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美学的语言释义学倾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释义论文,美学论文,倾向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语言释义学不仅是现代西方美学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倾向,也是其最为显著的标志。西方美学的语言释义学是依据本身的发展规律及方向由古代、近代向现代发展的。其不同阶段的演进是在特定的整体文化背景下,由其内在逻辑结构所制约,在其发展动力推动下完成的。语言释义学随着科学文化的革命不仅推动了西方美学由近代向现代的巨大历史转折,而且成为其根本的思想倾向和显著标志,并体现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基本精神。其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的革命已影响到当代西方文化的一切方面,并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得到蓬勃的发展。
“每一个历史时代都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们通常总要有预先的准备。”英国思想家亚·沃尔夫在论述近代科学与近代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巨大转折时所说的这句话,同样适应于现代西方美学。现代西方美学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它的确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时代,它从根本上批判、动摇乃至推翻了近代美学的基本观念,在形而上学、本体论、方法论等诸多方面对传统美学提出了强烈的挑战。但是,这个新的美学时代并不是一种突然而至的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整体的20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有机构成。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文化学包括科学在内的所有人类科学文化对美学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共同促成了人类文化前所未有的现代转折。西方美学在由近代向现代这场巨大的历史性转折过程中,语言学对美学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进入当代以来,人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美学问题,都可以归之于语言问题,美学的语言释义学倾向就是其最为显著的体现。
一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语言就和人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的一切想法和活动总是包含着一定意义的。语言不仅始终伴随着人的所有活动,而且所有的意义都要通过语言来进行表示、传达,这样解释和理解才能得到最终的实现;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一切的想法和活动都归之于语言的活动,离开了语言,人的任何思想和活动都无法进行。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最基本的特性就在于人是一种语言的存在物,而且这一特性是人之外的任何存在物所不具备的,人之为人就在于人能创造语言、使用语言并通过语言来理解和把握自身和自身以外的世界。可见,语言问题,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西方哲学和美学在前苏格拉底时代,把语言问题和存在问题相提并论,一直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为哲学家和思想家们所思考和追问。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从来就没有把语言和存在分开,他们总是把语言和存在作为同一个问题一道进行思考,或者说语言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存在论的问题。这在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使用logos(逻格斯)与Nous(奴斯)这两个词时就能得到很好的说明。在希腊语中,logos这个词一开始就具有说活、谈论的意思,虽然这种意思不是其唯一的意思,至少也是主要的意思之一。logos更古老、更为本原的意思便是“集合”,“使某物呈现出来”——即把一个事物置于另一个事物边上,把它们集合起来。由此,可以说明语言的本质。人们通常把语言看作是某种发声和指称,虽然也说明了语言的某些特征,但却是极为肤浅的、表面的,没有说明语言的更深层的、原始的本质规定性。语言的本质就是使事物无遮蔽地显现出来、呈露出来,并集合于我们面前,而这正是存在(physis)的意思。西方哲学和美学至前苏格拉底以后,哲学家们对logos这个词作了规律、逻辑、理性等等多种解释,只强调了它的关于“集合”的意思,而忘却了它的谈论、说话和显现的意思,实际上这也正造成了对存在的误解。赫拉克利特曾强调:“人们不懂得怎样去听,也不懂得怎样去说。”(残篇19)“这logos虽然万古长存,可是人们在听到它的时候,却对它理解不了。”(残篇1)“他们即便听到了它,也不理解它,好象聋子似的。常言道,在场如不在,正是他们的写照。”(残篇34)
存在一词在希腊语中是physis,其原义是出现、呈现、现象。这里的现象主要是在动词意义上而言的,它的重点是象之现,而不是现之象,因此它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东西,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并不是派生的,有时发生下产生的,它是自我的呈现,展现,因而就是存在。但是前苏格拉底以后的思想家们只注意到了现之象,而忘却或忽略了象之现,把现象当作一种固定的形象或东西,所以把存在就当成了一种具体的客观实在,这就大大地违背了它的初衷和本原的意义。
而Nous,作为思想,在希腊文中和physis一词一样,也具有呈现、出场、进入无遮蔽状态的意思,而且这还是它的主要意思。对古代希腊人来说,Nous的意思决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思想、思维,而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把握。巴门尼德在其残篇5)和8)中写道:“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离开了说出存在物之存在,你就不能找到思想。”前苏格拉底以后,人们在运用思想一词时把它仅仅看作是主体的事,而在运用存在一词时又把它仅仅看作是客体的事情,并且把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存在的关系完全当作一种对立的关系,而这种对立关系又成了支配后来整个的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的对立关系。
