的发病原因,多与幼年时期家庭教育、父母的态度以及个性特征有关。
教养有方、身心健康
实践证明,性格开朗乐观的孩子成年后具有较强的处事能力,敢于直面人生、勇往直前、豁达大度,与社会愉快地融于一体。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呢?以下六个方面的教养方法可供父母参考:
管而不包办、松而不放任
有些父母生怕孩子出一星半点差错,凡事统统包揽起来——孩子穿什么、吃什么、读什么、想什么、玩什么,均由父母包办,孩子毫无自己选择的余地。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心理渐渐根深蒂固,成年后遇事毫无主见,惊慌失措,情绪消沉,能力差。父母应多留意让孩子作选择,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如吃饭时让两岁半的孩子自己选择吃胡萝卜好还是吃黄瓜好。让六岁的孩子决定爱看那个动画片。另外,家用电器,讲解清楚其性能、用途及注意事项后,均可由孩子操作。
孩子处世为人靠教
父母应首先设法与孩子搞好关系,树立榜样,同时随时留意教育孩子学会与其他孩子友好往来,和睦相处。还应教育孩子对他人富有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家里人也应经常欢聚在一起,进行情感交流。
教孩子懂得满足,克服娇惯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易造成得到才快乐的错觉。孩子玩具太多,就会不珍惜,更不会动脑筋想出其他娱乐花样来。因此,教育孩子在物欲方面应知足,在满足孩子要求上,不妨总保持一个时间差,应充分利用手头现有的东西,玩法上花样翻新,从中获得的乐趣会更多,受到的启迪会更大。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兴趣广泛,利于自娱,兴趣单一,生活枯燥。比如,孩子心迷于游戏机,一旦不让玩,便会终日器闹或闷闷不乐,若兴趣广泛,心胸开阔,不玩这样可以玩那样,孩子可始终处于情绪饱满的状态中。
让孩子从不快中解脱出来
性格开朗的人也像其他人一样,也有心绪不佳的时候,但不同的是能很快从中解脱出来。父母应教育孩子在危难挫折时切不可自暴自弃,应寻找安慰,自我解脱,如听听音乐、读读书、骑骑自行车、与朋友交谈等。
让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中
母爱的特征表现为无私,平等以及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父爱则体现在对子女成才、前程的塑造和厚望中。母亲的慈爱可熏陶子女乐观、开朗、高雅的性情,父爱则可锻练子女坚定、勇敢、自强、自尊的品质。
父母生活充实乐观、子女的性格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也会开朗乐观,子女与父母之间就会相互理解、情感易通、亲密无间、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