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课堂论文,气氛论文,国外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7)09-0031-06
所谓课堂气氛(classroom atmosphere)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课堂气氛是影响课堂行为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一经形成就会形成一种社会压力(social pressure),从而使置身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其影响。在西方许多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如何形成积极课堂气氛(posi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的研究,并将其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一、目标导向理论
目标导向理论(goal directed theor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德雷克斯(R.Dreikurs)首先提出来的。其基本信念是应该给学生以行为的选择机会,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教师的意愿行事[1]。
(一)基本观点
目标导向理论是一种偏重民主取向的课堂管理理论,它主张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班级常规和奖惩的“逻辑结果”,而且双方都有责任去营造有助于学习的积极课堂气氛。在德雷克斯看来,学生在课堂上之所以会有不良的行为表现,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所选择的行为将会为自己带来社会显著性,即被认可和被重视。德雷克斯称这种“被认可和被重视”的想法为错误目标,并认为学生的错误目标是导致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2]。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目标导向理论不主张处罚。因为处罚只教人不要做什么,但却不能教人要做什么。它力求运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进而养成自律的习惯。所谓“自然后果”,是指学生由于违反了某种被社会、课堂所接受的规则而产生的行为结果。与惩罚不同,它与学生的不良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不涉及道德评价。目标导向理论主张教师应尽力使学生明确这种行为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学生必须接受自己所选择的行为的自然后果,并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2](p.123)。
(二)操作程序
1.确认错误目标。学生的不良行为是错误目标导致的,所以教师应首先明确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错误目标。通过分析和观察学生的行为特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反应,来确定学生的错误目标属于哪一种。如寻求注意、寻求权力、寻求报复、表现无能等。
2.分析错误目标。教师确认错误目标后,应直接和学生讨论、分析错误目标中的错误逻辑,在分析错误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宜采用不威胁、不强迫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然后通过沟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错误行为产生的根源。
3.改正错误目标,引发建设性行为。发现学生的错误目标并找出错误的根源后,教师切忌使用惩罚和强行禁止,应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建设性行为,帮助学生通过成就获得他人的尊重与重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断指责和惩罚,只会增强学生的无价值感,助长权力争斗,甚至引发报复行为[3]。
(三)操作策略
1.制定课堂纪律的策略。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也需要一定的课堂纪律或曰课堂常规。但这种纪律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全班学生都愿意遵守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课堂纪律的制定讲求如下策略:1)要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纪律的制定,这一方面能保证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自觉维护纪律;2)课堂纪律应少而精,所确定的课堂纪律应是最基本、最适宜的,一般应控制在十条以内;3)课堂纪律的表述应以正向引导为主,即尽量用积极语言,规定学生应该做什么,而少采用不准或禁止学生做什么,因为积极的语言可使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产生积极的反应[4]。
2.选择目标行为的策略。所谓目标行为就是教师试图改变或限制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可以是在学生中存在的教师希望改变的行为,也可以是从未出现的行为[2](p.125)。为了保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在选择目标行为时应考虑如下因素:1)确定行为是否对学生个体或集体产生危害;2)确定行为发生的频率,或者对于新行为的产生是否有机会使用正当的理由去干预;3)确定问题的持续时间,由此确定个体在形成新的行为方式时需要多长时间;4)确定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以促进某一行为的产生;5)确定行为是否对于个体技能和独立性的发展有影响;6)确定学生在学习某一行为时,是否会减少其消极的注意;7)确定学好某一行为可以使其他人受到激励;8)确定改变行为的难度,即改变某一行为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9)确定改变行为的价值[5]。
3.鼓励学生的策略。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多给正向意见,避免负向意见。具体策略是:1)鼓励学生进步,但不求完美;2)如果学生在努力克服困难,不要太在意其结果;3)强调优点,将缺点减到最小;4)教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强调错误并非失败;5)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不从外界施加压力;6)鼓励学生独立;7)让学生知道你对他的能力是有信心的;8)鼓励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可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9)对学生的工作感到骄傲,并将之展示给其他学生;10)创造保证所有学生都成功的学习情境;11)要乐观和热情,它们是有传染力的;12)使学生对权利的需要得到建设性的满足[6]。
二、和谐沟通理论
和谐沟通理论(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heory)是由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戈登(T.Gordon)和心理咨询专家吉诺特(G.Ginott)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教师效能训练理论和人际沟通理论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其指导思想是罗杰斯(C.Rogers)的“儿童天生具有理性潜能,这一理性潜能要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对于问题可以通过语言沟通达到合理解决”[7]的人本主义发展观。其基本主张通过创造师生之间的和谐沟通来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基本观点
和谐沟通理论认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监控来源于学生个人发自内心的自制。因为在支持性而非批判性的情境中,学生能够表达其面临的问题及其内心感受,如果教师保持一种接纳、支持的态度,与学生和谐沟通,就能由外而内地培养学生的自制行为和责任感,使其自己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明确而友善的交流沟通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制、自强、合作与负责等良好习性,减少和控制不良行为。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用权威去压制和处罚学生,强迫学生顺从。在教室中,教师是具有权威的角色,这种权威作为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力量,可能建立在个人的专门知识、技能、智慧、经验或个人职位的基础上,也可能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基础上。这种权威使教师能够教化学生,也可能误人子弟。因此,教师应适当地运用各种权威的力量,去建立能增进学习效果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8]。
