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要推进计算机智能监控系统在现代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的计算机智能监控系统,以促进煤矿安全平稳运行。
关键词:现代煤矿;计算机技术;智能监控
引言
生产机器的自动化促进了煤矿机电自动化发展快速发展趋势,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与程度煤炭的开采效率成正比,机电信息化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矿机电设备综合运用的水平。对上述关系加以清醒的认识,采用自动化和信息化进行作业,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且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了很多学科,是对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它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地用机械设施取代人工操作,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点是将机械设备操控技术与智能化网络以及数控技术有条不紊地结合在一起,使它们分别发挥作用。机电一体化的出现和应用不但对煤矿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福祉,一体化的应用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2.1计算机技术在监控方面应用
控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传感器技术开展对于矿井内部相关气体(比如CO2、CO、CH4等)、环境参数(温度、压力、湿度、风速)和其他动力参数(比如局部通风机开停状态、风门状态、主要通风机开停状态)的动态监控和远程控制过程。作为一种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监测监控功能的展开依赖于各组成部分,比如数据库系统、MCU、CAN总线隔离器、协议转换器和若干功能传感器等。整个过程大致如下:由CAN总线作为介质将信号传递至传感器,途径协议转换器传至CAN总线隔离器筛分、处理,后借助TCP/IP协议由CAN总线接口传输至数据库系统。在此过程中,鉴于煤矿安全生产与矿井瓦斯气体浓度密切相关,所以,对CH4风电闭锁控制、超限声光报警等方面的应用较为关键[1]。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构建乃至正常运行离不开矿井采煤、掘进工作面实时位置而开展的活化处理,这一过程是以平面图为基本参照的,通过收集反馈数据实时了解矿下工作进度,从而掌握诸如瓦斯浓度、分布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以便开展分析与评价、预测乃至预警等工作。
2.2矿压监测系统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和强度增加,冲击矿压已成为引发煤矿重大灾害主要因素之一。该系统主要由GZY20矿用本安型钻孔应力传感器、矿用本安型监测主站、数据采集器、传输接口、计算机及配套软件等组成。实时监测井下岩层内部应力变化,并能够现场显示和超限报警;地面计算机系统实时动态显示监测参数,出现异常可以实时报警;监测数据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综合分析、显示;网络用户可通过web访问模式实现数据库信息共享。
2.3自动化监控和智能监控的运用
现代煤矿矿井的自动化监管系统,是以以太网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自动化网络平台,通过工业以太网把各个矿井的自动化监管和控制系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高速统一的网络结构。自动化监管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组成构成,分别是设备层、信息层和控制层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可以有效的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精准性,进而对煤矿实现高度的监控和智能控制,有利于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视觉采集技术的运用
现代煤矿中的计算机智能监控系统需要运用视觉采集技术,通过视觉采集技术来对煤矿运行的视频信息进行采集,进而实现对现代煤矿的实时监控和统一管理。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的设备来代替人眼,对煤矿运行系统的进行观察,并把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进而转化为数据信息。计算机的视觉技术有利于对图像信息的准确获取,方便了计算机智能监控系统的监测。视觉采集技术主要由监测模块、物体模块和环境模块等组成部分构成的。
3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要求
3.1注重整体运营模式
煤矿机电一体化要应用新技术,使其他技术与新技术一起协同作用,发挥整个系统的最大作用。比如,在进行主通风机运转时,要结合设备综合性处理数据结果,监测运行中的通风机风量、压力、电机轴承温度,保证煤矿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发挥出信息化处理的功能。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施过程中,要创新优化计算机技术,充分发挥自动化处理能力,强化综合管理,以提高机电一体化的整体性能。
3.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结合的现代工业技术。由于近年来我国的煤炭产量不断增加,所以,在开采过程中对煤矿开采设备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耐用度等标准越来越高。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必须引入先进技术来改善开采方式。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效地降低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难度,有利于提升开采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和保证人员安全。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是煤矿开采业今后发展扩大的重要途径。
3.3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1)计算机图形显示。具体的显示内容主要包括矿井通风与通风系统。并且要在各种类型的图上,标明风流的方向和风量的分配等相关内容,以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进而更加方便及时地进行管理。2)建立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包括通风机运行和设备运行的情况等内容。对于通风设施来说,主要包括风门和风桥等密封构件被损坏的情况,也包括通风机的运行数据等,还包含设备库存,比如库存数量、使用和检修情况等;主通风机的运转包括风量、效率等数据。3)通风管理制度及执行记录。要想更加方便地查询数据,需要收集时做好分类工作,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确保查询的效率和准确性。4)提供通风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信息。在建立通风管理系统时,要将各人员的信息提交到计算机中,与通风信息共同存储和管理,实现网络信息共享,为决策人员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重要问题。构建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为矿井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也保护矿工的人生安全。通过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达到管理规范,责任明确,自动办公,统揽全局的目标。同时,通过专业软件实时对矿井数据信息的计算处理实现信息共享提升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矿井生产技术资料提高精确性,全面提高矿井技术水平,为矿井的采掘作业提供技术保障,达到建设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建平.计算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
[2]郭爱莲.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2011(09).
[3]牟剑伟.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2(07).
论文作者:赵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煤矿论文; 矿井论文; 技术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通风机论文; 计算机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