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心理影响下的网络影评及其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受众论文,影评论文,心理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和商业文化,力图通过投射在银幕上的画面故事来宣传创作者普适的人生价值观、获取影片的商业利益,受众心理是他们必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①而受众心理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影评表现的,当今最流行的影评形式——网络,自然成了研究电影传播首选题材。网络一方面为观众提供了观看电影的新兴途径,一方面也成为了观影者撰写影评的重要场域。大批热爱电影的人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见解、寻求同道、培育趣味、获取知识,网络使在现实生活中散落的影迷聚合起来成为群体。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需求是一种精神和信息的需要,因而对媒体、传播内容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和理解。本文拟基于受众心理来对网络影评展开剖析与反思。 审美心理及其影评:审美抑或伪美 网络影评中不乏对影片的主题、画面进行的纯审美鉴赏,这类影评追求纯粹的审美愉悦。这种愉悦是无功利性的,它不是满足生理的需要,而是满足一种精神追求;它不是对审美对象的占有,而是一种摆脱了占有欲的心灵状态。“电影美的真谛在于显现生动的形式,不在具体的人和事。当这种形式与我们的生命的形式、生命的节奏、生命的建构相对应时,我们的灵魂深处就会升发出一种激动而美好的情绪。”② 观看一部“美”的影片,这里的“美”不是专指“美好的”,凡是能引起受众的审美感受的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都是审美的来源,尽管它们有可能是“丑”的。不仅唯美的青春爱情片是审美影评的素材,富含暴力元素的惊悚片也是审美影评的素材,《夏天协奏曲》和《罪恶之城》都可以从审美的角度观照。其次是影评作者的先在审美认知结构,如电影受众头脑中没有先在的审美期待心理,再美的电影也引起不了任何情感反应。 优秀的艺术片没有那么夸张的电影特技,也没有那么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而是关注对生命、人性等的深层思考,进而引起受众的共鸣,使欣赏者的主观情绪得以发泄和升华。因而审美主体笔下的影评也充满着影片带来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向欣赏对象移情投入,进入忘我的境界。如时光网上《渺渺——暗恋的夏天》的文章就是一篇典型的审美影评。③《渺渺——暗恋的夏天》故事很简单: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孩小瑷,爱上了从日本来的交换学生渺渺。渺渺爱上了成天挂着大耳机的忧郁男。而忧郁男他的心一直停留在“喜欢的人”小贝死去的那天。影评作者在开头就回首自己青涩的初恋:“过去的某一天,我们遇见了一个人,一个会觉得无法去追求的人,但又是让我们心跳加速的人。”影评强调审美情绪和情感的接受和表达,而丝毫不在意他们谁对谁爱或不爱。能唤起他最深刻共鸣的是暗恋时的种种情绪,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针对其中的某个情节分享自己从中体会到的百味人生。同样是审美,有的影评偏重于理性的接受,如时光网上《〈夺命金〉铸“人间大炮”》的影评从用色、重复、视角、写实四个角度来分析这部影片。④影评中对杜琪峰电影拍摄手段的罗列、拍摄风格的总结,并毫不费力地例举类似风格的导演和相同类型的影片,都显示出作者丰富的观影经历和独具一格的审美趣味。 当下网络影评最大的特征就是文本富有极大自由性,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学术性大幅降低,亲民性为人推崇。影评的姿态仿佛从昔日枯燥乏味的论文摇身一变成为供人欣赏愉悦的美文和杂记。于是,影评的参与传播范围扩大了;于是,影评的目的不再单一地指向“评论”,而是向多元发展,譬如审美、商业牟利、个人名利等。一旦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变身后影评的审美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 黑格尔说:“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⑤网络影评虽然没有被正式纳入正统文学艺术内,但也具有文学艺术的一般特征,尤其是文学的审美性。一篇具有审美价值的影评应该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符合真的标准,然后强调影评的“自为”性,即不是出于其他的现实利害因素而为之。当下影评中有很多“他为”例子。一个人在一部电影公映以前就写好了悬若长河的影评供看官们在网上欣赏,无非两种情况:要么是商家利使的特殊宣传,要么是个人谋求网络人气。还有的影评干脆来个“剧透”,以夸张的标题引人点击,待草草介绍剧情、吊足观众胃口之后戛然而止,让你为了满足好奇心不得不一睹为快。当我们津津乐道于作者的犀利文笔时,不觉已然被商家的宣传侵蚀。