(二)操作程序
1.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谐沟通理论认为课堂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所以教师应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对问题做出反馈,协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向学生传达对问题情境的感受和对学生正当行为的要求时,教师要避免使用如“你太懒惰,你如果不改进,你将一无是处”等容易引发学生反感的标记性言辞,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2.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和谐的沟通,不但要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而且要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多关怀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基本要求是:真诚地关心和尊重学生,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喜欢他们、接纳他们,并乐于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相信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3.真诚、善意地表达自己意见。和谐沟通理论认为,实现和谐沟通的关键是教师要能真诚、善意地表达自己意见。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以表扬和适当的引导为主来改变学生。但是,表扬为主不等于不批评学生,讲究方式方法不是要教师掩饰正常的喜怒哀乐。在真诚、善意的前提下,批评甚至是适当地表达气愤都是正常的。只是这种批评要“对事不对人”,避免使学生的人格受损和产生标记作用;气愤是出于真诚的关心,是由于“爱之弥切”,而不是因为教师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9]。
(三)操作策略
1.选择和实施辅助策略,解决所有权属于学生的问题。对于所有权属于学生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主要采用辅助策略。首先,要使用“接纳性语言”来引导学生矫正不良行为,避免使用命令、讥讽、警告、威胁、说教、批评和辱骂等“不接纳性语言”。因为它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内疚,不敢或不愿意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不利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其次,要善于运用倾听技术。学生表达的语言信息是独特、含蓄的,所蕴含的真正用意,有时让人难以捉摸,教师只有对之仔细倾听和认真分析才能明白其真实意思。
2.选择和实施正面策略,解决所有权属于教师的问题。如果问题的所有权属于教师,教师则应主动正视,实施正面策略,寻求问题的主动解决。为此,教师首先要确定问题的所有权确实属于教师,然后选择有效的策略进行处理。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课堂环境、发出“我信息”,让学生知道其行为所引起的问题及后果。如果无效,则应立即从“我信息”的姿态转为积极倾听的姿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并为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为学生对可能解决的办法提供建议和意见,选出最佳办法,最后决定如何实施。
3.选择和实施先行控制策略,预防课堂问题发生。如果教师和学生均无问题产生,便属课堂教学监控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课堂活动的最佳时期。这时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好正常的课堂活动,一方面要做些预防性的工作,以保证课堂活动的持续有效进行。实施先行控制策略,应做好如下工作:1)提醒学生注意潜在的问题;2)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3)让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管理。上述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预防课堂管理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自尊及自我监控能力[10](pp.140-149)。
三、团体动力理论
团体动力理论(group dynamics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雷德尔(F.Redl)和华腾伯格(W.Wattenberg)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个人独处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要想了解和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就必须知晓其动机[11](pp.25-26)。团体动力理论是目前在西方国家较有影响的课堂教学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不但对个体在团体中的行为表现、个体的行为对团体的影响,以及团体对其中每个成员的影响等提出了自己明确、系统的观点,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增进课堂民主和谐气氛,提高团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学习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一)基本观点
团体动力理论认为,动机是行为冲突背后的基本原因,了解了学生的动机,教室的控制就成功了一半。在以往的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关学生个体行为动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个体的行为在独处时和在团体中是不一样的。团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团体能创造出自己的心理势力,强烈地影响个体的行为,这种势力就是所谓“团体动力”。团体动力隐藏在团体行为之后,不但强烈地影响其每一个成员,而且可能会给课堂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如促进不良行为的蔓延,导致课堂凝聚力的瓦解等。反过来,个体的行为方式也会影响团体行为。团体中的个体在课堂中的表现并不一样,教师必须有能力察觉到团体的特征,有能力去察觉、去判别团体中的各种角色,并明确自己在团体期待中扮演何种角色。
(二)操作程序
1.支持自我控制。学生通常都希望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教师的要求,得到教师的赞许。但事实上每个学生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生出现行为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故意的,而是由于他们自我控制水平有限,是一种行为失控。因此,当学生出现行为问题,或其正处在失控的边缘时,教师首先要通过平和的、不张扬的方式去协助学生,使之重新获得控制自己的能力。
2.提供情境协助。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已经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教师应通过提供情境协助,帮助学生找回自我控制的力量。课堂中的许多不良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发生的,教师只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不良行为就会随之消失。惩罚不是不可以使用,但不是必需的手段,因为惩罚往往使事情变得更糟糕,使本来属于暂时性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和不可收拾。
3.评估现实。课堂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有时是由于学生的无知造成的。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问题情境,指出为什么这个行为不好,并列举出明确的因果关系。教师在给出评语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攻击学生的个人价值,不可使用粗暴、侮辱性的语言,要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真正明白问题行为的弊端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帮助学生形成新的价值判断。
4.诉诸“苦乐原则”。这是教师处理学生不良行为的最后一种措施。在“苦乐原则”中,苦的成分要多于乐。它的实际操作意义就是让学生品尝自己行为带来的苦果。诉诸“苦乐原则”,一定要让学生明了其尝到的“苦”不是一种报复,或杀杀其威风,而是其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教师在使用这一原则时应是理性的,不能表现出失控或愤怒,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真心关心他们,是在帮助他们[11](pp.25-26)。
(三)操作策略
