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阳明“致良知”论当代人格塑造
刘妮妮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
摘 要: “致良知”作为心学体系的核心,自有其理论意义和价值,并且与我们当今对于人格的塑造也息息相连。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所倡导的意识独立和个性解放,对于当今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格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了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说对人格塑造的启示作为主要研究思路,分别从王阳明生平简介及心学概述、“致良知”思想的发展历程和“致良知”对当代人格塑造的启发共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致良知;心学;人格;启示
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人,一心求问圣学之道,因此,小时候曾经痴迷于朱子之学,与好友一起格竹子,格竹不成,反倒染上一身病。从此以后,他对朱子学说产生了质疑,并重新思考圣学的宗旨。通过大量的实践与思考,王阳明吸收了陆九渊心学的合理内涵,最后成为了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形成了自己一套完备的心学思想体系。回顾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的创立,无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而且还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我们当代人格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下将分而述之。
产业扶贫是我国长期扶贫开发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专项扶贫开发模式之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利器。然而,总结各地产业扶贫实践,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我们要基于问题导向,更好处理三种关系,以发挥产业扶贫的更大效力。
一、王阳明生平简介及心学概述
1.王阳明生平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原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出生于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余姚,王氏先祖书香传家,家族训诫渊源深厚。王阳明少受儒家教育熏陶,从小立志“做圣人”,熟读程朱理学,“日则随众课业,夜则收取诸经子史读之,多至夜分”[1]1620,学业日长,20岁即中举。弘治十二年 (1499),王阳明参加礼部会试,获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第二年任山东乡试主考官。
正德元年(1506),刘瑾专权,矫诏逮捕南京戴铣等,王阳明时任兵部主事,“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2]5150龙场,今贵州修文县治。“正德五年(1510),刘瑾伏诛,先生升任江西庐陵知县,继而升南京刑部四川司主事。后又调吏部验封司清司主事。此后屡次升迁,历任文选清司员外郎,南京太仆寺少卿,后改鸿胪寺卿。”[3]003
2.王阳明心学概述
阳明心学的思想内核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王阳明认为,“心即理”是自然的道理。理就是心,有其心始可以言其理,无其心便不可言其理。在知行合一上,王阳明常用主意与工夫这两个概念来概括知与行的关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行”实际上包括了观念层面上的和实践层面上的行,即 “知”是观念意义上的“行”,“行”是实践意义上的行,“行”具有双重内涵。
随着来华学医留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培养出优秀的医学留学生关系到我国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亲华友好国际友人重要力量的发展,也是提高我国医学院校国际知名度的有效途径。留学生辅导员担负着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留学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组建和发展一支稳定、具备过硬业务能力、高素质的医学留学生辅导员队伍,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从国家、学校和辅导员自身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和挑战。在当今社会之中,人们的人格正在受到不断的侵蚀,人们的道德意识逐渐在被各种物质欲望所吞噬。许多人逐渐沉溺于对物质和精神欲望的过度奢求,比如嗜烟、酗酒和好名牌以及陷于游戏所带来的精神快感等。如果人们随之任意发展,那么人们的道德本心即良知会逐渐泯灭,从而整个人会变得庸俗、暴躁、无礼和傲慢,从而失去判断是非的道德能力。
良知是王阳明学说的中心,正如他自己所说:“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1]787良知就是天理,就是“心”,是宇宙的本体。从逻辑上说,既然良知是宇宙的本体,当然也就是认识的对象,是认识的本体。在其内容上,“天理”也就是封建道德准则,那么良知自然也就是道德本体。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出,王阳明的宇宙观、认识论和道德论之间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二、“致良知”思想的发展历程
1.良知
在阳明心学中,良知具有形上意义,它既可以是宇宙的本体,也可以是认识的本体,同时还可以是道德的本体。良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范畴,首见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4]295太虚法师说:“良知一名,本于孟子;但孟子良知、良能并称,王子则总握其枢纽于良知,而良能即摄赞良知之内,故即知即行,彻里彻表。”[5]1117太虚法师这一精准的判断,对孟子的良知良能与阳明良知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了很独到的把握。
通过实验发现,46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7.0个月,服用阿帕替尼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1个月,持续服用阿帕替尼在6个月以下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4个月,二者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1,图2。
