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化产业概念的新视角--兼论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特征_文化事业论文

解读文化产业概念的新视角--兼论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特征_文化事业论文

解读文化产业概念的新视角——论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产业论文,基本特征论文,概念论文,两个论文,新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在关于文化产业概念的诸多定义中,有两类定义方法是不科学的,即:按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劳动性质进行定义;按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产品性质进行定义。这两种定义方法的问题是,没有真正抓住文化产业的时代特征和深刻内涵,因而不能科学解读文化产业概念。当今时代,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已经在较高层次上出现了汇流趋势,其严格的界线已经开始消除,经济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这种定义方法来解读文化产业概念,不可能深刻理解文化产业的科学内涵。而不能对文化产业概念进行科学解读,也就不能对文化产业的行业范围进行科学划分,同时也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措施。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一种全新的财富创造方式,有着自己特定的运行规律和科学内涵。准确理解文化产业概念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文化供给的市场化营销

准确理解“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必须从文化供给的角度强调文化的产业性质,也就是说,“文化产业”首先是产业,然后是产业结构分类中的一个行业领域。

产业的基本特征是:产品的标准化批量制造和市场化营销分配。产业的结构是由不同的行业领域构成的,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中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行业领域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就是现代社会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新的产业行业领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我国文化产业规划研究课题组的《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所称的文化产业,是指文化部门所管理和指导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1](P99-100)这两个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是在内涵上却是基本一致的,其中都特别强调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经营性,或者称市场化的营销分配,这也说明文化产品的供给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这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不具备这个基本特征就不能称之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不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而是受制于社会的客观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应该看到,文化生产早已有之,但是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生产始终处于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状态,文化产品的供给与服务也是以自给自足、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产业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市场经济机制的强大推动力,不仅不断地深化着产业的内涵,而且也不断地扩大着产业的外延。文化生产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是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

文化产业的诞生是文化生产引入市场经济机制的结果,并不是说文化产业诞生后的所有文化生产都必须产业化。能够和应该产业化的文化生产属于文化产业,不能够和不应该产业化的文化生产则属于文化事业。文化事业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事业涵盖了文化产业;狭义的文化事业是相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的,指国家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的文化生产和无偿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事业。文化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那些市场机制不灵或不能正确发挥作用的文化领域,只能靠国家兴办文化事业予以支持和保障,这是任何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文化产业诞生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需要进一步得到发展,两者相得益彰,而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二、文化需求的享受型消费

文化产品与服务不能够市场化营销分配的产业就不能算作文化产业,那么,能够市场化营销分配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就一定都是文化产业吗?当然不是!要想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科学内涵,还必须进一步弄清楚文化产品与服务中的文化涵义是什么。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文化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及其成果,其基本要素包括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道德规范四个方面。作为文化成果,有些可以独立存在,如文学艺术、图书报刊、影视戏剧等,有些则体现在经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体现在经济中的意识形态是经济文化,体现在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体现在民族生活习惯方面的意识形态则是民族习俗文化。我们不能把与意识形态有关系的一切生产都称作文化生产,只能把文化成果可以独立存在的生产活动称作文化生产。属于文化生产活动的范围很广,包括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文化生产活动都当成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崛起的产业行业,有其特定的行业范围。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文化生产活动都当作文化产业,就无法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独特的运行规律。

