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历史问题_中国近代史论文

如何正确选择历史问题_中国近代史论文

怎样出好历史选择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择题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历史学科的练习和测试中,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题型是选择题。我经常收到一些师生来信,信中列举几道选择题,然后询问正确答案。可我看过这些选择题后,大多数是找不出正确答案的。原因是题出得不科学。因此,我冒出这样一个想法,结合实例来探讨一下,怎样才能出好选择题。目前见到的选择题根据答案可分为两类: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由于多项选择题通过选项组合可以变为单项选择题,所以,我们就以单项选择题为例来探讨,其出发点在于简便。

实例1 在清政府内部“海防”与“塞防”的争论中,双方的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与李鸿章 B.李鸿章与左宗棠

C.李鸿章与曾纪泽 D.左宗棠与曾国藩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B。

看来,命题者将李鸿章视为“海防”派的代表,把“左宗棠”视为“塞防”派的代表,可是这个认识与史实不完全吻合。在“海防”与“塞防”的争论中,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主张放弃新疆,“移西饷以助海防”,他确实是“海防”派的代表;而“塞防”派的代表是湖南巡抚王文韶,他认为当时沙俄威胁最大,主张加强塞防,并且指出:“使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再说曾国藩。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直隶总督曾国藩处理不当,引起人民痛恨。湖南旅京同乡会出于义愤,宣布将曾国藩除名。曾国藩也自称“内疚神明,外惭清议”,处境十分狼狈。不久,清廷将曾国藩调走。1872年3月,他死于南京。由此可见,“海防”与“塞防”之争跟曾国藩关系不大。至于左宗棠,他主张“两者并重”,即“塞防”和“海防”都不应当放弃。根据当时的形势,左宗棠着重批评李鸿章片面强调海防、放弃塞防是“自撤藩篱”的谬见。命题者把左宗棠作为“塞防”派的代表,是对“海防”与“塞防”之争的史实了解不够,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这里应当说明的,教科书的重点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因此,对于“海防”与“塞防”之争只是顺便提到而已,并没有正面论述,如果正面论述这个问题就“超标”了。可见,这里的四个选项可以说没有一个正确的。

实例2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A.征服朝鲜

B.侵略中国

C.称霸世界

D.对抗美国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C。

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即位发表的《天皇御笔信》中就说,“日本乃万国之本”,要“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就得“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在“武国”方针指导下,明治政府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确定其对外扩张侵略分五步走:第一步征服中国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南洋、亚洲乃至全世界。教科书将日本的大陆政策简化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日本的大陆政策是一个完整的、狂妄的侵略计划。它的每一步骤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目的,都与最终目的有关联,单将甲午中日战争与大陆政策的最终目的联系起来欠科学。日本虽然在甲午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并没有灭亡中国,更没有占领南洋,控制亚洲,因此离称霸世界的最终目的还远得很。因而,此题的立意就有问题。另外,从命题技术上看,A征服朝鲜,B侵略中国,C称霸世界,是将教科书对大陆政策简化的三大步骤拆开各自立项,D对抗美国是命题者硬凑的选项,根本没有迷惑性,而且缺乏历史根据。

实例3 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是

A.中英鸦片战争

B.三元里抗英斗争

C.虎门海滩销烟

D.第二次鸦片战争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A。

此题题目文字表述很不严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都存在一定问题。首先从中心词“较量”讲,它可以是军事的,也可以是政治的或经济的。而就参考答案A来看,命题者只把较量局限在军事上,思路太狭隘了。如果学生答C,没有理由认为学生不对。这是此题不严密的第一个表现。其次从选项设计上看,四选一,选择项与干扰项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既然命题者把较量局限在军事上,那么就不应当把虎门海滩销烟作为一个干扰项,因为他属于经济范畴。这是此题不严密的第二个表现。最后从史实上讲,题干的表述是“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这里对“清政府”没加限制,从顺治时期到宣统时期理应都包含在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光指英国,更有不少西方学者认为,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较量是中俄雅克萨之战。它比中英鸦片战争早得多。这是此题不严密的第三个表现。另外,此题设计的选项也有技术上的问题。既然“A中英鸦片战争”出现了,那么,“D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要出现了,因为题目问的是“第一次较量”,D项在这里不起任何作用,它根本没有作迷惑项的资格。

实例4 中国近代化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C。

“近代化”这个概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诸多方面。中国步入近代化门槛是以鸦片战争为契机的。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化。这一过程从量变到质变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已经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标准采取的是时序与专题结合的呈现方式,其中有“近代化的起步”这个专题。在这个专题下,列出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知识点。这一内容设置大概对命题者有误导。人教版教科书在编写过程时注意到“近代化的起步”专题标题与下面开列的知识点不吻合,所以人教版教科书将这个专题标题改为“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起动近代化主要在经济、军事领域,同时涉及教育领域。全面地启动近代化应当是戊戌变法。可见,视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并不合适。

实例5 左宗棠收复新疆,打击的侵略军是

A.阿古柏伪政权军队

B.英国侵略军

C.浩罕国侵略军D.俄国侵略军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A。

此题毛病明显,阿古柏伪政权军队包括浩罕国侵略军和新疆地区的叛国分子组织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又怎能称之为“侵略军”呢,所以参考答案是错的。

实例6 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A.攻占锦州

B.解放徐州

C.解放长春

D.攻克沈阳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D。

此题立意和设问就不对。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解放东北打了许多仗,仅人教版教科书提到的就有攻占锦州、解放长春、攻克沈阳,它们都跟解放东北有关系,怎么能将解放东北全境的功劳只归于攻克沈阳一个战役呢?

实例7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中的“大将”指

A.李鸿章

B.岳飞

C.阿古柏

D.左宗棠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D。

此题的毛病是缺少干扰项。选择题的质量与干扰项关系很大。一般说,干扰项必须与正确项属于同一范畴、具有可比性。好的干扰性与正确项近似,这样才具有迷惑性。不具备迷惑性的干扰项,只能称为“陪衬式”干扰项。“陪衬式”干扰项最多只能有一个,过多了,这个选择题就一定没难度,少味道。此题的三个干扰项:A.李鸿章是海防派,B.岳飞是古代抗金将领,C.阿古柏是侵略者,他们与左宗棠都不属于同一范畴。要选择中国近代的、有爱国行为的官员才可称为同一范畴。如果我们把三个干扰项换成A林则徐、B关天培、C曾纪泽,我觉得就好多了。

实例8 1841年,英国派兵占领了

A.广州

B.香港岛

C.定海

D.香港

给出的参考答案是B。

此题的毛病在于干扰项D包含了正确项B。“香港”名称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最初香港就是指香港岛,后来增加九龙司地方一区,再后来拓展到新界,这样香港指的是香港地区。教科书非常严谨,为了区别香港岛与香港地区,此处特别强调“香港岛”。其实,在学术专著中,香港和香港岛分得不那么清。例如陈旭麓主编的《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讲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就说:“强占香港”。为了避免争执,四个选项相互排斥,不可彼此包容。这是设计选项应当把握的一条原则。

通过上述几个选择题实例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到出好历史选择题的几条经验:

第一,准确把握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这是出好选择题的先决条件。

第二,题目的文字表述必须准确、严谨,题干要能够包得住正确项。

第三,设计的四个选项必须属于同一范畴,而且要尽可能具有迷惑性、排斥性。

第四,“陪衬式”干扰项尽可能不要,实在没有办法,用得越少越好。

标签:;  ;  ;  ;  

如何正确选择历史问题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