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中,所有的传播活动都发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它们会受制于政治与经济的结构性制约力量,这种制约性或有形或无形地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显然,这就是现代商业社会的潜规则:在经济利益的感召下,形形色色的事物竞相进入商业漩涡。这样看来,网络影评看似娱乐、颠覆;实则已很快成为一种营销手段和生产方式。网络影评写作越来越带有强烈的出名与牟利的动机,甚至盼望商业资本对其进行收编,主体的能动性便被消费主义文化无形且无情地消解了。在商业资本主宰的语境中,它们立即成了机构牟利的工具。既然已“失真”,影评的审美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挑剔心理及其影评:挑剔抑或暴力 哈贝马斯曾有这样的论断:随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批判意识就会逐渐转化为消费观念,公众分裂成没有公开批判意识的少数专家和公共接受的消费大众。⑥但哈贝马斯又认为,“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这一发展线索的论断还是过于简略。因为这过分消极地判断了大众的抵制能力和批判潜能。 广大公众参与网络影评本身就是摆脱单一、失衡的电影评论生态空间的革命性一步,它对构筑一个复杂、多元的生态结构有着特殊意义。这不仅表现为评论主体内在结构的调整,更表现在评论主体具有的抵制能力和批判潜能,它强调对欣赏对象进行取舍,尤其是呼吁以批判的方式抨击电影的矫情,揭示艺术的痈疽。虽然网络影评的作者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批评家,其人格素质、艺术素质、理论素质都达不到一个专业批评家的水平,但是两者对影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苛求态度是相通的,与其说“批评”,还不如“挑剔”更为恰当。 挑剔影评主要出于以下三种原因:一是观影者基于原有审美经验图式,对某一部作品或者某一类型(或题材)的作品非常赞赏,看到其“续集”或类似作品就不由自主地进行比较。例如,有人质疑《渺渺——暗恋的夏天》是否有模仿《蓝色大门》的嫌疑,认为《蓝色大门》只是台湾才能拍出来的一个类型的青春片的优质之作,后面的一打作品:《盛夏光年》《乱青春》或是《渺渺——暗恋的夏天》,都可以看作是这样类型之作的范本,与原本还是有差距的。二是观影者对一种类型的影片长期关注产生审美疲劳、厌恶感,所以对同类型的影片产生排斥。如有人对《终极悍将》的评价就认为本片明显借鉴了黑泽明的经典影片《用心棒》,终究不能掩盖其三流作品的命运。三是为了挑剔而挑剔,其目的是显示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分裂的高手:从〈龙门飞甲〉到〈三体〉》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⑦就文章内容而言,《龙门飞甲》只是作者写作的引子,挑剔《龙门飞甲》“前面尚可,后面崩溃”只是为了将论述主题的展开,文中更多的是例举很多同类型的电影加以对比分析。从影评文章来看,作者渴望读者了解、认可他的观点,更说明了作者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挑剔心理影响下的影评,反映了现代电影受众的观影感受日趋理性化、观影水平日趋提高,大众的艺术品味不断提升以及他们对电影艺术的高质量要求。有人面对一部好的电影实际上内心已经十分满足了,评分时却不给满分,声称是“期待进一步精彩”。这说明,受众的挑剔不仅影响电影的票房和商业效益会促进电影生产向着受众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进入了丹尼尔所谓的“经济逐步转向生产由文化所展示的生活方式。”⑧ 网络媒介带来了网络影评与传统影评截然不同的话语特征。直接性、匿名性、互动性、时效性使得网络影评表现得非常自由,篇幅上可长可短,内容上可粗可细,风格上可感性可理性,或者爱憎分明,或者一针见血,或者不着边际。一些人为了在海量的信息中突出自己的影评,力图吸引影评受众的眼球,就使用夸张、炫目的标题引人点击,引来众人围观,而实际内容却与标题联系不大。一些人更是将流行的网络语言甚至粗鄙的大众语言堂而皇之地植入影评之中。在一些挑剔性的影评中,讽刺调侃的话和平民戏谑式的诟骂挑战了传统的严肃批评,而“烂片”“不入流”“纯粹广告片”之类的评论则充分显示了网络影评的非理性和暴力性。 网络影评暴力话语的出现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人有各种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比较高级的需要。观影过程(或阅读过程)已经实现了审美需要,要进一步实现下一个需要——实现自我,就需要表现自我的独立精神,以区别于其他。在纸质影评的时代,大众的影评是“不入流”的,影评是专业人士的舞台,大众只得闭口缄默。网络时代的来临,受众的话语权终于得到了释放,通过网络影评“自炫”已然成为一种时尚,渐渐造成网络影评暴力话语的出现。 然而,当代网络影评最让人担忧的不是暴力话语问题,而是“话语是否独立、是否出自内心、是否被操控或是盲从,或许更值得警惕的是媒介资本的话语收买”⑨。当下的很多网络影评是与制片方合谋的宣传影评,以此谋求电影的高票房。