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论文_吴丽

浅谈中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论文_吴丽

(威远县严陵镇城北初级中学校 威远 642450)

中学生怕写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的常见现象,教师常常为此叫苦不迭,使得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作文教学,尤其是中学生作文教学似乎已经沦为一种技法,过去强调谋篇布局和所谓的选材要“有意义”等技术性操作,同时,孩子们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文章中没什么可写,且又在教师的指令下作文,自然缺乏写作兴趣,由此怕而生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被教师逼出“病”来,于是,学生作文就“假大空”,“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无病呻吟”……

一、走进生活,体验真情、言之有物

写作是个人情感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所努力的方向,更接近生活的本质,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学生自然不会陌生,不感到头痛,正如《新语文写作》中所说的:“自由忠诚地表达自己,孩子们将会从中得到愉悦感、满足感,并且变得善于表达。另一方面,表达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寻觅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这就使学生的写作成了一种快乐,同学们充分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和成功之悦。我们要让学生愉快地写作,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平时要注意观察,观察不是要写作文才去观察,应该从日常生活入手,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天天和你在一起生活的同学、老师、家人,你熟悉吗?你对生活的地方熟悉吗?大家都会认为熟悉,但假如我问你“你奶奶高兴时表情怎样?有什么特点?你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你们家上楼的梯子有多少步?这两年和前两年有什么变化?”大概很少有人能回答。平时要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入手,从周围的景物入手,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他们的特征,不会千人一面。

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岁月如水,带走了许多动人的记忆;光阴似尘,封盖了多少往事,但总有一些事能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受,因为我们曾经体验过、生活过。任凭岁月流逝,光阴荏苒,它们就像朵朵浪花,打开记忆的闸门,闪出尘封的岁月,那精灵般藏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又不时闪现的,便是我们写作时最可取的材料,触动你情感的材料。让学生从对生活的思索中去提炼收集的材料,从而获得写作的灵感和愉悦。

如有一次,我在初一年级出了一个题为《童年趣事》的作文,要求学生不要老是选择小时候“丢手巾”、“老鹰抓小鸡”“钓鱼”等事来写,而是引导学生从细处去想,从“趣”中去寻。有一位同学就选出了小时候“给小鸡洗澡”,好心却把鸡淹死的事;另一位同学选出小时候上街,为给妈妈留“香香”,将冰糕放在口袋里,结果全部化为一团水的故事。由于材料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所以使人耳目一新。

二、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积累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害怕作文,是因为自身的语言积累太过贫乏,实在没有什么可供表达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增加积累,培养语感的要求。《标准》指出,要“有比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好的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学生的见识长了,视野开阔了,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等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还担心学生写不出吗?

三、淡化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旧观念,淡化要求,给学生自由,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教师要淡化命题范围,放宽文体要求,拓展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如“写人”,不一定非要求写什么人,可以要求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最善于表达的人,只要能够用比较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就可以了。传统的作文教学十分重视章法,导致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特色。在中学生作文中强调自我,提倡写放胆文,在自由表达中再适当考虑章法技巧。

例如,写《我的老师》,不一定非要写出老师的优点,也可以写老师的特点,写出老师让学生最难忘之处就可以了。人有个性,物有灵性,事能感人。要打破一个框框:好的老师都是在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处处关心爱护学生的。自己要写的当然是一位好老师,当然必须符合这一标准,于是,作文时,就按照这个公式去拼凑几个事例就成了。或者,要么雨中送伞、要么带病上课、要么深夜家访等这些老掉牙的事。其实每个老师都有他独特的个性、特点、爱好。其中有位同学写《我的老师》时,就写了这样一个生动的事例:写他的老师语言幽默,说他在如何计算面积时教育学生不要带错单位,就以计算“床”的面积为例,如果我们把它的单位写成了米(分米、厘米),那么我么晚上睡觉不是在钢丝上?

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少一点指令,给学生适当的自由空间,那么学生就不会因为缺少某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素材而尴尬,自然变为“我要写”了。

总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提倡人文性,那就是作文最广泛的源泉来自生活,我们要重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自主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在写作中适度的放松和自由;注重工具性。我们要在教学中,在课堂内外,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感悟、积累、运用,提升写作兴趣,实现由“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

论文作者:吴丽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论文_吴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