事实上,在前苏格拉底时代,在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那里,根本没有出现今天已为大家所熟悉的主客体两分法,被今天译作思想和存在的词根本没有获得主体和客体的意义,相反,无论思想还是存在,都包含了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基础,它们本身既非主体亦非客体,而是主客体所出发的处所。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今天所讲的语言、理性、思想、存在,其最本原、最本已、也是最本质的意义都是一样的,都是使事物无遮蔽地表露出来,呈现出来,并集合于我们面前。
很明显,对语言的最根本的思考就是存在论的思考,而存在论的思考也就是本体论的思考。本体,ntology,这个词虽然产生于17世纪,但它的希腊语词根onta正是指存在,并且与ontic 指存在物即具有存在的事物形成鲜明的对照。不仅如此,存在论也是哲学的本体论。希腊语哲学一词来自赫拉克利特创造的形容词philosophos ,它表示爱智慧。而智慧在希腊语中正是Sophon,实是 Hen panto,即“一(是)一切”。这一切便是所有的存在物,即全部存在物,而“一”则是把这一切存在物联合起来的东西,这便是logos ,也就是存在。赫拉克利特在其残篇50)和32)中说道:“如果你不是听了我的话,而是听了我的logos ,那么承认‘一切(是)一’就是智慧的”:“那‘一’,那唯一的智慧,既愿意又不愿意接宙斯这一称号”。这一,这原始的一,最本已的一,便是logos ,便是存在,便是本体,这是本体和本体论的真正含义。可见,语言问题从来就是本体论的问题,而且也只是在此种意义上才能成为本体论问题。
所谓的语言释义学,就是强调上述意义上的表达、表露、呈现和解释、理解与接受。释义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文中,它的拉丁化拼法是Hermeneuein它的词根是Hermes,音译为赫尔墨。赫尔墨是古希腊神话中专司向人传递诸神信息的信使。他不仅向人们传递神的信息,而且还担任了一个解释者的角色,对神谕加一番注解和阐发,使诸神的意旨变得可知而有意义。因此,释义学一词最初的意思就是解释,由此又衍生出两个基本的意思:1.使隐蔽的东西显现出来;2.使不清楚的东西变得清楚。这正符合语言的本体论特征,或者说语言的本体论就是释义学的本体论,所以我们才称之为语言释义学。
但是,在前苏格拉底以后,由于人们只注意logos 的集合或集合的东西而忽略它的谈论、说话和显现;只注意现之象,而忽略象之现;只注意语言的对象,而忽略语言本身;只注意思想的对象,而忽略解释本身,甚或把这些对应关系中前一方面稳固的、不变的特性当作本质概括起来,以取代后一方面显现变化的实存特性,以致造成了本质与实存的对立。并进一步导致了客体与主体、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想、肉体与灵魂、事实与价值等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原来那个统一的作为整体意义的“一”即存在,再也不复存在,本体被本质取代,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任何本质规定当作一种本体,使语言逐渐丧失了它的本体论意义,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不变的、静止的、客观的符号存在。
由于语言本身的多样性、多义性和多层次的丰富内涵,以及语言作品(文本)同人们时空上的间距,使人们有必要对语言及语言作品进行一定的解释和阐发,以避免误解。在古希腊,这种最早的文字解释划分为修辞学和诗学两部分,主要用来解释与批评荷马及其他诗人,这即是最早意义上的美学语言释义学。
从那时起,欧洲的古典学者就一直有一个诠释考证古代文献的文献学阐释传统。到了中世纪后期,古代传下来的《圣经》经文、法典和典籍由于相隔年代久远,文字又古奥多义,使得一般人难以理解,或难以确切理解。所以产生了这种以弄清文本的词汇、语法,解决语文上的种种困难,考证古代典籍等为主要目的的文献学研究,并逐渐盛行起来,这是语言释义学的一种最初形态。语言释义学的另一种最初形态是神学释义学,神学释义学是神学家为了研究《圣经》而发展起来的。它着眼于文本的意义、文本的信息。它有一种实践的意图,因为它关心文本的信息可以怎样被“吸收”。古代以来,这种释义学也解释另外两种作品:艺术作品和法律体系。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解释是把语言当作一种稳固的、不变的、静止的客观符号进行的,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解释才能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语言逐步被抛离了它的存在论的本体论意义,它仅仅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僵死的、静止的、稳固的、客观的符号存在被人使用,它的功能也仅仅在于记录。语言仅仅是一种载体,此外它没有别的功能和意义。这样一来,语言在哲学和美学的活动中就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这种倾向,在近代认识论的前提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
西方哲学和美学发展到近代,人们确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以一种统一的数学语言写成的,人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破译这种语言,只要我们发现了那些作为语法的基本规则,就等于发现了最终的真理,就可以据此解释复杂多样的自然界和社会。近代思想大师们认为,人的任何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正象活动的结果一样也有一个终极的意义,而这个最终的意义用语言是完全可以解释和表达清楚的,这是因为人的活动是客观的,进而它所产生的意义也是客观的,作为客观的语言符号对此完全可以进行准确的记录和表达。单个的语言,可以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象链条一样进行有效的系统组织,并发挥它的作用。
文艺作品作为语言的客观的高级形态——文本,不仅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明确的,而且这个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也是明确的。审美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个客观的文本进行破译和解释,并进而达到对意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是近代美学的语言释义学的主要任务。