1.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进行课堂管理和形成积极课堂气氛的根本性措施。因为只有使学生学会了自我控制,教师才能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上,学生也才能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马丁(G.Martin)认为,一是要通过安排学生的行为环境,使学生能区别、反应环境中的各种偶然因素;二是学会运用行为技术管理问题行为[10](pp.149-156)。坎佛(F.H.Kanfer)则主张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训练[11](pp.27-36)。
2.三思后行。学生的课堂行为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变量,教师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必须三思后行。否则不但会影响接受处理的学生,而且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生,甚至产生连锁反应。为此,雷德尔与华顿腾格建议教师在采取行动前,应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底下的动机是什么?班级其他同学对此事有什么反应?这些不良行为和师生关系有什么联系?当纠正行为下达时,学生会有怎样的本能的反应?纠正之后对其未来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12](pp.260-267)?
3.慎用惩罚。在进行课堂管理时,应更多地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争取使其自觉、自主地解决问题,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不采用惩罚。如果不是一再地重复出现错误,不必把常规错误看成是大灾难;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保持客观态度,同时维持必要的幽默;帮助学生而不是伤害学生,要让学生知道,你会全力支持他们的行为。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惩罚时,必须让被处罚的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在事情之后,要告诉学生自己的感受[13](p.131)。
从上述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理论中可以看出,课堂气氛是在课堂中呈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甚至是对抗的。积极的课堂气氛会给教师和学生愉悦的刺激。而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气氛则会使师生态度消极、关系疏远、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甚至导致学生扰乱课堂秩序等违纪行为发生,从而使得正常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益更是无从谈起。
四、启示
在教育实践领域,课堂秩序、课堂气氛是各国学校教育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美国学者费特勒(F.Feitler)等人对教师的调查研究表明,课堂秩序是教师们最感头痛的事情。“学生在课堂中的违规行为不仅妨碍课堂活动的进行,而且是许多教师工作压力和倦怠的来源。”[14]我国学者陈时见对国内教师的调查显示,63.2%的教师认为,课堂秩序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最重要因素,80%的教师认为课堂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15]。因此,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本文认为有必要借鉴国外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理论来改革我国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学会尊重
对广大教师而言,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首先是一个观念和意识的问题。对此,本文突出强调的是学会尊重。因为从生命的高度看,课堂生活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其眼前和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专业水平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其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社会贡献。课堂的生命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选择自由与独立意识。因为只有学生的人格人性受到应有的尊重,才能形成真正的“共同目标”与“和谐沟通”,也才能有真正的“团体动力”和“积极课堂气氛”;只有学生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独立的意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得到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真正得到张扬,他们的生命活力才能真正充分释放。
(二)学会倾听
目标导向理论与和谐沟通理论告诉我们,倾听学生的想法、意见和要求是发现行为目标和制定教室常规的前提。因为只有通过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行为动机,才能找出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意见和要求,并真正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建立的教室常规,才能为学生接受和认同。当然,要想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除了学会倾听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淡化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痕迹,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2)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重视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和非语言交流;3)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用真挚深厚的情感,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三)苦乐原则
即通过让学生体验自己行为的结果,使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雷德尔认为,理想的课堂管理方式是使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自己管理好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要切实做到:1)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从而使班级规则真正成为每个人都认同的规则;2)要让学生了解元认知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元认知策略,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自我管理训练;3)让学生通过体验自己行为的结果,特别是痛苦的结果,来真正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实施苦乐原则需要教师有长远的眼光及足够的耐心与宽容,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和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改正错误。因为只有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可能有真正的成长与发展。
(四)“无痕”监控
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但是,要想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这种监控必须是去留无迹,润物无声的“无痕”监控。“无痕”监控强调学生既是监控的对象,也是监控的主体。在“无痕”监控的理想境界中,监控不再是师生不得不忍受的苦难和劳累,而是他们乐于品尝和享受的经历,是师生共同成长和经验分享的过程。“无痕”监控的实现要求教师必须保持一种非功利的自由的审美态度,将监控的理性目的纳入监控的过程之中,进而巧妙地超越这种追求目的的理性,全神贯注于教学活动本身,并在活动中娱己娱人。“无痕”监控的实现,还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课堂中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情境千姿百态、教育内容千变万化,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影响,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收稿日期]200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