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论文_王仁勇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论文_王仁勇

滕州市房地产管理局 山东滕州 277599

摘要:众所周知,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土木工程的结构就会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又由于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具有较强系统性的工作,故而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抗震设计的方案,从而保证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问题

引言:鉴于现阶段我国某些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之中并未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结构设计,尤其是抗震方面,导致土木工程抗震性能不高。对此,应当正确认识到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进而积极有效的解决抗震问题。以下本文将具体概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进而分析抗震结构设计原则,探究如何有效的解决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之中的抗震问题。

1 土木工程中抗震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1.1  结构的形状简单

对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为了提升结构抗震的效果,要先对土木工程结构进行一定的勘察和了解,对整个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的结果得知结构的受力情况。另外,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要尽可能的简单,简单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更容易计算出结构的受力情况,还能确保土木工程结构在地震灾害中受到的损伤程度最小,是提升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和结构安全稳定的有效措施。

1.2  整体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土木工程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升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效果,必须要确保抗震设计的科学和合理性,对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而言,切忌盲目的设计,避免因设计不当造成的抗震效果不佳,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导致土木工程结构出现损伤,从而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土木工程的抗震结构设计要全面考虑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确保抗震设计中的每一个结构具备充足的抗震性,提升每一个连接件之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土木工程结构施工中应用的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材料能够达到抗震设计的要求。

2 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时的相关要求

2.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处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的是针对我们土木工程建筑的具体地点,对抗震等级进行选择采用。我国地处太平洋地震带的西海岸,又位于亚欧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相对来说,地震带较为分散,部分区域位于地震频发处,而大部分地区则处于几乎不发地震区域,所以在我们进行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环节中,需要根据建筑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标准。对于地震频发带采用加强抗震等级,进一步加强相关质量标准要求。

2.2 参考土木工程结构分布的规则性确定其抗震性能

在我们进行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规则性进行考量,如果设计结构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存在什么影响,则不用进行抗震设计上的规避。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一些建筑物的设计人员讲究标新立异,众多方面的设计都处于一种不规则的状态,此时,就可能出现对其抗震性能上的影响。因此,在我们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时,要注重建筑物的形态规则,对于建筑物的抗侧力构件的设计时,需要保证其周边结构与建筑物中心的刚强度均匀分布,使其同一主轴下抗侧力构建刚强度处于一个均衡状态,避免出现承载力突变的情况。

2.3 对于土木工程结构体系的确定

在我们对土木工程建筑体系的确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包括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烈度以及建筑的高度、材料等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实情况中,工程结构体系应当包括其明确的计算简图以及相关的地震作用传递过程等;除此之外,我们还需注意防止因为部分结构出现破坏问题导致建筑物整体丧失抗震能力的情况;还有我们需要对于整体结构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进行相关的规避,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即使建筑某些部分出现破坏后,其他部分还能较好的承载纵向负载,保证建筑物总体抗震性能不受影响,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抗震结构设计优化的关键问题

3.1 场地选择

客观来说,场地选择好与坏直接影响建筑的抗震性能。所以,在优化设计抗震结构之际,应当注意慎重选择场地。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以安全、地基稳定、地震发生率低等标准来进行场地选择。假如不能避开不良地段,需要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计算来确定建筑物所要承受的地震强度,进而优化设计建筑抗震结构,尽可能的提高抗震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坚固性。

3.2 结构体系的选择

1)避免给建筑整体抗震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是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局部破损而导致整个结构抗震能力下降的情况,进而合理选择结构体系,以便抗震结构使用过程中即便某一构件停止工作,其他构件也不会失去效能,依旧支撑整个结构,使之依旧有较强的抗震能力。2)结构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及合理的地震作用传播途径。3)出于保证建筑物结构设计达标的考虑,所选择的结构体系还应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及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比如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就能表现出以上能力,并且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固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4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及解决对策

4.1 制定完善的抗震设计方案

为了能够有效的规避这一抗震问题,在具体优化设计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制定完善的、可行性较高的抗震设计方案。也就是尽可能的收集土木工程相关资料,并依据土木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指标,应当注意科学合理的进行结构体系选择,以便明确整个结构总体类型,在此基础上详细的分析和考虑结构当中各个构件的设置情况,尤其是薄弱环节的构件,如果某一构件停止工作,其他构件均受到影响,最终降低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所以,设计师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熟悉整个土木工程,参考相关资料来科学、合理的设计抗震结构的各个构件,最终得到可行性较高的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方案。

4.2慎重对待土木工程结构选址

工程所在地对整个土木工程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在优化设计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规避选址不合理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好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选址工作呢?设计师在具体进行抗震结构设计之前,应当对土木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和地质变化加以了解,明确当地的地震多发地带、地震的发生等级、地震的发生频率等等,进而避开地震多发地带,远离地壳的交汇处,选择相对平整的、平稳的位置来进行土木工程建设,如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震,加之土木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使该工程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可为后续更加安全、可靠、稳固的使用的建筑物创造条件。

4.3 依据抗震等级来设计抗震结构

盲目的进行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抗震等级,这也不利于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基于此,在优化设计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对当地地震发生情况予以了解,明确土木工程需要达到的抗震等级,进而根据抗震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整个土木工程的结构,尤其是梁、墙等部分的设计。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注意考虑高等级地震发生情况下如何保证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延展性,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应注意强化整个结构的完整性,也就是对影响工程结构的因素,确定结构各个部分的平衡状态,进而有针对性的优化各个部分,以此来保证整个结构的完整。结语: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综合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结构设计的质量,因此在结构设计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抗震设计。始终坚持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严格把控抗震设计中的要点,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和改善结构的抗震设计,让土建工程高质量竣工。

参考文献

[1]李祥娟.探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J].民营科技,2016(10):177.

[2]梁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36):55-56.

[3]许大军.试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J].低碳世界,2016(19):171-172.

论文作者:王仁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论文_王仁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