被称为语言释义学之康德的施莱尔·马赫,他所思考的主要问题是:这种语言的有效解释可能性的普遍条件是什么。为了确保解释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就必须找出它们的条件。他把这些条件以规则的形式予以系统的排列,其中最主要的两条是:“每一个在一给定文本中需要确定的东西只有参照作者与他最初的公众共有的语言领域才能确定”;“在一段给定的文章中每一个词的意义只有参照它与周围的词的共存才能确定。”前一条强调理解的语言性,后一条强调个别与整体的释义学循环原则。施莱尔·马赫开始把研究的重心转到理解活动本身,而不是被理解的文本,这样,就使语言释义学具有了认识论的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事实上,近代美学的语言释义学所重视和强调的正是这种意义的循环。就是说,读者运用语言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重建过程,并且通过这种创造活动实现意义的还原,进而达到对作者和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被称之为语言释义学之父的狄尔泰强调和关怀的正是这一点。他反对那种机械的实证主义,认为用机械求证和实验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达到意义的还原这一目的的。他重视理解过程和解释过程的心理体验,心理体验有赖于理解者的全部生活经验,因为人对生活的意识是从他全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而不只是从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中产生的,解释和理解并不是丁对丁、卯对卯的简单相扣和机械复合。理解者和被理解者之间有着更广阔的生活背景和人文环境,它们都可能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美学的释义学必须注意这些因素和环境。但这种心理体验必须是一种积极的“重新体验”,否则就可能离题太远,在方向和轨道上发生偏离,把意义引向歧途。在此基础上,狄尔泰进一步认为,所有的人文世界、人文活动、人文历史都可以看作文本,都可以成为美学的释义学的对象,并且都可以用上述方法进行解释和理解,理解不是别的,是“我们理解体现在一个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的活动。”①这样,狄尔泰就大大地扩展了理解的范围,把美学释义学从狭隘的单纯语言文本引向更广阔的符号语言文本,使美学批评走出纯粹的艺术作品批评,走向更广阔的审美实践领域。
但是,狄尔泰坚信一条,艺术作品、历史和作为整体的意义的生活这些解释的文本或体系一定有一个客观的有效的确切意义,它们也是意义的独立的源泉,可以脱离作者,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说话,表达生活。“生活与生活经验是对社会——历史世界的理解不断更新变动的根源。从生活出发,理解进入更新的深度”②。这些意义是可以理解的,用语言是可以解释的,如果我们一定无法理解和把握,那原因也不在于文本本身和意义本身,而在于我们理解者,在于我们的有限性。这样,狄尔泰就把理解主体置放于从属的位置,使得主体的解释最终低于客体知识,在这方面,他是被前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传统引入了歧途。
狄尔泰的理论代表着近代美学语言释义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立场,在他以后贝蒂和赫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使得它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近代美学这种语言释义学的态度和立场根源于近代哲学美学和近代语言学的本体论立场,近代哲学美学和近代语言学的本体论是它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美学的语言释义学,就必须对哲学、美学和语言学的本体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近代哲学美学和语言学与近代科学革命是同时产生的,近代科学革命直接推动了哲学美学和语言学的发展,而近代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也给近代西方哲学美学与语言学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众所周知,近代科学革命是由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天才性的工作开始的,这些人虽然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但他们的思想和工作却产生了重要的哲学影响,并扩展到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方面。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对宇宙的认识,开普勒把天体现象观察到前所未有的精确程度,伽利略觉得地球的各部分在“局部运动”中也是按数学方式运动的,而牛顿所从事的就是确定一套宇宙律,这套宇宙律似乎在他的万有引力学说中得到了肯定。他们的科学研究“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这些伟大的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也帮助人们在宇宙观上起了决定性的变革。”③而牛顿影响就更大了,“在他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方向。”④这样,宇宙万物的秘密似乎就此被人类理性掌握了,人们甚至认为牛顿解决了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科学问题,人类从此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高枕无忧地进行一切创造活动。英国诗人浦柏在牛顿的墓志铭上写道:“自然与自然法则隐藏于黑夜/神说:“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真相大白。”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
