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实验中学 郑秀华
世界闻名的大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0余年,对于中学语文如何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逐步摸索出一条比较成型的教学思路。如何做好语文课阅读教学工作,就是要先从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入手。对于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教学方法,我谈一谈我所做的几点尝试。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常言说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体的书”。因此,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
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真爱,努力做到少批评,多表扬,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心理情绪的变化,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我经常从一些刊物上选取贴近生活,又文质兼美的文章印发给学生,并指导他们主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立意、选材和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阅读分析,以求让学生通过自己静心的领悟,体会到美文的魅力、阅读的乐趣。每到这时,我常常会发现学生们会自觉地拿出笔记本,摘抄他们喜欢的词句、语段,并沉浸在反复朗读精美语段的愉悦中。
相反地,如果没有兴趣,强制性的学习,就会扼杀学生们探求真理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体验成功,创设阅读的空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这样。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具有浓厚书香气氛的环境中,那么,他的“阅读欲望”更容易被激发开来。班级里,你读,我读,大家读,学生们自然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这和谐温暖的阅读氛围中。所以,我认为,作为教者,我们可以从阅读学习环境着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班级环境布置得具有浓浓的书香气息,班级的读书兴趣自然而然的生发开来。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说,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处于良好的学习情态中,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在教授小说《卖蟹》、《故乡》时,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小说中的精彩片段来体味外貌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比如,当我们与一个人刚见面,我们会先看对方的打扮,然后在心里想,他的职业会是什么?家庭条件怎么样?他的大致性格是什么样?生活如此,文章中的人物来源于生活,也是这样。例如,小说《卖蟹》里的两个买蟹人,一个是“旱烟袋”,一个是“过滤嘴”,小说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读者就能看出这两个人的大致性格特点来。那个“过滤嘴”,大肚子,穿的笔挺的西装,头发没有多少,梳的很整齐,不停地抽着过滤嘴香烟。我们一读,就知道他是一个优越的人,有钱人,但很自私。对于“旱烟袋”,穿的朴素,满脸皱纹,手里的烟袋都没有烟叶了,还在那儿吧嗒吧嗒地吸。从此可见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地位低下,为人老实。
还有就是鲁迅著名的小说《故乡》,在这篇小说里,对闰土和杨二嫂的外貌描写都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完成的。先看对闰土的描写,20年前的他还是少年,紫色的圆脸,脖子上戴着银项圈,圆活的手。可是到了中年,他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原来的圆脸,现在满是皱纹;原来戴一顶毡帽,现在戴着一顶旧毡帽;原来圆活的手,现在干裂了,像松树皮了。闰土的变化,表面了什么?就是当时农民生活的变化,日益贫穷的变化。杨二嫂呢?20年前,别人称她是“豆腐西施”,颧骨也没有这么高,而且整天坐着,让人感觉很安分守己。可是,20年后呢?杨二嫂凸颧骨,没有系围裙,张开两脚,像个“圆规”。杨二嫂为什么变得这么个样子呢?变得这么尖酸刻薄呢?也是生活所迫吧,如果生活好了,谁会变成这个样子呢?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不仅写出了杨二嫂20多年的沧桑变化,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尖酸、刻薄的小市民形象。
通过阅读小说品味语言描写展示人物性格。言谈举止,言在前。所以,对于小说教学中的阅读,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来了解人物,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人物的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我想,人物的语言特点也不会一样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归纳成一句话:更主要的是不同性格的人物,在语言上表现出来,直接反应其性格特点。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写孔乙己的语言其实不多,但每一次的语言描写,都能反应出他的不同心理和不同性格。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短衣帮”用“偷”取笑孔乙己。第一次对话,“短衣帮”抓住伤疤来羞辱孔乙己,既有设圈套的意味,又不易看出,孔乙己容易上当;当“短衣帮”说孔乙己偷东西,但是孔乙己去死不承认,还说读书人不叫偷,叫“窃”,真是自欺欺人啊;当“短衣帮”嘲笑孔乙己因为偷东西被打,孔乙己狡辩,他的狡辩,却找来众人的一致哄堂大笑。