其中,王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1514年,王阳明在滁州讲学时,再次提出了良知:“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1]262王阳明用“良知”来表达和概括其“心学”最本质的内容,他曾说过,他的“良知”这两个字到了龙场以后,便已开始成为其心学的核心,只是那个时候他点不出这两个字而已,他那时经常与学者说,是费了很多说辞的。今天有幸见到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由此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其思想的集大成者。
2.致良知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扩充自己的良知,并把它推致于事物之间;另一方面则是把良知实在地付诸行动中去。在扩充良知方面,王阳明认为人人具有良知,并且每个人从具有良知到良知的显现,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受到了私欲的蒙蔽。因此,致良知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去除个人的私欲来使良知复明,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良知,推致于事物之间,则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良知与致良知的关系是本体与工夫之辨。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良知被赋予了精神本体的意义,致良知则为“复那本体”的工夫。良知和致良知的关系,就像是本体论与功夫论的关系。王阳明将良知与致良知的关系比作植物之根和人工培灌的关系。他说:“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擁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耳矣。”在此处中,“心”即是指良知的本体,“学”则是指致良知的工夫。植物如果没有根部,那么它则不能生存,但植物离开了后天的培植和灌溉,则它更不能生长。
在把良知实在地付诸于行为中去这方面,首先,王阳明认为人们要不停地用功,持续不断地“克己”。王阳明说:“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无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1]20他认为,人在持续不断的“克己”中,就应该像“走路一般”,在每个具体问题细节中发现“天理之精微”并克服“私欲之细微”,直到达到“克得自己无私可克”。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2D-Cam)(24,4′-bpy)]n薄层色谱对苯磺酸氨氯地平外消旋体的分离研究…………………………………………………… 张 美等(13):1764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良知的,看似没有良知的有些人,只是因为他们的良知被过多的私欲蒙蔽了而已。只要我们能把良知扩充到极致,那么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圣人。那么为什么良知不能全部呈现出来呢?是因为私欲的蒙蔽。因而,要想致良知,就要扩充良知到极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也就是把私欲去除。在王学中,王阳明强调克己之私欲,并不是要求人们完全去除所有的欲望,而是要求人们去除过多的没有必要的欲望。男女衣食之欲,这些满足人们生活基本所需的欲望是不用去除的,这些生活所需的基本欲望反而能维持社会的伦理纲常。人人坚信都有一个良知,我们所做的“恶”都是受我们的过多私欲所指使的。只有觉悟了这一点,我们才会破除“心中贼”,去除心中过多的私欲,扩充自己的良知,从而显现人的道德本心,恢复人之为人应有的精神气质。
三、“致良知”对当代人格塑造的启发
王阳明在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他认为“道即是良知”[6]416,“良知者,心之本体……”[6]244,良知即是道,即是天理,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致良知”。“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在此也。”[6]467每个人都有无暇的本心。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如果人人都能除去自己的过度私欲,从而扩充自己心之本体到达极致,那么他就能成为圣人。因此,人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破除“心中贼”,因为致良知的关键在于去除私欲,由此来使自己的良知得到显现。
1.显现人的道德本心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一个总和,也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与人能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在此文中,笔者更多的是从人的总特征和道德品质含义两方面来展开论述。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它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由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因此,本文主旨是结合“致良知”学说,进一步来论述其对塑造当代人格的启示。
三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提升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不仅要重视学校教育,也要重视就业后的再培训工作。人力资本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会阻止投资效率的降低。
其次,要将穷理与居敬相结合。在穷理与居敬上,朱熹早就认为,居敬和穷理应相互配合,但他认为居敬和穷理是两个独立的方面:居敬是戒慎并且不怠慢,穷理则是对事物的精察而不疏漏。也就是说,居敬是作为一种态度,穷理则是实际地去实践。但王阳明却认为,穷理与居敬应是统一的。他在回答日孚的提问时说:“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天,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亦是穷理。就穷理专一处说,便谓之居敬;就居敬精密处说,便谓之穷理;却不是居敬了便有个心穷理,穷理时便有个心居敬。名虽不同,功夫只是一事。”[1]33他认为居敬即是穷理,他进一步说道,穷理即是尽性,因为性即理也,穷理就是尽性,当然尽性必须穷理,只有穷理才能致良知。
2.由里及外的道德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根本没有把自己的良知到生活中去践行。比如,社会上一些所谓的公益项目,表面上看似是道德的行为,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他们为了做广告的变相行径,其初衷并非是为了真做慈善。所以,王阳明说“言良知则使人尤为易晓”。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理解为,如果言“非良知”,会让人们觉得非常“难晓”呢?