新的科学思想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推翻了中世纪的宇宙论和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而这种新的世界观在相当程度上有意无意成了近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前提。古代和中世纪的人们把宇宙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而现在,宇宙成了一架按照力学定律运转的巨大机器,人被从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了这台机器的观察者。把人从世界中分离出来,与世界对立起来,是近代科学和近代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后果。这样,我们怎样认识世界,在多大程度上认识世界,我们的认识和知识靠得住还是靠不住,正确性和有效性何在,这些问题,即认识论问题,自然而然成了哲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这种新的世界观虽然产生了积极的成果,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并且把人类的理性意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这种把人与世界分离开来的世界观也导致了各种相关的二元论。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主体与客体,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的分裂就是对此的深刻反映。他的“我思故我在”则成了近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命题。认识论的根本特征是以客观的第一性质确认主观的第二性质,第一性质是前提,第二性质是附属,追求自然宇宙和人类世界的最终真理,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强调灵魂对物质的反映,它企图以理性知识——本质概念使这种二元对立得到克服。因此,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曾写道:“十八世纪科学的最高峰是唯物主义……反对基督教的抽象主观性斗争把十八世纪的哲学引向对立的两极:客观和主观对立,自然和精神对立,唯物主义和唯灵论对立,抽象普遍、实体和抽象单一对立。”这样一来,如何消灭这种对立就成了近代思想家们的主要任务。
与此相适应,美学的认识论地位也得到了确立。不仅如此,认识论也成了美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二元对立导致了相关的美学的二元对立,审美的主体与客体、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内部条件与外在条件被尖锐地对立起来,全部的美学追求和美学探索都是围绕这种二元对立的消灭和统一展开的。表面上看,近代认识论给审美主体以从未有的地位,突出和重视了主体性,使主体有了从未有的自由,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审美主体只有认识客体的自由,主体总是要依赖于客体,屈从于客体,审美认识只是对理性认识的补充,感性总是要受理性指导;审美解释和理解一定要符合客观真理,美学的释义学最终目标依然是意义的还原,对文本的解释无论如何不能超过文本本身的客观内容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主体的有限性,并非无限性。黑格尔“实体就是主体”的这一命题就是对此最真实的反映。为了解决审美的这种二元对立,美学家们煞费苦心,想尽了办法,最后设置了理念本质,以理念本质为前提来解决一切的美学问题。从普希特的绝对原理,到谢林的绝对精神,一直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都是从客体对象的本质概念中抽象出一个纯粹的绝对实体作为美学的最高准则的,这是理性本质的极端化的结果。这种审美认识论剥夺了前苏格拉底的活生生的本体论,在这种认识论的前提下,所谓的本体论也只是把客体对象的本质概念单独抽离出来的设置,所以可以称为理性本体或本质本体,而并非存在论意义上的本体。这种美学的本体论,真正重视强调的并非主体,而是客体,甚至也不是客体,而是脱离主体和客体的空洞的绝对本质。近代美学的这种本质主义倾向是极其鲜明的,黑格尔具有最强的代表性,他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了近代美学的最高概括。不仅美是理念的显现,就是全部的人类审美历史也是这理念的产物。理念不仅为美学立法,而且也为全部的人类美学史立法。这样一来,美学基本上就完全屈从于那个高高地凌驾于人类头上的绝对理性了。事实上,这种绝对理念或绝对本质是根本不存在的,它只是人们的虚构和假设。把全部的审美现象,把人的活生生的审美实践活动消解在概念本质的辩证运动中,注定是要失败的。
同样,在认识论的前提下,语言也丧失了它原有的活生生的本体地位。语言变成了纯粹的工具,客观的符号。语言在前苏格拉底哲学家那里所具有的主体性、精神性、活动性和存在性完全被凝固化,再也不复存在了。语言完全从属于理性,受制于理性,是理性的产物,唯理论原则成了语言学的最高原则。莱布尼茨的思想就有很强的代表性。他说:“语言是人类心灵最好的镜子,而对于语词的意义的一种精确分析,将会比任何其它事情都更好地使人认识理智的活动。”⑤这样一来,语言就成了主体认识客体的中介,语言只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媒介,只能是纯粹的符号中介工具。孔狄亚克指出:“正如事物的属性不能脱离它所依附的主体而独立存在一样,事物的观念也不能脱离它所依附的语言符号而在我们的心灵中独立存在。”⑥就是说,语言仅仅是理性概念的表达。
西方语言学从洪堡特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把语言看作为一种不间断的创造活动,“语言,不是已经完成的产物,而是一种正在进行的活动,它的最适合的意义只能是生成的,应该把语言看作为了使可分解的声音顺从思想的表达而反复进行的精神活动。”⑦这样,语言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语言学的领域大大地拓展了,语言开始获得某种主体的特征,参予人类的认识活动。洪堡特的另一个贡献是把语言当作民族文化精神的产物,他说:“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它伴随着人类精神走过每一发展阶段——局部的前进或后退。从语言中可以识辨出每一种文化状态。”⑧“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⑨很明显,洪堡特是把语言和人类的文化精神放在一起来进行思考的,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在更为广阔和深远的背景下理解语言和认知语言,并从语言入手进行文化研究和美学研究。
索绪尔堪称是语言学的康德,他是近代语言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个转折性的人物,从他以后,西方语言学开始迈向了现代发展的历程。尽管索绪尔和他以前的研究者一样,也把语言当作机器零件一样进行考察,强调语言元素的独立性、稳定性、不变性和相互之间的差异性,但是索绪尔是在整体和系统的观念下从事研究的,他说:“语言是一个系统,它只知道自己固有的秩序。把它跟国际象棋相比,将更使人感觉到这一点。”⑩每一个元素都有它独立的、无法替代的作用,就好比棋子一样,各有各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各有各不可替代的用场,但它们只有在整体结构中才能发挥作用。“棋子的各自价值是由它们在棋盘上的位置决定的,同样,在语言里,每项要素都由于它同其他各项要素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11)系统观念和整体观念是索绪尔语言思想的核心。他说:“语言是一个封闭系统,它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而且应该从它们当时的连带关系方面去加以考虑。”