不可否认,好的网络口碑确实能提高观众对电影的期待指数,甚至反过来促进电影的生产。但是一部电影如果在网上炒得热火朝天,但与实际情况却差距甚大,只会招来一浪高过一浪的骂名。再加上大量跟风、盲从、被煽动之语,非理性、伪个性的网络暴力话语就会大量出现,因此,真正的独立受众在电影文化交流中是至关重要的。 自炫心理及其影评:自炫抑或自恋 炫耀是看到我或我们的事物比别人好的满足感的张扬,甚至是以挑衅的方式向外宣示的行为。一般来说,不仅人,而且其他动物,都会在自己的存在中表现自己,也就是所谓的“自我表现”(或曰“自我炫耀”);只不过,人与其他动物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他动物只是出于“自然本能”从事自我表现,人却还可以出于“自我意识”从事自我表现。⑩据说,只有通过自我表现确立了自我认同之后,人的自我意识才会感到安心惬意、自在舒服,才会觉得自己有了“身份”,否则只会陷入无止境的焦虑烦恼、躁动分裂,乃至精神病的状态。在现代社会里,基于自我意识的自我表现往往被看成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至于今天人们自觉投身到时尚潮流中去的最根本动机,当然更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潜藏的那种渴望以“美”的方式实现自我表现、达成自我炫耀的自我意识,或曰“自炫”意识。 网络传播赋予了受众更广阔的话语空间,给网络影评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便捷的环境,再加之网络与电影元素的结合本身具有大众性、多元性,表现个人真实存在、反映个体独立意识的网络影评应运而生。因此,网络影评在某种意义上是电影受众以某一部影片为中介来表现“自我意识”的载体。“每个人都会发自本性地喜爱自己的美,试图通过新颖流行的行为方式,充分炫耀自己的某些本质力量,尤其是自己在肉身感性方面的某些优势因素,并由此获得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那里很难获得的愉悦体验。”(11)如有些影评从标题即可显示出作者对影片的独到眼光,如《〈夺命金〉:依然杜琪峰的香港制造》《〈渺渺〉:为逝去的青春和爱情造像》《〈我愿意〉:注水的〈单身男女〉》等影评就是如此。 当然,网民们对一部电影的看法有极大的分歧。比如,某影评人说《夺命金》将时下的金融危机与杜琪峰一贯的“黑帮元素”进行了一番游刃有余的嫁接,并冠之以杜氏电影特有的黑色幽默,艺术地反映现实、戏谑地揭示人性,具备了批判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特点,使它成为“杜琪峰近年来最得力的作品”;而有的影评人则称《夺命金》是比较令人失望的,因为在创意方面,杜琪峰和他的银河映像团队最近一直都没有给人带来什么惊喜,无论是电影语言、演员的表演方式甚至还有风格都有以前作品的影子,不解杜琪峰所谓“转型”从何而来;还有的影评人甚至根本没看懂电影前半段的插叙手法,就干脆说该片不好而评低分。 事实上,当代的中国电影市场到了一个工业化制作时期,没有一部电影好到登峰造极,也没有一部电影坏到一败涂地。眼下网络影评日渐成为一种时尚,时髦的影评人们在茫茫网海中除了追求精神娱乐之外还在寻求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实现的身份认同。因为普通人在生活中普遍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很多人缺少一种自我表现的平台,所以他们渴望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炫耀自己独特的思想感受,甚至不惜走向“浮夸”。 影评作为一种时尚,是大众情感的自炫。但是如果自我炫耀过度,则很可能发展成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误区——自恋。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在儿童的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个“自恋”的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儿童特别关注自身,把自身而不是外物看成是获得愉悦感的一大来源,尤其表现在他们吮吸手指的行为上。网络影评也存在这种“自恋”现象:影评人并非在影评中展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找到了影片的人性价值,而是仅仅把撰写影评作为确证“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获得愉悦快感的主要来源。他写影评既不是出于审美需要,也不是表现对电影的不满,更不是跟风从众,而仅仅把它作为表达自己的方式。影评《〈小红帽〉——我的名字叫红》就是作者看了电影《小红帽》,结合自己阅读经验,把自己的观影感受用《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视角写出来的。“谨以此文表示我对奥尔罕·帕慕克的深爱,感谢他在我成长过程中用他的每一篇文字指引我,使我不再彷徨、孤独,并帮助我成为今天的我,让我懂得如何选择日后自己的形象。”(12) “自恋”心理其实是“自炫”心理或“自我表现”意识的一种体现,不过却是一种具有扭曲性或异化性的体现。