孔乙己总说自己很有文化,当孔乙己对大家的质问“是否识字”的时候,孔乙己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但当被询问“怎么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时”,孔乙己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显出鄙夷的神色。还有就是孔乙己对我说的话,他问我茴香豆的的“茴”字怎么写,我在柜台上写给了他,他还让我写出另外的三种写法,他为什么要这样呢?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他的“知识”,另一方面,他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写一些与生活脱节的知识,读书死,不灵活。小说里有关孔乙己和“短衣帮”的几次对话,让读者看到了孔乙己的不幸,更看到了孔乙己的愚昧麻木自欺欺人,让读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反复朗读,明显感受到孔乙己的性格特点,通过对孔乙己性格特点的归纳,进一步探讨小说的主题,在一片哀叹声中,学生了解了那个时代残酷的社会现实。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阅读热烈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对小说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三、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们充分的阅读,教师要给他们指导,教授他们读要有层次。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教师富有激情的读让学生们评价欣赏,学生发挥个性的读教师来评价,学生们展开阅读比赛然后学生间互相评价。当然,评价的语言要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可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
例如在教学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亲被两位先生所请的两位太太吃牡蛎的文雅而高贵的动作所打动,于是就想请我的两个姐姐也去吃牡蛎。父亲虽然没有钱,但是出去旅游嘛,总要有面子才对啊,所以,就问我的两个姐姐想不想吃。姐姐们当然想吃啊,因为她们几乎从来没有吃过这样“昂贵”的海鲜了。结果父亲去到那个老水手那里去买们牡蛎,这时,让所有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个老水手竟然是一家人日夜盼望的于勒叔叔,家人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大家就开始躲于勒,旅行也没有了心情,让人失望之极。
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联想当时法国的社会环境,扮演其中的角色来进行课本剧表演,来赏析小说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这样一看,如果没有开始小说的细节描写,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情节了,小说的主题也就不会这么鲜明了。
还有就是小说开头对“我”家生活的细节描写,别人请我们家人吃饭,我们不敢去,因为回请要花钱啊;买生活用品,也是买便宜的,买打折的,买底货。我的两个姐姐做裙子,都是买布自己做,买的布也是很便宜的,而且在价钱上,讨价还价,计较半天。读到这里,我们会情不自禁为这一家人的贫穷生活感到心酸,感到可怜,甚至对这种小人物做出的事情可以理解,但是,当我们读到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遇到了落魄的于勒后,我们的这种同情和理解便化为乌有,转而对菲利普夫妇的这种金钱大于亲情的态度和做法,甚为不理解,自然,对小说开头的细节描写的同情心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对菲利普夫妇的愤慨和指责,虽然,他们的做法不都是个人原因,而是社会使然,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理解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在《最后一课》中,当老师让同学们练习书法,写法国字的时候,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有学生们写字的沙沙声音。有时,外面的小甲虫飞了进来,也没有影响到大家的注意力,就连最小的孩子都在认真地写啊写。这里就是细节描写,通过孩子们上课学习法语的时候,没有受到小甲虫的影响,反应出当时课堂上所有人,都是那么热爱法语,都很珍惜这最后一堂法语课,突出了人们对法国强烈的爱。
阅读讨论完,老师就充分利用了各种评价,让同学自己评价,同学相互评价,老师再评价,在大家给出不同建议后,同学们再来阅读文章,效果就好了很多,这也就说明依托各类朗读评价,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质量和能力是大有裨益。
总之,我们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达到学生喜欢阅读、主动阅读这一目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才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教师情感越好,就越爱听某教师的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相反,学生和某位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某位老师教的课。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脉搏,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就一定会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的开展起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郑秀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小说论文; 学生们论文; 评价论文; 就会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