(12)索绪尔的思想在语言学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标志着语言的独立和成熟,而且标志着语言方法论的完善,其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过了语言学本身,此后涉及到和影响到人类文化的一切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不论是洪堡特还是索绪尔,他们的语言思想仍然没有走出认识论的范围,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仍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他们面前永远横亘着一座理念本质的大山,这是无法动摇和改变的,即使索绪尔的系统和整体方法,在他之前的自然科学领域早已出现,并且业已取得无比辉煌的成就。近代哲学世界观和近代认识论,把自然当作按照力学定律运转的巨大机器,又把人当作另一台机器,那么人作为机器的一切活动又能有多大的生命活力呢?世界只能是冰冷、僵硬、无情而缺乏任何意义的世界。在这样的前提下,人只能是反映自然的镜子,心灵只能是反映理性的镜子,语言只能是镜子的镜子,美学也不例外。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约瑟夫·房德里耶斯在如下六个方面总结了近代语言学的特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3)语言和思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4)语言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5)语言也是一种社会制度;6)语言可以分逻辑语言、意志语言和情感语言。再明显不过了,在认识论的前提下,语言学已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再也没有任何道路可走了,一场新的革命势必来临。
这种认识论的美学观和语言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念本质本体论,以及与此相关的哲学认识论和本体论,对美学的语言释义学产生了相当重大的作用和影响。自从法国哲学家笛拉·梅特里在1748年说过“让我们大胆地断言,人就是机器”这句话以来,这一思想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成为时代精神的推动力,同时急剧地改变了人对自己的形象的看法。受其影响,语言学、释义学、美学等所有的科学文化都盛行机械主义的反映论法则,“镜子”观念成了一切人文科学的最根本的观念。反映在美学上,整个的美学理论关注的重心是主体如何才能象镜子一样给客观理念理性本质以准确的显现;整个的美学释义学是如何运用语言对意义进行镜子一样准确有效的观照和解释;整个的美学实践和艺术活动是主体心灵如何象镜子一样对客观生活进行准确的反映。在艺术创作领域,别林斯基主张“小说要成为社会的镜子”;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心灵应该象一面镜子”;克里斯托弗·马洛说“不朽的诗歌之花/犹如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到了人类最早卓越的才智”;歌德要求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成为“灵魂的镜子”,等等。这些艺术大师的共同思想都说明了认识论对近代美学和艺术活动的深刻影响。
镜子,镜子,进入20世纪,我们的时代真正需要的是灯,而不是镜子;需要千千万万盏光芒万丈的灯,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照亮被绝对理性统治的心灵暗夜,走向无比辉煌的未竟的将来。因此,美国学者亚伯拉姆斯写了《镜与灯》这一著名的美学批评专著,全面地论述了美学的两个不同的新旧时代的区别。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罗蒂则写了《哲学与自然之镜》一书,从根本上对认识论作了彻底的清算。
三
西方美学的语言释义学发展到现代,由于美学和语言学自身本体论的局限,注定了它在认识论的道路上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发展到极致的理性本质一俟成为绝对理念,这把曾经锐不可挡的利剑就开始失去威力;高居美学殿堂最高宝座的黑格尔本质主义美学再也没有任何活力;整体的语言系统大门一俟被索绪尔封闭,尽管显示了强大的实体力量,但它却更加孤立,已没有任何新的活力源泉。所有这一切都标明,美学和语言学的一场新的革命势必来临,而这场革命的首要前提就是冲破认识论的大堤,冲破绝对理性的封锁,使美学和语言学进入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这场革命的标志就是美学的语言释义学的全面兴起。
现代西方美学革命的重心和焦点是围绕语言展开的。正象我们业已表明的,在认识论时代,在理念本质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语言问题是根本不可能成为美学的主要问题的,因为语言仅仅作为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符号,仅仅是意义的记录和反映,是主体和客体交流的工具,理性是先存者、中心或主宰,而语言只是派生物、边缘或从属者,语言是理性的永恒辩证运动的必然外在表现形式。而在现代,从语言入手,以语言取代理性本质主义中心,以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取代理性与感性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革命,就是对认识论地位的动摇和摧毁,这是其一;其二,从语言入手,重视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一方面可以恢复语言在古希腊时代就具有的本体论地位,另一方面,个本体论一俟奠定,就可以打开一个新的通道,使美学进入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天地;其三,由于近代语言学的突出成就,人们对语言的了解日渐深入和广泛,语言已经广泛地涉及到人类认识的一切方面,这个革命一旦成功,就可能对人类文化产生重大的变革。总之,无论从哪方面说,语言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此,现代思想大师几乎是同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从不同的方面开始思考语言问题的,而对此首先取得重大突破的是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
