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从自治、自律到自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自觉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的道德教育教学,直接影响、固化、内化、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德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德育,才是可信、可学、可推广、可持续的德育教育。但德育对青年学生个体的影响,学校教育又仅仅是外部环境因素,个体内在品质的养成、完善,不可能完全通过强行灌输、价值诱导等来完成,只有在充分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辅以系统的德育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治理能力,进而促进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最终构建自觉遵从社会道德和个体信奉道德价值观念的双重标准,形成持续稳定的德育品质。在今天大学生个性意识愈来愈凸显的情况下,要实现德育对个体影响的自治,需要经过自治、自律这两个阶段,这是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育规律的。
一、自治、自律、自觉的概念及内涵
自治,是指自行管理或处理事物、修养自身的德行,体现自动主义贯彻的结果。自治是不同年代大学生首要的本质特征,陶行知先生是这样定义学生自治的:“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这方面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1]。现代大学自出现以来,自治就一直是大学的核心理念,其中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健全的人格是学校自治的又一要义。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而这理想便是培养具备灵魂、具有价值感和幸福感的人。大学生是社会的知识阶层和人才队伍的储备群体,他们的自治水平和能力将对他们将来在社会中影响更多的人,促进整个社会的自治、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自律,在德育教育体系中是指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通过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的管理能力的提升,满足社会对人才软实力的要求。事实上,高校开展的德育教育的过程,说到底是人的精神内化的过程,内化的实现就是觉悟过程的实现。自律是区别动物的内因,要用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来控制自己对不当需求的欲望和冲动,懂得自律的人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基本人格,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只有主动、自发、自愿的道德行为才会使德育教育成为永动机,才会达到德育教育的实质。在行为中体现为自己有所意识而主动去做某事,由内向而生的对条文规章的认可,内在意识下的遵守纪律。
二、三者间的逻辑及心理关系辨析
1.逻辑关系
在英语中,自治的表达意思为自重、独立、自治、自治权;自律的意思为自我对纪律、学科、惩戒、训练方面的考虑,对自然人的生存规则的自我思量后而在同样的环境下对照已有条文的条件反射;自觉的表达意思为潜意识的行为,有意识、知觉的做出合理的事情的引因,是意识推动下的行为表现,是理性成熟后所推动感性表现的自然行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过程、内容与形式,而且它不孤立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而是广泛地渗透在社会中。师生对教育的教与学的各环节的接受,自觉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自身认可的行为方式,所需要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建立于夯实的个人定位、自我重视的基础上。自治-自律-自觉,是层层递进、逐级反馈,相互渗透、彼此影响的关系,这是一个有着自我调节转换系统的整体。在逐步的意识形成阶段,借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个体能够对理想、观念、意识等产生自我的约束力;德育对个体的影响逐渐达到心甘情愿、自己觉悟而愿意的水平,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一些道德问题做出判断,开始把道德的原则自觉作为指导行为的意识。
2.心理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教育工作者应依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教育引导方式,优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教育过程是一种心理活动[2]。“德”是体验感受,通过人的感受认知世间的人与事,但有认知是不够的,人的思想与情感假如对他人的帮助没有经历认同的过程,就无法达到施恩、报恩的彼岸。或许只是暂时的感动,没有得到及时反复巩固,久而久之便淡忘了。从自治到自觉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是体现了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连续转化和递进的过程。这五个心理因素在感恩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识为开端,情感诉求为桥梁,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条件,崇高信念为支撑,行为习惯为归宿,最后构成了一个内在的循环系统,达到真我不受浸染,处在自由状态中,这样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健康、智慧与心理上的统一。
三、“三自”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1.树立德育的新理念
近年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德育教育的开展所带来的直接利益,并未将德育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民族文化沉淀等方面隐性效益考虑到教育的作用中。德育教育关注的是个人的道德视野与自身发展的匹配度,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界定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渴望留在大城市而对于急需人才的艰苦环境却嗤之以鼻、用工单位对毕业生的最多评价是缺乏基本素质,这些对学生技能外的人性的评价冲击着我们的教育。这就是德育教育缺失的一个典型例子。所以我们在发展应用型教育的同时,也应关注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构筑德育教育的新理念。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是用来强调教学中人性的重要性,并以国家教育部的体制规范保证其实施。任何事物本身都具有双重价值,德育教育既不是孤独的价值工具也不是在独立地展示工具性价值。工具性价值,是指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它对人的实践具有直接的作用。而道德教育的价值性工具表现在机构或个人为了达到自治-自律-自觉的转变,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案型、拥有具体内容的手段,如德育教育周、教师与同学开展的第二课堂、师生心灵沟通等,体现在实践结果对理论的反馈。理论与实践对与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来说是不可分割的,完善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德育教育达到体系化的流程,是助动力的来源。德育教育新理念要求让施教者充分重视课上与课下的并举育人,用切实的实践工具使得德育落到实处,从条文中走到师生中,进出课堂间达成共同发展,逐步深入的开展活动,使得德育教育广泛的汲取可操作性的经验,补充完善制度上的盲点。[3]
2.强化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大学生德育教育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视角,坚持和发展德育的主体论、强化学生的自律精神。纵观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就会发现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忽视以学生为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的需要,忽视学生的利益需求,缺乏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把握[4]。
