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 635000)
摘要:目的 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的临床对象为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研究对象一共涵括了80名患者(平均住院治疗15天)。在患者入组后,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的依据是随机原则,其中常规组纳入 40 例患者,中医组纳入40 例患者,本次实验共持续六个月。常规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肠溶片以及口服格列齐特缓释胶囊进行治疗,中医组患者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常规组 72.5%,中医组 92.5%,且P<0.05表明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接受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凌晨 3:00 血糖水平及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两组之间不存在差异显著 P>0.05;治疗后的凌晨 3:00 血糖水平比较,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中医组明显有着更好的控制效果,两组间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P<0.05。比较中医组和常规组在接受治疗前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比较治疗后的改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的情况,明显,观察组也有着更好的结果(P<0.05)。结论 如果糖尿病患者接受中医辨证疗法开展治疗,可更好的控制患者的凌晨、三餐及空腹的血糖值,很好的改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疗效;中医治疗;糖尿病
1、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常见的病,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在不断地提高,已成为当前备受全球瞻目的公共卫生难题。在2015年12月1日,IDF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有高达1.1亿的糖尿病人数,在世界上已经有4.15亿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如果不好好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多系统损害,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深入的对中医的研究,在治疗糖尿病上,中医的优势日益彰显[1-2]。传统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法由来已久,且在历史的进程中得到了不断发展、慢慢的构成了自己特别的完善的糖尿病治疗体系,表现出了较大的在糖尿病的治疗中的优势,极大的指导和启发了现代临床治疗。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整体观念,笔者就以传统中医中经典的辨证疗法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内容现报道如下。
2、一般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研究资料均为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研究对象一共有80名患者。研究对象选择过程中排除了合并沟通障碍的患者,一过性血糖升高的患者,合并较为严重的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以及处在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入组后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本次研究共有常规组和中医组两个研究组,各40名患者。其中中医组中,男女各 20 例,即构成比为 1:1;平均值为(58.3±5.2)岁,年龄区间 36-77 岁,平均值为(5.3±1.3)年,糖尿病患病时间 3-12 年。常规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即构成比为 1.2:1;平均值为(56.8±5.7)岁,年龄区间 38-75 岁,平均值为(5.6±1.5)年,糖尿病患病时间 3-13 年。在开展临床研究前统计学分析两组组间资料,结果表明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3]。
2.2临床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和格列齐特缓释胶囊开展治疗,格列齐特缓释胶囊口服,每日 1 次,30 -120mg;二甲双胍肠溶片每日 2-3 次,0.5Tid,初始计量为 0.25g/次,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的使用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要在治疗过程中适当调整,但每日最大剂量要低于 2g。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对中医组患者要进行中医辨证治疗,首先将40例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方式开展中医分型,其中下消 13 例中消 15 例、上消 12 例。针对13 例下消患者给予养阴清热、温阳滋肾固涩的中药药膳进行治疗,给予12例上消患者针对性的采用生津止渴,清肃肺胃的中药汤剂开展治疗,组方:花粉 20g、天冬 15g、生地 20g、知母 15g、葛根20g、沙参 25g;给予15 例中消患者的中药汤剂要针对增强益水行舟之功来治疗,组方:栀子 15g、生地 15g、石膏 25g、牛膝 10g、黄连 10g、麦冬20g[4],给予13 例中消患者的中药药膳,淮山药枸杞子粥,组方为枸杞子、淮山药各10g,粳米50g。
2.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在临床治疗患者以后,显著改善其各项体征和临床症状,且其三餐后 2h 血糖值、空腹血糖、均被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有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体征、临床症状都有一些程度上的改善,且其三餐后 2h 血糖、空腹血糖值都可以控制在基本合理的范围内;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没有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体征,且没有降低其三餐后 2h 血糖、空腹血糖值[5]。
2.4统计学处理
统一整理并统计学分析临床研究记录的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包作为数据分析工具,以(x±s)的形式在录入数据的时候,表示其中的血脂值、血糖值、年龄等计数数据,均行 t检验比较以上各组数据的组间差异,判断标准以 α=0.05 为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则 P 低于0.05。
3、结果
3.1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对比
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 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常规组72.5%,中医组 92.5%。具体见表 1。
3.2对患者血糖值在两种治疗方案下的控制情况进行对比
比较治疗前凌晨 3:00 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6],两组 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比较治疗后的凌晨 3:00 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 P<0.05,表明中医组控制效果更好。具体内容如表 2所示。
3.3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变化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P>0.05两组不具有显著差异;而比较接受治疗后改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的情况,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 P<0.05,表明观察组效果明显更好。具体内容见表 3所示。
4、讨论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其基本无法治愈,需要控制自身血糖和结合治疗,才能够有比较好的效果。除了主症之外,临床上也存在全身困乏疲软、多尿、体重下降、多饮等症状;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值状态、持续上升或者没控制好随着发展的病情,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肝肾等重要脏器衰竭、神经系统及血管受牵连、视网膜病变等,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糖尿病作为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其高危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极大的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糖尿病只要发病需终身用药治疗,无法完全治愈。治疗上,对于糖尿病采取的原则是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保证其在比较正常的范围内,以此达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糖尿病进程的目的。所以,西医治疗糖尿病一般采用的是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注入胰岛素。对糖尿病的治疗和记载,在我国的传统中医中已有悠久的历史,此病即中医上的“消渴症”范畴,其主要的致病原因是热病之后、房事不节、情志过极、恣食肥甘等,津液精微、气化失常、郁结内蕴,阴虚燥热不能正常输布而下泄。
在开展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已经累积了很多的经验,并构成了一套特有的治疗体系。按照中医辨证分型,中医将糖尿病患者依照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型,并辨证论治,上消者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中消者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主;下消者以“滋阴益精,温阳固摄”为主[7]。对患者以对症施药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可让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得到兼治标本的疗效。总而言之,对患糖尿病的人而言,采取传统的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让患者对其凌晨的、三餐后及空腹血糖值实现更好的控制,显著改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德城.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10):127-129.
[2]范海聆,刘玉萍.分析中医辨证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5):59-60.
[3]庹明玉,王随郧.中医辨证治疗9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2):127-128.
[4]徐施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3):3122-3124.
[5]樊幼林,曾宏,黄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7,29(06):863-865.
[6]张枫,魏璞.中医治疗糖尿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4):148+150.
[7]戴文义.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8):971-972.
作者简介:刘传密,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中医专业,从事临床内科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
论文作者:刘传密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中医论文; 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疗效论文; 治疗糖尿病论文; 水平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