与其他思想家不同,海德格尔一开始就把语言放在本体论的地位予以思考。他的目的有二,一是要找到它的本源,恢复语言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代所具有的本体地位;二是通过解构和批判传统语言思想,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找到它的归宿,这即是美或诗意的归宿。海德格尔明确地指出:“形而上学以西方逻辑和语法为形式,很早就开始解释语言。我们今天只能推测这个过程中隐含的意义。把语言从语法中解脱并放置更原始、更基本的框架,这是留给思想和诗歌的任务。”(13)他认为语言问题最终是一个美学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它和存在密不可分,或者它们本身就具有此在的存在特征。正如前面所分析,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代,语言、存在本身都具有谈论、说话的意思,使事物无遮蔽地显露出来,并展现于我们面前。而且这是语言最根本的特性,所以“归根到底,哲学研究终得下决心询问一般语言具有何种存在方式。”(14)海德格尔认为,这即是言谈,“语言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是言谈。”(15)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和言谈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尽管语言和此在的活动紧密关联,但是言谈比起语言来和此在的关联更为紧密,更为原始,更具有存在的特性。“言谈,同现身、领会在存在论上是同样原始的。……言谈是此在的可理解状态的勾连,展开状态则首先由在世来规定;所以,如果言谈是展开状态的原始存在论性质,那么言谈也就一定从本质上具有一种特殊的世界式的存在方式。现身在世的可理解状态道出自身为言谈。可理解状态的含义整体达乎言辞。言辞生于含义而荫蔽含义,却并非言词物得而具备含义。”(16)在这里,言谈、现身、理解、解蔽、存在具有相同的意义,言辞生于含义,而这个含义又不是因为表明词物而得来的,根据什么得来呢?根据存在。语言是比言谈更直接的东西,“把言谈道说出来即成为语言,言谈就是存在论上的语言。”(17)所以语言和言谈又是相同的东西,它们都和此在的存在有关,这是无可怀疑的。有了这个缘故,任何意义上的语言都有可能由此引入生存的本体论方向。美及其艺术创作即是如此。
“当人思考存在时,存在就进入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人栖居于语言这寓所中。用语词思索和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寓所的守护者。”(18)在海德格尔看来,运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就是建筑,作品就是寓所,作家和诗人就是这寓所的看护人。对于艺术家和作品,“不论就它们自身,还是它们两者的关系而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依赖于一个先于它们的第三者的存在。”(19)但是,真正能成为居所和守护人的作品和作家并不多,在他看来只有少数的几位如索福克勒斯、荷尔德林、里尔克、梵高等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守护人。
而美,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是和语言相连的东西,美是存在在语言作品中的显现。美,成为存在之真理被显现的途径:它如一束光芒把存在从晦蔽处引入澄明地带。“这种光照将自己射入作品,这种进入作品的照射正是美。美是作为敞开发生的真理的一种方式。”(20)海德格尔在其关于艺术和美学的论述中,意味深长地经常运用光、照射、澄明、淀露、泄示、呈现、显现、解蔽等词,其矛头直接针对传统哲学和美学语言释义学的镜子说,这不仅是一种本体论的置换,实际上也是一种方法论的置换。镜子与灯,是两个不同时代哲学美学和语言学的不同追求,而美学的语言释义学也就因此获得了新的意义。这就为审美解释开辟了许许多多新的前景和方向。既然是灯,而不是镜子,那么那个高高在上的永不变化的理念本质就不再是唯一的前提了,审美的理解和阐释随着光芒四射的灯光,可以走进一个个被照亮的天地。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把握和理解海德格尔的语言观以及由此而来的审美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海德格尔经常把语言和诗相提并论,并且把诗作为一切思想的最后归宿。他反对传统的逻辑语言,逻辑语言迫使语言委身于理性,“诗意语言”的重视正好说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意图和方法论目的。他说:“语言本身在根本上是诗,……诗在语言中产生,因为语言保存了诗意的原始本性。”(21)“投射的言说是诗”,“诗作为澄明是投射”,“诗意只是真理光明投射的一种方式”,“艺术的本性是诗,诗的本性却是真理的建立”,“建立是充溢、赋予、赠送”,“投射是敞开或者显示。”(22)诗意的把握、诗意的理解、诗意地居住等等,这是一种十分激进和冒险的主张,有着强烈的破坏性,它意味着把逻辑、规范、理性等全部从语言活动中完全排挤出去。海德格尔晚年最终走向一种诗意的追求,就最深刻地表明了这一点。
海德格尔在重构和确立语言本体论的同时,也进行了对释义学的本体论思考。他是从重新追向logos 的本源倾向着手这项工作的,他从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代开始。在前苏格拉底时代,logos的基本含义是言谈,但是在苏格拉底时代以后,哲学家们对这个词进行了形形色色的随心所欲的解释,被赋予为理性、判断、概念、定义、根据、关系等含义。海德格尔认为,“ logos作为言谈,毋宁说恰恰等于把言谈时话题所及的东西公开出来。”(23)他认为阐释无非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24)这正符合现象的观念,因此他把自己的阐释工作称之为现象学的释义学,他说:“现象学描述的方法上就是解释。此在现象学的logos具有诠释的性质。通过诠释,存在的本真意义与此在本已存在的基本结构就向居于此在本身的存在之领悟宣告出来。此在的现象学就是释义学。”(25)这是释义学的主要工作也是第一层意义:释义学的第二层意义是整理出一切存在论探索之所以可能的条件;释义学的第三层意义:它是生存的生存论状态的分析工作。哲学和释义学的区别就在于哲学是普遍的释义学存在论。显然,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与语言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根源于他的存在论的本体论。
很清楚,海德格尔的释义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释义学,它不是以客观的理性原则为前提的,它不是以追求客观对象的本质为目的,而是以此在的存在论为基础,解释领会此在本身的存在。他不仅为此在的存在论阐释建构了本体论的基础,而且使其在更广泛的生存论状态上成为可能。这就为以后的语言释义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海德格尔对语言释义学存在论的分析,以及由此建立的美学语言释义学本体论基础,表明了近代美学的认识论的本质主义不仅是彻底错误的,而且它所依赖的那个形而上学是根本不能成立的。西方美学由于这种新的本体论的奠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广义的美学语言释义学从此成为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流,并经由伽达默尔等人的推动,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维特根斯坦从另外一条途径开始了他的哲学思考和美学思考。他的哲学就是一种语言分析哲学,他的全部思想就是语言释义学的思想,他的美学就是一种语言分析美学,他是把语言分析美学“推进到决定性转折点上的头一个人”。与其他思想家不同,他是直接从日常语言分析入手开始他的工作的。他在其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的学说中,使近代以逻辑语言和理性语言为“镜子”的反映论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使近代美学占传统地位的认为事物有共同的、固定不变的本质主义观点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并从此确立了一种新的美学语言释义学。
