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法研究论文_黄伟俊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法研究论文_黄伟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探究药学干预方式对临场抗生素的护理利用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对在2018年二月至2019年二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的就诊记录统计,选出其中的380位患者进行试验研究,依据患者就诊时间的早晚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信息,均有患者190例。实验组采用药学干预的方式对抗生素利用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生素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利用,并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应用价值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利用。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利用;药学干预

相关的研究表明,采用药学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起到促进作用,在缓解患者病症的基础上,将抗生素的利用合理化与规范化,降低抗生素滥用的概率与对患者身体的伤害[1]。为了探究药学干预方式对临场抗生素的护理利用的影响作用。本文将对在2018年二月至2019年二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380位患者进行分组的治疗,分别采用在常规的抗生素管理与药学干预的方式对抗生素利用管理下对患者治疗,对治疗的效果与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率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常规资料

将对在2018年二月至2019年二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的就诊记录统计,选出其中的380位患者进行试验研究,依据患者就诊时间的早晚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信息,均有患者190例。在190位对照组患者中,患者的性别组成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90例与100例。患者的年龄组成中,年龄最大为82岁,最小为17岁,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39.24±5.61)岁,患者的患病时间中,患病时间在5天与21天之间之间,患者的患病时间平均值为(7.28±0.57)天。在190位实验组患者中,患者的性别组成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95例与95例。患者的年龄组成中,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19岁,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40.28±6.09)岁,患者的患病时间中,患病时间在4天与23天之间之间,患者的患病时间平均值为(8.69±1.57)天。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实验研究前,已经对治疗方式以及治疗过程等相关的知识了解,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进行实验研究的所有环节均严格的按照规范的试验缓解进行,不存在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操作失误。试验研究在医院的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与管理下进行,可以确保此次试验研究的规范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药学干预的方式对抗生素利用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生素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进行对比

药学干预的方式对抗生素利用管理,主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宣传教育。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专业的治疗医师向相关的医生能讲解抗生素使用的正确方法与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以及当前我国抗生素使用的现状等,使相关的医生提高对抗生素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与控制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临床医生向患者讲解抗生素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依从度。第二,规范抗生素管理制度。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对抗生素使用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利用专业的分级标准对抗生素药物分级,依据药剂的治疗作用规范使用的方法。在使用药剂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对使用过程审核,部分特殊型的药剂要经过专业的药剂师与主任医生审核并批准使用。第三,规范抗生素使用过程。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验,对致病病原菌确定,并基于此科学的选择抗生素药剂。第四,抗生素使用干预。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每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基于患者的病情及时的调整抗生素的使用等[2]。

1.3评价标准

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检验,将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有效以及无效。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与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的190位患者中,治疗效果效显著、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分别有110位,162位以及18位,治疗总有效率为90.53%;对照组的190位患者中,治疗效果效果显著、效果一般以及无效的患者分别有90位,65位以及35位,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2.2两组患者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率

对照组患者抗生素不合理利用20例,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率10.53%。实验组患者抗生素不合理利用9例,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率4.74%。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临床医疗中,抗生素的利用率较高,人均的使用量可达到140克,而美国等国家的食用量仅为13克左右[4]。在使用的范围中,食用量最高的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与流行性感冒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治愈患者的疾病,但是在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消极的影响还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不断的降低,而难以抵抗病毒与细菌的侵袭而生病,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单一地抗生素药物治疗达不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采用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及进一步的导致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进而形成恶性的循环,使患者的身体素质持续的降低,并最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降低抗生素滥用率,促进抗生素的护理利用。

此次实验组采用药学干预的方式对抗生素利用管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以得出,采用药学干预的方式对抗生素利用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利用,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万丽.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式及效果评估[J]. 当代医学, 2018, v.24;No.492(13):141-142.

[2]廖和艳. 临床合理应用头孢硫脒的药学干预方法研究及分析[J]. 当代医学, 2018, v.24;No.492(13):61-63.

[3]段霞, 马丽翠. 研究药学干预方式指导降血脂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价值[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1):23.

论文作者:黄伟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法研究论文_黄伟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