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 731700
摘 要: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自主性。
关键词:小学作文 创造性思维 策略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作文教学中不重视对于学生写作信心的培养。在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写作的信心,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切身经历,不在意所描写的人和事的真实性。因此,在小学作文中存在着大量的抄袭现象,并且教师们看到那种“好”的文章就表扬、宣读,这样严重打击了那些用真实情感和经历写作文的学生的自信心。
2.小学生的经历较浅,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常常出现脑袋空空、缺乏写作的内容等问题,这说明小学生存在着“欲言无物”“有物不会言”的心理障碍。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单调,缺乏经历,没有很好地观察生活的能力,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脑中没有积蓄写作的素材。
3.教学者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没有足够重视。小学作文教学真正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全面提高其听、说、读、写的能力。许多教育者因为作文教学难见成效,不好教育,因此只是采用一种模板式的教育方式,使得作文教学乏味,学生被动,缺乏写作的热情。有的甚至把作文课改成其他课程,使得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文成绩都整体降低。
二、如何提高小学作文的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的第一学段(1-2年级)是写对话,第二学段(3-4年级)是正式写作文的启蒙阶段,第三学段(5-6年级)是习作。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从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做起。因为只有把话说对、说好,才能写出句子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中年级学生以观察作文为主。教师可着重安排对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训练,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借此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从高年级开始,要以学生的抽象思维为培养重点,其习作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有明确表达需要的实用型作文。教师可根据社会、家庭中人际交往的需要确定各种有趣的主题,让学生写目的明确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2.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及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人们学习和追求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促进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小学生刚刚接触作文,教师要树立他们写作的信心,命题要小而广,多以周围的事物、常发生的情况和接触的情感等来设题。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都要鼓励其用笔写下来,让他们对写作充满兴趣。在修改作文中要挖掘亮点,肯定作文中的优点,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兴趣。此外,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表现能力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习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来提高写作水平。
(1)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积累素材一个有效的手段,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过程,能够通过观察把大量的素材积累在自己的脑海中,需要时可以灵活的应用。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临其境,这样学生就会激发观察的兴趣。
(2)培养临摹的能力。临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在准备动手写作前,可以让学生们翻看一些参考文献,提炼文章中的精髓部分,考虑文章中的布局和脉络,久而久之,就能完善自己的文学功底,眼光渐高。对于一些不熟悉、没经历过的事情可以通过临摹相似文献来达到熟悉、甚至得心应手的地步。当然,这种临摹只是借鉴,教学中要把握相应的尺度。
4.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真实情感。写作中的真情实感一直是作文教学所倡导的,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和情感,文章就会虚伪和空洞。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对于真情实感流露的文章首先都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情,这样也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感情,便于做出正确的引导。
三、重视作文批改
学生做一篇作文所花的力气比抄词写句来得多,因此,对评价作文应该写得更具体化一些。我通常用鼓励性的话语把赞美留给学生,从不吝啬把红浪线多多地留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并让学生朗读老师的评语以及画有红浪线的好词佳句。这样,老师批改的作用充分显现,学生从中收获甚多。
参考文献
[1]曾广胜 浅论小学作文教学[J].教育艺术,2008,(5)。
[2]吴海英 小学作文教学几点建议[J].语文学刊,2007,(1)。
[3]于树漫 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6,(1)。
论文作者:常小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