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桂彬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桂彬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为数不少的工程的施工地点在地质复杂的地区。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养非常密切的关系,还严重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安全和使用安全。文章将从水文地质勘察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出发,详细的分析了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华北地区;对策研究

1水文地质勘察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熟悉地质环境,施工前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有利于掌握施工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情况、气候变化等相关信息,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计划,为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提供基础条件;指导图纸测绘,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可以将真实的施工现场情况反映出来,让图纸的制定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实际施工的需求,保证工程图纸规范化与科学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防范结构病害,严格的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及早发现地下基层可能存在着的病害隐患,以便于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将水文地质对建筑工程的危害降到最低。

2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

2.1地下水的压力的影响

具体来说地下水压了变化会带来一下影响:首先,地下水水位的波动变化还会造成石膏地层、钠盐层的溶解,进而导致建筑主体出现位移的情况;其次,波动的地下水水位会让岩土发生胀缩、变形,如果长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可能会引发地裂等一系列的问题;再次,地下水水位的波动会压密土体,使土体的密度变大;最后,加快建筑材料的腐蚀速度,使建筑体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列如:在太中银铁路施工中,针对铁五院设计牛毛井隧道有没有地下水,以及地下水的确认、出水量计算,连续7天7夜在现场蹲点守候,对这段沉积岩地层,含有石膏,高岭土,泥岩,砂岩等等非常复杂地质情况做出了准确判断,为国家节约投资3个多亿,所以,建筑施工人员根据勘察的结果,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降低地下水压力给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

2.2潜水位上升带来的危害

潜水位的上升主要会对地标建筑有以下几种影响。首先,由于岩土体的力学性能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潜水位的上升会大大提升斜坡、河岸的出现滑移、崩塌的概率,使得岩土的功能受到严重的破坏。其次,潜水位上升可能会增大粉质土或沙质土的含水量,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这就很容易产生管涌、流砂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砂土液化,造成基础工程施工风险进一步上升。再次,当潜水位上升时,易造成工程地基隆起或发生侧移,地基侧移会导致工程主体倾斜,出现墙体破裂;而地基隆起则会导致工程稳固性下降,出现地基上浮。第四,潜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会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水或漏水现象,进而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最后,土壤的化学性质会随着潜水位的上升而发生变化,出现沼泽化等现象,对工程地下结构造成严重腐蚀。

2.3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表建筑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岩土的密度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岩土的密度会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而升高,进一步导致地而坍塌或沉降的情况出现;第二,随着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可以导致建筑工程基础出现地面下降、诱发地裂等非常严重的后果,这给建筑物基层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缩短了建筑物使用年限,影响到建筑物基础稳定性;第三,含盐地层会随着地下水位的波动发生溶解现象,进而使工程主体结构出现位移。第四,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干湿交替,会加快木桩的腐烂程度。同时也会让石膏层、钠盐层的溶解加快,从而导致建筑物出现偏移的情况。地下水位的下降,对地表建筑造成的破坏,轻者造成建筑使用寿命降低,严重者造成建筑物的坍塌。危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工程地质勘察中针对水文地质危害的对策

3.1提高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认识

由于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对建筑物有明显的影响。参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人员必定清楚的认识到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将水文地质勘察看成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现场,尽量收集到全面的水文地质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严格的按照地质勘察工作标准、勘察技术要求等规定去进行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全而的了解和掌握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工作人员也因该不断的提升自我的水平,不断的水文地质勘察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实际水文地质勘察中的问题和危害。

3.2建立健全工程地质勘查制度

工程地质勘查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十分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使用范围越来越大,为了使得复杂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企业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规范体系和制度,确保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及专业性,对合理施工具有一定的保障。建立健全工程地质勘查制度首先要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各个环节及步骤进行规范。施工企业需要让工作人员明白制度的要求,通过制度的形式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而且还可以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效率,保障勘察工作能够取得预想的效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建筑物的质量不会受到水文地质的影响。

3.3加强工程地质勘查中对水文地质评价

首先勘察人员应该清楚的理解地下水状态调查的目的,这样有助于指定科学可行的调查方案;其次,需要对地下水的类型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对地下水位情况进行确定,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变化情况、及地下水腐蚀性进行深入调查,为工程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依据;最后勘察人员应该将所调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为后期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此同时,工程施工人员要站在工程的视角,根据地下水对工程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在不同条件下提出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结语

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地区水文地质的研究,分析其对建筑工程进展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梁靖宇.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6:221-222.

[2]户其霖.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329.

论文作者:王桂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桂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