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中,我们可以得知,只扩充人的良知是不够的,“致良知”的根本目的在于人人都能依照自己的良知做事。如果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依照自己的“心之本体”即“良知”,由内而外,毫无虚伪的道德,那么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致良知”,“言良知则使人尤为易晓”。因此,在现实中,要检验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都要看他是否从人的本心出发而做出的行为。
3.培养坚忍不拔的性格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不顺和坎坷,但每个人遇到坎坷时所表现出来的状况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性格是否足够坚定。有些人遇到一些困难,会选择逃避或者自暴自弃,甚至去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些人遇到大一点的坎坷,总以为天要塌下来。回顾王阳明一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不知受到多少磨难,最终他都能坚持下来。自从刘瑾专权以后,由于王阳明抗令欲救南京戴铣等人,刘瑾十分恼怒,对他廷杖四十,并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在去贵州龙场的路上,还不断受到刘瑾派人追杀。最后虽然安全到达了龙场,但那里条件非常艰苦,生活十分困难。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那个时候,他说:“吾一切执念皆可解,唯有生死之执念不可解。”之后,他潜心在龙场悟道,终得圣贤之道的要旨,即圣贤之道,到后来慢慢完善为众所周知的“致良知”说。
仁宗对晏殊的态度,从倚重、信任到心存疑虑,中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事涉“朋党”,乃是问题之关键。晏殊在真宗时以其“慎密”颇受青睐,被任命为“太子舍人”,曾巩在为晏殊的《类要》一书做的序中说道:
王阳明曾说,良知之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因此,当我们每个人遇到不顺和坎坷时,如果心理一旦有一个良知,那么自己心中就等于有了一个标准或信念。“致良知”的过程就是人们为了寻求一个标准或信念而奋斗不止的过程。“致良知”的艰苦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中会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不断地克服困难,坚守自己的本心,最终定会有所收获。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一定不能先放弃。王阳明认为,人到了一定的境界,达到的状态就是本心的呈现,且坚固不动,这不是一种虚幻的状态,而是真实存在的。在经历了种种艰难的磨砺之后,王阳明确信,良知说不仅可以使人达到道德的至善,而且如果依赖“良知”,则人们可以真正达到他们向往已久的‘不动心’的至高境界。
“致良知”说是王阳明自己认为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圣门正法”。在当今比较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冷静思考,需要重新去审视和认真面对王阳明的王学思想,不要一味地加以否定或肯定。在审视王学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要把明以后所有的历史遗留问题都归结为王学的过失,也不要轻易地从唯物或唯心主义来对此界定。王阳明创立学说的本意并不是叫人们去空谈,只是由于后世王学的畸形演变,才导致了人们对王学误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M]. 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张廷玉,等. 明史19-20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 陈恕,编校.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4] 孟子.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太虚法师.太虚大师文钞:初集:第2编[M] .上海:中华书局,1927.
[6] 董治安,张忠纲.传习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615(2019)02-0100-04
DOI: 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19
收稿日期: 2018-11-12
作者简介: 刘妮妮,女,苗族,广西桂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责任编辑:钟昭会)
标签:致良知论文; 心学论文; 人格论文; 启示论文;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