他明确指出:“传统思想关于哲学问题的大多数命题和问题不是虚伪的,而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一类问题,我们只能确定它们的荒诞无稽。哲学家们的大多数问题和命题是由于我们不理解我们语言的逻辑而来的。它们是属于善或多少和美同一这一类的问题的。”(26)“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27)。维特根斯坦不仅彻底击中了近代认识论的本质主义哲学要害,而且使哲学和美学发生了根本的转向,转到语言意义上来。
他从日常语言分析开始他的哲学批判和美学批判,他说:“我们称作符号、词、句子的东西有无数种用法。我们可以用同样的语言做许多不同的游戏从而使它具有许多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用它来下命令、服从命令,描述一个事件的外表或陈述对它的预测结果,根据一个描述构造对象、报告一个事件、思考一个事件、形成或试验一个假设、用图表陈述实验结果、构思和欣赏小说、做游戏、唱歌、猜谜、开玩笑、讲笑话、解数学题、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询问、感谢、诅咒、打招呼、祈祷”(28)等等。这样,语言就等同于工具,同一个工具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用法,因而就有了不同的意义,这是维特根斯坦的一般语言理论。在语言的这种“游戏”——多种用法中,只有某种相似性,而没有共同的本质性。他举例说:“想一下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吧,有锤子、钳子、锯子、螺丝起子、尺子、熬胶锅、胶、钉子和螺钉。词的功用就和这些东西的功用一样是各种各样的。”(29)然而,我们对词的用法的误解的根源之一,就是这种不同语言领域的表达形式之间的相似性。因为本质主义传统根深蒂固的人总是想通过这种相似性寻找某种共同的本质,而忽视它们的实际状况。因此他们往往只看到共同性,以假的共性抹煞真的个性。特别是在我们从事审美活动的时候。比如有人说:“这朵白菊真美”、“这朵红菊更美”时,那些持认识论的本质主义者肯定不会满意,而会说那不过是在举例,而我们追寻的是菊花的美的一般的不变的特征、共性和本质,因为它符合了这种美的共性本质才是美的。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的日常语言理论中对这种认识论的本质主义作了更为深刻的批判。他认为追求事物共同不变的本质而轻视其特殊、具体、变化方面乃是对我们概念的日常用法的误解。因为我们日常对某个概念使用的不同情况中,总有某些相似性,而人们则误认为这是一种共同性。那么如何消除这种对日常语言的误解,从而克服本质主义呢?维特根斯坦要我们“去看,而不要去想”,他认为我们用这种求实而非理想的态度去看待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时,我们就会惊人地发现,在我们用某一名称称呼的各种事物中根本没有什么共同的不变的本质。相反,所存在的只是一种相互重叠、交叉的性质。例如,如果把网球、篮球、象棋、扑克等进行比较,我们就根本找不到同一个共同特性总是在每种游戏中都能重复出现,它可能在第一种游戏中具有,第二种游戏则不具有,而第三种游戏则又具有。这种交叉的相似在多子女的家族中则表现得特别明显:弟弟和哥哥可能完全不相像,而妹妹和弟弟则又可能很相像,但不能说它们就相等。因此,“游戏”只是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游戏”这个名称本身。这种相互重叠、交叉的类似性,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家族相似,“因为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相似性,如体格、体形、眼色、步态、气质等等方面的相似性是以同样的方式重叠交叉的。所以我们说游戏形成了一个家族”(30)。然而,维特根斯坦着重说明的是,在一类包含着同一个概念的事物之间,不存在任何共同的、不变的本质的东西,而只存在相似性,而且只是重叠、交叉的相似性。他用纺线作为例子来说明,我们把一根根纤维绕在一起,但线的强度却不是因为有一根纤维统贯其长。相反,是由于许多纤维的重叠,重叠的类似性,绝对不是传统认识论的本质的东西。
游戏强调语言是活动的一部分,或者生活的一种形式,并非概念的形式和理念本质的表达,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不能为任何一个词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31)。如果我们要研究象愿望、思考、理解、意指等词的用法时,我们应满足于描述一些愿望、思考等实例。如果有人说,这肯定不是人们称作愿望的所有东西,我们将回答,确实不是。但是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构造更复杂的实例,而且没有一类确定的特征是所有愿望的实例共有的。另一方面,如果你想为愿望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为它划一个明确的界限,那么你要怎么划就怎么划;但你划的这个界限永远不会与实际的用法完全重合,因为这种用法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词的无数用法的“多样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有了就永远存在的,我们会看到有一些新的语言,新的语言游戏,而另外一些要遭到废弃,被人遗忘”(32)。我们可以把语言看作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里有大街小巷、新旧房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的建筑出现了,一些老的建筑则消失了。因此,虽然我们用同一个名称称呼这个城市,但它开初时的面貌与现今的面貌已经很不相同了。而从另一个方面说,由于同一个语言表达或表示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面貌,它的用法也就表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看到,我们称之为‘句子”或‘语言’的东西并没有我们原先设想的形式上的统一,而是或多或少相互联系着的结构的家族”(33)。