它不是旨在炫耀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自我、本来自我,而是旨在炫耀一个人心目中的想象自我、理想自我,这在本质上使它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自炫”本性,有可能产生某些负面影响。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水仙神纳西索斯那样,对自己的英俊长相如醉如痴,以致在自恋情结中深情地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终形销骨立、憔悴而死。 科林伍德认为,“当娱乐从人的能量储存中借出的数目过大,因而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无法偿付时,娱乐对实际生活就成了一种危险。当这种情况达到危险顶点时,实际生活或‘真实’的生活在情感上就破产了。”(13)这种自恋膨胀的后果则是“精神上出现了疾病,它的症状就是无止境地渴求娱乐,并且完全丧失了对实际生活事务、对日常生机和社会义务都是必要的工作的兴趣和能力。”(14)可以说,自恋影评会使作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进而影响其正常的日常生活,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从众心理及其影评:精英抑或大众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行为和现象,它指的是“在社会交往中于知觉、判断、信仰、行为等方面作出与集体与众人一致反映的心理倾向。”(15)在影视及影评接受活动中,从众心理常常表现为:因为多数人都看过某部影视作品,一些人也会受到影响去选择观看;多数人都说某部影视剧好看,一些人也会放弃自己原来的观感随声附和说好;众人公认某部作品是名著,一些人为了抬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或增加谈资、不愿意被人小视,也跟风观看等。心理学家认为,产生从众动机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类普遍存在的对集体和多数人行为的信任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偏离的恐惧。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与群体保持一致时会产生一种安全感,群体才会喜欢他、接纳他和奖励他;与群体不一致时会产生不安感,害怕遭到群体的讨厌、驱逐和惩罚。 一般而言,人们在观看电影之前总是有所选择。如果人们决定进电影院看电影,那么,他们首先会考虑是否值得花上几十块钱坐在电影院两个小时,而且,人们看哪一部首映的电影或许主要取决于影片的官方宣传,但如果人们直接在网上观影的话(网上能看到的影片一般是公映过后的),人们选择的标准则大大受该片的影评的影响,既而观影过后又有新的影评产生,如此循环促进新的一轮观影活动。 在各大门户网的电影版往往有“最新电影”、“最热电影”的醒目大标题,紧跟在片名之后的是网民的评分。Mtime网站提出“选电影、看评分,拥有好时光”的口号,倡导以简易操作的评分形式反映观众对一部影片的喜好评判,并用评分结果表达自己的意见。早在网络影评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有人对影评对受众的观影影响作过问卷调查。据资料显示,在观影前后,分别有54.67%和61.33%的受访者会浏览论坛或博客中的影评,或查找电影信息,寻求审美指导;有56%的人表示这些影评会影响自己对某部电影的喜好和评价。(16)如2011年的电影《失恋33天》是国产电影票房的一匹黑马,Mtime上的影评有2000多次和157条回复评论。很多人被评者“强悍”的文字征服了,都表示一定要去看看那部电影、非常期待电影、期待文章饰演的王小贱。这些影评和微影评确实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使观众不得不走进影院或打开电脑享受女主从失恋到走出失恋阴影获得另一段幸福的33天。 受众往往不能准确地判断一部的电影的好坏,这不仅表现在观影前的“从众”行为,也表现在观影后的“从众”行为。对一部融入了导演的很多艺术手法的电影,虽是阳春白雪但很有可能曲高和寡,普通的观众们无法理解导演的匠心独运。比如,前面提到的《夺命金》,有些人不明白其叙事手法所以评了低分,有些人看到低分就首先在心里造成了一种不好的先在印象,自然而然地也评了低分,这样《夺命金》的整体评分就不高,与其艺术价值成反比。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渺渺——暗恋的夏天》《月满轩尼诗》这类的文艺片也是索然无味的。而意识流叙事电影《东邪西毒》却获得大多数观众的好评,大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它获得过众多奖项,对观众的评价有潜在的引导作用。即使有人看不懂情节,也会从演员、画面、寓意等方面说服自己“这的确是一部好片子”,以此掩饰自己的无知和故作高深。对于不太出名的电影,观众的影评反而会更加真实。 以网络论坛、博客为载体的网络影评是民间影评的新形式,是近年来大众影评在中国崛起的表征,它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空间,承载着更多普通观众的欣赏品味和价值取向。