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 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安全和可行性。方法总结7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患者病情,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的结果,评价其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安全和可行性。结果7例患者经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症状、体征缓解治愈,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盆腔脓肿,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腹腔镜;中药;盆腔脓肿;有效性
盆腔脓肿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多继发于盆腔炎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反复,治疗效果欠佳。黑龙江鸡西中医院自2016.08.-2017.04应用腹腔镜技术联合中药治疗盆腔脓肿7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23-46岁,平均35.5岁已婚6例,未婚1例,但均有性生活史,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下腹痛、畏寒,发热,腹部坠胀感,阴道分泌物增多;体征:体温升高,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急腹症;妇科检查示阴道分泌物增多,多为脓性,宫颈举痛明显,子宫有压痛,盆腔内或附件区可触及痛性包块,边界欠清。妇科彩超提示盆腔内可见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混合性包块,直径为4-12cm不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血液分析,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见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
1.2 手术方法 全麻气管插管后置入腹腔镜探查见:7例患者盆腔内脏器均充血明显,输卵管充血水肿明显,伞端有脓液外渗,大网膜、肠管、子宫附件粘连直肠及乙状结肠壁明显增厚,并包裹成团。术中钝性分离盆腔脏器粘连,抽取脓汁进行培养+药敏,根据患者年龄、对生育要求及病变受累情况采取输卵管造口术或者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72小时后拔管。术中均用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冲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单侧输卵管脓肿2例,单侧输卵管卵巢脓肿4,双侧输卵管脓肿1例。
2 结果
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脓肿病灶切除、切开、抽吸脓液、清理炎症碎片、大量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液冲洗脓腔及盆腔。7例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恢复很快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复发,术后各项检测指标好转。
3 讨论
3.1 盆腔炎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1],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大多数患者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治疗的疗程长,且效果欠佳,容易复发。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是治疗盆腔脓肿的有效手段。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继发切口感染,使切口难以愈合。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技巧的提高。妇科大部分手术都能在腹腔镜下完成,且腹腔镜手术腹壁切口小,对盆腔干扰小,术中视野暴露充分,治疗更彻底有效,肠粘连肠梗阻发生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很大程度上病人易于接受。[2]手术时机选择标准为盆腔脓肿一经明确诊断或急性盆腔炎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肿块加大或有中毒症状,应及时手术排脓[3].
3.2盆腔脓肿术后联合中药,应用口服、外用中药能提高疗效。中医药对盆腔炎症的治疗历史悠久,中医将该病主要病机为湿毒入侵,气血阻滞,湿毒淤血互结,积于下焦。气机不畅,血行不利,故治疗当扶持正气,行气血,清湿热,祛我见秽浊,使积脓消散。败酱草,大血藤、透骨草、地丁等中药有清热利湿、活血化淤作用,中药保留灌肠,通过肠壁半透膜的渗透被盆腔内吸收,使药物直接达到病灶,发挥散结逐瘀排毒作用。[4]有效地改善了预后。
总而言之,盆腔脓肿一经明确诊断或经积极抗感染治疗48-72小时病情无好转,应主张腹腔镜探查。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安全有效,术后辅助中药保留灌肠,疗效满意,不易复发。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主要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于未孕患者尤为适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实为(标、本)兼治,确保疗效,促进生育。
参考文献:
[1]李晓筑。妇科急腹症的临床鉴别诊断,实用妇科杂志,2000,16(1);46-47
[2]李荣.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观察[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77-79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15
[4]吴玉兰,郭志强,中医药治疗盆腔脓肿一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6):3.98
论文作者:刘昕秀,孙海霞,闫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盆腔论文; 脓肿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输卵管论文; 疗效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