“主”或“主体”的根本含义是中心、核心、根本、本原。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的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是认识者和实践者。学生和教师是当代社会的教育主体,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和继承者。但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外界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去发展,以免学生在自我认识模糊的时期误入歧途。有时作为老师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为何如此难教?教育层次越高的学生,主体意识越强,个性化倾向更加明显,批判欲望表现得更加强烈,我们将如何应对在与时俱进的精神的引领下,结合各校的实际,把德育的意义最终落脚在唤醒心灵的自觉,自发遵从正价值、自愿服从道德标准、完善自身修行,将重心从结果的二元定论转移到过程的细节培养上来,融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德育教育震撼学生的心灵,完成富有能动性的个体发展。
德育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培养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活动中与学生保持一种可持续的关系。首先是平等,教育面前师生平等,只有平等才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他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其次是尊重,个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于其贡献的认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双方互相尊重,学生的尊重可以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是被认可的。老师的尊重也让学生对自我给予肯定,激发潜在意识动力。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保持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老师良好的教育引导下,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有序地增长。真正的教育要对学生有充分的激发和引导,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教育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于德育活动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
3.关切德育主体的多元需求
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很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德育要关注和理解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多元需求。学生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有差异化需求,同样的个体化需求也体现在生活中、心理上和情感方面。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更多注意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需求,对于其需求进行引导和满足,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的多元需求、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推进道德教育创新。
首先课堂时间和课余互动并举。课堂是德育的教育的理论授课点,课下主要认识的反馈,这就要求德育的教育工作要有新的思维和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内外都得到德育的教育;其次,关注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由于种种差异的存在,学生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比如青少年时期都会遇到的情感问题和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积极教育和引导。家庭是学生学习的后盾,但是往往会有很多的学生因为家庭方面的原因(如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产生行为或思想的偏颇,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目的性的先帮扶后教育的德育形式;最后,每个学生都是有特长或者特殊爱好的,对于这些特长和爱好要予以尊重和理解,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培养模式,一个考核标准,要在实际的观察和总结基础上综合评定,比如对于少数民族有特定的信仰,我们要采取的是大德育下的差异教育。
4.构建德育绩效评价系统
由于德存在于人的思维意识之中,表现于人的日常言谈举止之中,这就使得德育教育效果、评价容易泛化。落实德育评价可遵循“点-线-网-面”的工作思路,全面贯穿于课堂上、师生日常互动、校园制度下学生的德育工作及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的动态反馈和建议,即在明确的条文制度下,确保课堂教学环节中德育的应用;加强教师育人、促其以身作则,对教师的考评分为课上教书和课下育人两部分,通过两部分考评使得学生的部分德行的养成与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方向成线性关系;在学校范围内,关注校、师、生三方互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教师亲力亲为,学生遵循;以社会需求和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作为德育教育广泛而有效的德育评价网,反复“思”到“行”和“形”,社会对该模式培养制度的反馈,加强人性和人格的制度模式的定式,促成德育的良性评价机制形成。由点到面的全覆盖,对于学生来说使得德育教育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既让他们明辨是非,又引导他们在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言行;既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过去,又促进他们向往自己的未来;既让先进学生受到激励,又启发后进学生改进自己。要清楚地认识课堂德育主渠道与生活中的点滴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师生在德育共建方面履行“日碰头、周反思、月诊断”,注重德育工作的落实,将岗位德育的履行情况及效果评优、选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作为重要的考评内容。
5.德育也要与时俱进
当前中国正面临“全面转型的最关键时刻”[5],这种转型不仅是快速的,而且是深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剧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要求高校德育必须与时俱进,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适应。一是与时代精神相适应,今天的中国在民族精神与时代内涵上,要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灵魂,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实现人和社会的相融共生互促互进,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在内容上、方式方法等方面,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上,而是要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内涵和养分,以适应时代需要和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德育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中的真正价值。二是要与社会化相适应,即高校德育必须适应开放化的社会形势,实现德育主体、德育载体、德育内容和德育模式的现代性转变,与开放的社会观念等充分适应。三是要适应生活化的要求,即德育要做到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生动的德育,而不是枯燥的、脱离实际的德育。四是要适应德育工作一体化要求,德育从来就不只是高校这一主体的责任,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区、家庭、组织的德育终极目标的一致性,需要协调德育主体和社会主体多元的德育价值观念,整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最终形成德育合力。
四、结束语
我们一直强调的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形式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有不同的内涵和形式。基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德育教育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在条件成熟之前,高度、有效的自觉是难以产生的,强制性的条件可能会比促发自觉更有效率。所以,我们的育人过程追求自觉不应该仅仅限于口号,更应该结合外部环境找出更好地实现从自治到自律到自觉的制度形式,切实落实德育教育的理念,把德育纳入社会育人的系统之中,才可能收到理想的、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