显而易见,网络影评因其发布门槛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突出的市民性,又因网民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导致影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情况时有出现,但是却反映了大众的批评意见。有些电影甚至因为大众批评的追捧而一跃成为“经典”,或者他们本身是有待发掘的“经典”,这也值得我们反思。 蒂博代曾将批评分为三种:“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有学者曾将大众影评归为“自发批评”或“有教养者的批评”(17)。然而,“有教养者”是大众的真实代表吗?换句话说,网络批评具有的是大众性还是精英性?从受众接受角度来看,在不同的先有接受图式的影响下,不同接受水平的受众会对一部电影、一篇影评做出不同的回应。所以,有的影评是长篇大论地对电影的镜头语言、拍摄环境、画面和谐等方面高谈阔论,有的影评只是简单几句话的情感体验,甚至有的影评仅仅是一个数字、一个表情。整体而言,网络影评高谈阔论少、只言片语多,艺术欣赏少、娱乐闲聊多,真正的“有教养者”只在少数。多数好的影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一部好的影片,因为没有人乐意为一部“烂片”写影评,当然不能排除那些专门抨击“烂片”的专业型批评人才。不管电影好或不好,都是电影制作者的艺术结晶,受众的审美对象始终是少数艺术家的本质力量,不是自己的本质力量,网络影评人不是自视甚高的设计师,只是默默无闻的参与者。所以,从人性本位而言,网络影评无疑持有“大众性”的身份证。 网络影评是普遍性地以“大众”为本,或者说是以“大众性”作为自己存在的终极本根,所以电影文化必须服务于大众生活、满足大众需要、实现大众愿望;否则,一旦不能吸引大众的参与,就无法维系自己的存在。很少有人知道上世纪的经典影片《滑铁卢桥》是由于受众的积极反响而改名为富有诗意的名字《魂断蓝桥》。受众们对影片的积极反馈方式升级到网络影评,这无疑给电影制作商提供了一个风向标,受众的炫美需要、心理诉求、趣味喜好、主体角色无一例外地反映到影评中。也许多数人带有赞赏目光的网络影评成就了一部“经典”影片,也许下一部“经典”电影就在众说纷纭的网络影评中静静酝酿。 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只有“真”的影评才有“美”的价值可言,审美影评只有遵循“自为”之道才能避免沦落商业手段;作为电影受众的影评人不能一味炫耀自己的独立存在而滥用话语暴力,而要坚持自己独立的批评原则;影评受众不能盲目跟风起哄,使原本简单真诚的电影交流变得虚有其形。网络影评不能在学术知识上与专业影评一较高下,而应当成为广大受众对话的公共领域和话语空间。 注释: ①影评的“受众”不同于我们平常阅读中的“观众”,它更强调互动性。本文关于受众心理的分析参考了麦奎尔的《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但更多是针对全媒体时代的网络影评现象而进行的概括和提炼。 ②宋家玲、宋素丽:《影视艺术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6页。 ③《渺渺——暗恋的夏天》,时光网,http://i.mtime.com/karly/blog/1737661/. ④《〈夺命金〉铸“人间大炮”》,时光网,http://i.mtime.com/fjs/blog/7280355/. ⑤[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35页。 ⑥[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88-200页。 ⑦《分裂的高手:从〈龙门飞甲〉到〈三体〉》,时光网,http://i.mtime.com/wzcjojo/blog/7329127/. ⑧[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35页。 ⑨唐宏峰:《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 ⑩刘清平:《时尚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11)刘清平:《时尚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12)《〈小红帽〉——我的名字叫红》,时光网,http://i.mtime.com/loewi/blog/7323597/. (13)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14)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15)鲁枢元:《文艺心理学大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5页。 (16)李建强、吉莉:《网络影评态势扫描》,《电影艺术》2006年第6期。 (17)参见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三联书店,2002年;曾军:《大众影评的崛起及其问题》,《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受众心理影响下的网络电影评论及其反思_夺命金论文
受众心理影响下的网络电影评论及其反思_夺命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