文化产业属于文化生产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分文化生产活动中哪些属于文化产业,还必须从文化需求的角度深入研究人们的文化消费结构。文化消费需求是用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消费,按照文化消费的效用进行分类,人们的文化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三个层次构成。生存型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最低精神需要的消费,如必不可少的学习、研究和娱乐等;发展型消费是为了不断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的消费,如科技、教育等;享受型消费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消费,如表演艺术、报刊出版、广播影视、旅游娱乐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型、发展型和享受型文化消费都会不断扩大消费的绝对数量。但是,生存型消费需求是有限度的;发展型消费需求虽然从长远来看是无限度的,但从一定时期的社会需要程度来说,又是有限度的;由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此假定不受任何客观消费条件限制,享受型消费需求则是无限度的。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中新崛起的产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消费决定生产的原理进行分析,文化产业的崛起毫无疑问是由享受型文化消费决定或推动的。文化产业的产品与服务消费属于享受型消费,对于人的需要程度来说,不如生存型和发展型文化消费那么迫切,那么不可或缺,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引致消费,也就是说这种消费是依存于收入的消费,在收入已经能够满足生存型消费最低需要和发展型消费基本需要的情况下,收入增加则消费增加,收入减少则消费减少。从消费与生产的函数关系来分析,假定享受型文化消费者能够完全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消费,那么,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决定生产,也可以说社会的享受型文化总生产规模取决于社会的享受型文化消费总需求。享受型文化消费与生产的函数关系成正比,消费增加则生产增加,消费减少则生产减少。文化产业的诞生正是享受型文化消费拉动文化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结果。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水平时,文化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开始进入明显提高的阶段;人均年收入超过3000美元之后,消费就会出现“脱物化”的倾向,人们开始出现普遍的文化娱乐和旅游动机。

由上,我们对文化产业两个基本特征的分析,可以给出文化产业概念的完整定义:市场化营销分配享受型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产业。

三、把握两个基本特征的重要意义

第一,把握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可以对文化产业的行业范围进行比较科学的划分。目前,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行业范围划分标准很不一致,甚至差距很大,直接影响着各国的文化产业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矫正认识,形成共识,统一标准,和谐交往,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以文化产业的这两个基本特征为理论依据来划分文化产业的行业范围,更具有科学性,容易得到认同。

根据文化产业这两个基本特征,我国的文化产业行业范围应该主要包括表演艺术、报刊出版、广播影视、旅游娱乐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的供给和需求虽然并不完全属于文化产业,但是都具有供给的市场化营销可能性和需求的享受型消费趋势。作为行业范围划分,不可能苛求于理论依据的至清至纯。在这四个行业领域中,具备了供给的市场化营销和需求的享受型消费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就属于文化产业,不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就不属于文化产业,而属于文化事业。

第二,把握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可以对文化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配置。文化供给的市场化营销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必备特征,并不是说文化资源配置只有市场配置一种。由于文化供给负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责任,文化资源配置也必须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责任出发,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市场配置、计划配置、计划市场配置。

市场配置,是指由市场主体完全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自主投资配置文化资源。其基本特征是,文化生产经营单位为了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按照价格反映的供求关系,各自独立决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文化产品与提供多少服务,并对自己的经营决策承担风险责任。市场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就是要使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进行配置的文化资源,都要进行市场配置。这是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基本方式。

计划配置,是指由国家投资配置文化资源,并且完全由国家直接进行垄断经营管理。其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法则在这里不适用,强调无偿性和社会效益。文化资源的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融的。这种相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而不是界线必须严格分清的板块式相融。至于在哪些文化行业和领域计划配置应该多一些或者少一些,也不是必须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灵活地变动。这是文化事业的资源配置基本方式。

计划市场配置,是指为了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由国家投资配置文化资源,然后按照市场经济法则经营管理。其基本特征是,这种文化资源配置方式负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责任。这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可以共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第三,把握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地确定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是靠享受型消费拉动的产业,因而没有巨大的享受型消费需求,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有较大较快的发展。而受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国内的享受型文化消费需求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较低水平的状态。即使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享受型文化消费需求有了很大提高,相对于世界市场而言,再大的国内市场都是小市场,再大的国内需求也是小需求。而且眼光局限于国内市场,文化生产内容缺乏再创造的想象力,也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按照国际市场需求,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尽快推上国际市场。目前,用外需拉动内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腾飞,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是从封闭保守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转型开始的。实践证明,经济开放是生产力内在要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既然是适应当代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先进的产业,它就必然是更加开放的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乘数效应,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激烈竞争。我国现实经济的发展水平虽然尚不足以形成强势文化产业,但并不等于说中国可以不发展文化产业,或者放慢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恰恰相反,抓住机遇,知难而进,乘势而上,把我国的文化产业作为跨越式发展的新突破口做大做强,必须成为我们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

标签:;  ;  ;  ;  ;  ;  

解读文化产业概念的新视角--兼论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特征_文化事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