由此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家族相似性和活动性打破了索绪尔的语言系统概念的封闭性,使人类语言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语言用法的多样性、变化性来否认事物有固定不变的、共同的本质,而强调事物的实际的、具体变化的发展的方面。面对传统美学的本质主义,“在寻求自己的解决问题办法时,分析美学把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学说作为方法论上的钥匙”(34)。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在分析美学中不仅起着方法论的和启发的作用,它也是解决美学问题的原则的依据。分析美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表现在:它的方法和原则都是在日常语言实践具体问题的语言学研究中形成和实现的。“因此,这个或那个理论家选取问题时,无论是美学范畴(赖尔),艺术中的表现力(鲍乌斯马),还是艺术定义问题,都不是从哲学美学的角度,而是从具体语言学的角度来阐释的”(35)。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维特根斯坦得出了如下三条结论:1.整个哲学的云雾凝结为一滴语法(36);2.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3.哲学工作主要由解释构成(37)。
维特根斯坦的结论无疑是个石破天惊的结论,他把全部的哲学和美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释义学,语言释义成了哲学和美学的逻辑起点,语言释义也是哲学和美学的本体论基础,他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正如伊格尔顿所说:“从索绪尔和维特根斯坦到当代文学理论的二十世纪语言革命之标志,是承认意义不只是用语言‘表达’和‘反映’的东西:它实际上是被语言所创造的东西。并不好象我们有了意义,或者经验,然后我们进一步替它穿上词汇的外衣,首先我们之所以有意义和经验是因为我们有一种语言使两者可以置于其中。”(38)维特根斯坦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让人们懂得,语言不是思想驯服的、可塑的工具,它能够使思想歪曲、走样,坑骗不经考虑就随意使用的人;意义不是某种以语言表达或者反映的东西,意义是被语言创造出来的;语言既可以是创造的力量,也可能是破坏的渊薮:美学不是其它,就是审美活动和语言释义本身,而这些审美活动和语言解释只有相似性而没有共同性,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审美形式的相似性,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本质特征,那么这种相似性就是。这是20世纪美学语言释义学的基本精神。
维特根斯坦的这种美学的语言释义学本体论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的语言释义学本体论的共同特征在于他们都坚决反对传统认识论的本质主义本体论,都以语言释义学为方法,都认为哲学和美学就是一种活动——语言释义活动,都强调意义的变化性、发展性和可能性,都把人(此在)放在突出的地位,并以此形成一种“主体—客体”、“人—自然”互相联盟的新观念,既没有纯粹的客体,也没有纯粹的主体,人和自然代表着一种互相依赖的结构,这种结构最终是一种文化的结构,美学的结构,人的目的是最终的目的,人的胜利是最终的胜利。
同时,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由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奠定和形成的现代西方美学语言释义学,对整个人类文化具有一种动态的历史的整体人文结构,代表着未来的进步倾向,他们的努力打击和摧毁了近代认识论的本质主义本体论,但是他们并不否认和拒弃认识论和认识论的成果,他们只是否定和批判把认识论当作人类唯一目的和手段,把认识论的本质主义当作凌驾于人类之上的最高追求,事实上这是不可能也是无法成立的。他们是想要在认识论的基础上把人类文化引向更高、更新的境界,并开创更加无限美好的未来。他们也为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由他们二人奠定开创的美学语言释义学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他们的思想是一种创世纪的思想,他们的工作也是一种创世纪的工作,并且将对21世纪的人类文化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狄尔泰全集》第5卷,第318页。
②《狄尔泰全集》第8卷,第161页。
③④《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601页、第222页。
⑤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3卷第7章第6节。
⑥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94页。
⑦⑧⑨《西方语言名著选读》,第40页、第38页、第39页。
⑩(11)(1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46页、第128页、第127页。
(13)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信》,《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2卷,第471页。
(14)(15)(16)(17)(23)(24)(2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202页、第196页、第197页、第41页、第43页、第47页。
(18)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信》,《存在主义哲学》,第87页。
(19)(20)(21)(22)海德格尔:《诗·语言·思》,第21页、第54页、第69页、第68-70页。
(26)(27)(37)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4.003、4.0031、4.112。
(28)(29)(30)(31)(32)(3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23页、第11页、第63页、第43页、第23页、第108页。
(34)(35)瓦·阿·古辛娜:《分析美学评析》,第63-64页、第60页。
(36)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2部分第11节。
(38)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第75页。
标签:美学论文; 认识论论文; 本体论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世界语言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语言学论文; 镜子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