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论文_马小林

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论文_马小林

江苏永超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 222000

摘要: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做好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是保证建筑整日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对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建筑基础的处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1民用建筑基础施工分析

建筑施工行业快速发展,促使更多新型技术工艺以及材料设备被应用其中,逐渐实现了建筑工程现代化、智能化与功能化,对进一步满足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以民用建筑作为对象对其施工活动进行分析,确定基础结构施工管理重要位置,基础结构需要承载上部结构全部荷载,对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十分严格要求,尤其是现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加大,楼层高度不断增加,对地基基础结构施工质量有着更高要求。对民用建筑基础结构施工来看,因为施工环境特征差异性大,所适用技术工艺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保证所选基础形式可以满足实际建设要求。其中,桩基础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主要分为承台和基桩两部分,且根据支承形式又分为高承台与低承台两种,对施工技术要求不同。对于低承台桩基来说,其可以有效转移建筑竖向荷载,以免在不良地质环境施工的建筑出现坍塌问题,提高工程结构坑震性与安全性。

2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民用建筑的基础施工中,从保障基础质量和稳定性的角度,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2.1地下水的处理

在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施工中,一般都会采用深基础的形式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基础的深度会达到地下水水位之下,对于地下水的处理也就成为了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能对地下水进行有效处理,则即使基础施工的质量可以保证,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引发基础失稳或者不均匀沉降的问题。针对地下水问题,在进行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排水工作,减少地下水对于施工的影响。即使是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形式,在开挖过程中同样必须做好现场施工管理,避免出现井漏等事故,保障施工安全。

2.2桩质量的控制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基础形式,能够有效应对基础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桩基础施工中存在着许多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相关统计表明,在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桩质量问题包括:预制桩桩身断裂、桩顶破碎;钻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桩存在大量的虚土和残渣,桩身长度不达标,引发混凝土夹泥、不均匀沉降以及蜂窝、麻面等问题;挤土桩的断桩、缩颈、掉角等问题,影响桩体的承载能力。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民用建筑基础施工的质量,威胁着建筑的施工和使用安全,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做好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

3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分为人工和天然两种,前者容易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地基进行加固,提升其承载能力,比较常见的就是桩基础;后者则只需要依照普通工序进行施工,就能够保证良好的质量和效果。在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前,地质勘查工作必不可少,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这里主要针对几种比较常用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3.1物理加固

物理加固主要是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通过反复的碾压和夯实作业,提升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改善土壤的压缩性,减少施工环节和使用环节的基础沉降量。物理加固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机械碾压,主要是在松散或者软弱的土层上,利用推土机、压路机等进行反复碾压,改善土壤的密度,提升基础强度。在碾压过程中,如果基础沉降量较大,需要进行铺土碾压,铺土的厚度每增加20-30cm,碾压的编数需要增加8-12遍,适用于大面积填土层的加固处理;二是振动夯实,主要是利用电机带动振动机械,向地基施加一定的垂直作用力,与机械碾压的原理相同,不过作业效率偏低,适用于小范围的基础加固处理。实践证明,振动夯实的时间决定了最终的加固效果,在不延误工期的前提下,振动的时间越长,加固的效果越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化学加固

化学加固是结合相应的化学物质,通过与土层的充分混合,对土质进行改善,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就目前而言,常见的化学加固法有喷浆法、灌浆法等。喷浆法主要是利用钻机,在地基上钻孔,结合高压脉冲泵,以钻杆为中心进行匀速喷射,使得浆液能够与土体充分混合,形成复合基础;灌浆法是利用灌浆管,将配置好的浆液送入土层,排除其中的水分和空气,在浆液的作用下将原本松散的土质凝结成整体,提升承载能力;深层搅拌法同样是地基基础加固的一种有效方式,主要是利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将作为固化剂的水泥、石灰等注入到土层深处,通过充分搅拌混合,在地下形成连续墙体或者水泥柱,从而提升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是当前房屋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基础形式,相比较其他基础形式,桩基础本身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应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在软土地基中应用广泛,也可以对基础进加固处理。同样对几种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4.1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产生噪声和振动,能够有效避免对于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而且可以减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利用设备的静压力,将预制桩压入到软土层中,起到相应的基础加固效果。在静力压桩前,必须做好桩位周边的勘查工作,确保土层内不存在石块,以免造成桩体断裂。

4.2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设备的振动,向桩体施加一个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将其逐步打入到地基土层中。振动沉桩的加固原理,是利用桩体本身的强度,提升基础的稳定性,同时在沉桩过程中,土层会发生位移和收缩,提升其密实度。不过,振动沉桩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如果施工不当,可能会引发断桩等问题,必须切实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避免随意施工的情况。

4.3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是采用机械钻孔的方式,通过设置钢筋笼、灌注水泥浆液的方式现场成桩。在钻孔过程中,为了防止对于土层的破坏,减少孔壁坍塌,需要设置泥浆护壁,通过泥浆的循环,将钻进过程中产生的渣屑排出。一般情况下,钻孔灌注桩在沙土、粉土和碎石土基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过与其他几种桩基施工技术相比,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略显繁琐,技术要求高,而且桩体的深埋地下,无法直观的确认其质量,必须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工作。另外,钻孔过程中排出的泥浆和水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

4.4树根桩

树根桩本身可以看做是小型钻孔灌注桩,属于直径在75-250mm的新型桩体,其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与钻孔灌注桩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树根桩本身的直径相对较小,需要同时灌注多个桩体,形成树根状基础,对土体进行加固。相比较钻孔灌注桩,树根桩的施工比较繁琐,不过对于场地需求更小,施工噪声也更小,而且不会对既有建筑的地基造成破坏。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基础的稳固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着建筑整体的稳定和使用安全,关系着建筑的经济效益。在遇到基础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是,需要做好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进一步提升建筑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基础承载能力,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谭智勇,崔东阳.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

[2]王吉.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6(10).

[3]梁汉健.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1).

[4]周康群.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旬刊,2013(30).

论文作者:马小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论文_马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