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邱冬,姜永继

(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介入科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肿瘤的临床实效。方法:将近6年以来(2012年2月-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动脉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样本。将样本元素随机分为早期组、晚期组,把患者介入栓塞的时间作为研究变量;早期组个体均于发病3d内完成介入栓塞治疗,晚期组则于发病3d后完成相应治疗,将样本个体的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结局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患者完全栓塞率组间差异性显著,早期组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mRS评分及良好率明显优于晚期组,并且早期组动脉瘤破裂患者脑积水、再次破裂、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组;结论:行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肿瘤可有效提升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较晚期介入栓塞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动脉瘤再次破裂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其用于急诊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脑动脉肿瘤;早期介入栓塞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87-02

脑动脉肿瘤的临床症状通常为脑动脉壁呈现瘤状突出,发病的直接诱因为脑动脉内腔的异常性扩大,相关研究对其病理进行了归纳,把个体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异常作为致病的主要诱因,该病有着较大的致残、致死风险,通常情况下,肿瘤破裂的致死率为35.89%,致残率则高达50%,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目前的临床疗法在介入栓塞的时机方面尚存争议,栓塞术作为常用的术式,其创伤小、效率高、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本文对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样本元素随机分为早期组、晚期组,把患者介入栓塞的时间作为研究变量[1]。早期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5岁,平均(52.3±4.1)岁;晚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2、18例;年龄41~73岁,平均(53.0±4.7)岁。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为脑动脉肿瘤,在告知个体研究内容后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在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样本中所有个体均满足行介入栓塞术的基本条件,试验前通过采取临床技术诊断筛查手段对整体容量进行了相应的符合性判断,已将特殊人群患者筛选出去[2]。对样本个体的一般性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动脉肿瘤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常规的救治,先将血压及颅内压控制到正常水平,采取相同的施药方法对其并发症进行预防,及时给予患者进行能量补充,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在栓塞接入的时间方面,发病3d内对早期组个体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均在全麻条件下进行手术;晚期组患者均为发病3d后进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选取相同的措施。

1.3 观察指标

把术后DSA 检查结果作为量化标准,对DSA的水平进行准确诊断,根据栓塞情况,将栓塞程度量化定级,具体分为完全栓塞、不完全栓塞、部分栓塞和栓塞失败。术后3个月随访调查,采用mRS评分量表对患者预后结局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严格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采用0~6分制,其中0分表示患者无症状,6分则表示已死亡,将0~2分作为预后良好,另调查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反应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

结合本次试验研究的具体需求,对数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所以研究数据均应用IBM SPSS 19软件进行分析,对组间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栓塞治疗效果组间比较

对治疗效果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表明,早期组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栓塞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治疗时机的选择临床仍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过早进行栓塞治疗不利于病情的全面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会因症状辨识不全而给患者造成新的病患,不符合临床上辩证施治的基本要求,因此待病情稳定后行栓塞效果更佳;也有学者认为应提前进行栓塞治疗,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病率[5]。本次试验发现,发病3d内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早期组在各项研究指标水平上均优于晚期组,表明早期实施介入栓塞术临床疗效更好,手术安全性较高。

通过回顾分析可知脑动脉瘤破裂再出血高危时期为发病2周内,而血管痉挛常发生于3d~1周,因此对于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应倾向于早确诊与早治疗,其中介入栓塞术也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有效地从根源上阻止再出血的发生,避免脑血管受到血红蛋白刺激而发生局部痉挛并且对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也有显著的预防效果,提高患者术后栓塞效果及生存率。

综上所述,行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可有效提升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较晚期介入栓塞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动脉瘤再次破裂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其用于急诊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坤,孙晓阳.不同时间段介入栓塞治疗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综述,2016,22(16):3293-3296.

[2]张睿,陈灿中.开颅夹闭与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老年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299-300.

[3]丁志强,闫贵国,郭百海,等.不同类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 30(9):86-88.

[4]马强,苗锋,张琪,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7,3(2):72-73.

[5]张茂,陈建龙.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1):2135-2137.

论文作者:邱冬,姜永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邱冬,姜永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