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九龙县中学 马婵娟
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都少不了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 的第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好的导入情境可以快 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良好的开头就会为整节课奠定成功的基调。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认为创设导入情境是浪费时间,所以不重视课堂导入。殊不知,精彩的导入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当我们走进课堂,开始上课时,首先要创设好开场 情境,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对自己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产生兴趣。成功的导入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课堂导入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敬请商榷。
一、什么是导入教学法
所谓“导入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 主自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导入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导入教学 法”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学社的主体地位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坚 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据学而导,学生以导促学,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在教学环节上,强调课前、课内、课 后的统一,重视预习、复习,使学习过程整体优化。在教学活动中,强调让学生参与全程,师生互动,多项交流,共享集体智慧。
二、导入教学法的意义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导入环节是新授课的首要环节,在整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情感投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导入 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而搭建的桥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互动的教学氛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建和谐的共鸣效果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好的导入环节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活跃学生 思维,从而达到师生和谐交流、情感共鸣的理想境界,从而为提高整个课堂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常用的导入方式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 学生愿意学习,就得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许多老师都有这 样的感觉,在课堂上讨论到课外知识时,学生兴趣十足。我们教师 如果根据这个特点,用故事来引入新课,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例如在作文课《走进四大名著》的时候,我就运用了女娲补天神话故事引入。青少年本来就爱听故事,故事本身就有吸引人的魔力,用故事导入就很容易得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 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营造氛围
在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时,我觉得学生对这首诗很喜欢,主 要是这首诗表达了他们朦胧的爱情观,在朗读比赛的时候,学生也喜欢选择这篇诗。但是,他们仅仅对这首诗的喜爱停留在对爱情表 白上。学生并不能读懂世间爱情的真正含义,所以,我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气氛,把《致橡树》中主人翁的爱情观与传统的爱情观进行比对。
3、设置悬念,整合教学
在导入环节,我们教师巧设环节,适时抓住学生的思绪,引导学生思考。就能让整堂课充满生机与活力,巧妙的转移学生课间散漫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整 合。
4、巧抓文眼,妙射主旨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文眼就是最能反映文章主旨的字眼,它是
课文的灵魂。许多情况下,文眼就体现在课文题目上,与文章的中 心思想紧密相连。教学时,可以据此切入点应用于导入环节当中。 点睛之笔的把握可使导入在和谐融洽的言辞中折射出文章主旨深意。
5、温故知新,新旧结合
将新旧知识合理结合,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学到 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新旧知识的逻辑关系,即新知识 是旧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从而找出新旧知识的交汇点,由旧知识顺 利迁移到新知识上来。我们常用的练习导入、类比旧知识导入都属
于这种导入方法。
5、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是指通过相似的知识,建立不同类型对象之间的
联系的一种方法,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引导学生对 一些特殊的知识进行类比分析得出这些知识相同或相近的另外一 些特殊知识的导入方法。这也是我们教师一种常用的方法。
当然,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悬念设疑法、音乐导入 法、实物导入法,以及教师根据当地的民俗风情导入等等。不够那 种导入方法,都要以生为本,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教师无论以什么形式引 入新课,只要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更好的发挥学生的 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 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导入方法,以激活语文课堂。
论文作者:马婵娟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环节论文; 方法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