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萍
(潍城区于河卫生院内科 山东潍坊261057)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应用。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结论: 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方式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症,提升治疗效率,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内科;临床效果
所谓慢性支气管炎,指的是患者气管及气管其他部位产生的炎症,患者患病后经常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且患者一旦患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治愈,并且治愈后病情极易反复发作,所以必须采用合理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以便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率。下文就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对这一病症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4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41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2岁,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值为(56.5±6.2)岁,其中患病时间最长的患者为12年,患病时间最短的患者为1年,所有患者的的平均患病时长为(6.14±4.2)年;在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7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43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5岁,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值为(57.1±6.11)岁,其中患病时间最长的患者为10年,患病时间最短的患者为1年,所有患者的的平均患病时长为(6.21±3.98)年。经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可以用以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对照组华智能和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让华智能和口服支气管舒张类的药物联合抗生素和糖皮质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若是病情严重,则需要采用吸氧仪器辅助治疗,并让患者卧床休息。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合理采用不同中药配合治疗,例如:针对肾虚的患者,需要采用附子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泽泻15克、党参25克、白术15克、熟地15克、桂肉15克、茱萸10克、茯苓20克、甘草10克和淮山药25克。针对肺虚的患者,需要采用半夏15克、苏子12克、桔梗12克、百部12克、白前6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厚朴15克、陈皮12克、炙麻黄12克、杏仁12克、紫菀6克。针对脾虚的患者,需要采用党参12克、茯苓9克、甘草3克、山药20克、白术9克、防风6克、黄苠20克和五味子9克。针对肺虚和肾虚的患者,需要采用太子参30克、茯苓6克、干草6克、陈皮6克、麦冬15克、半夏6克、熟地黄12克、枇杷叶10克、五味子6克。采用清水煎制,分两次在一日内服用。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若是显效,则证明患者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全部消失,能够正常生活;若是显效,则证明患者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基本消失,基本能够正常生活;若是无效,则证明患者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无变化甚至加剧,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所收集的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组间差异采用P值进行检验,若是P<0.05,则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如下表:
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当前医学领域多件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与当前空气中有害的颗粒物质、细菌等的存在密切相关,患者受到内邪与外邪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患者病症的出现,甚至导致患者病情反复,病程持久,治疗难度极大。且由于老年人自身身体机能比较差,免疫力也比较差,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直接导致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率加大。临床领域经常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以缓解患者的病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仅仅能对患者的病情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一旦停止药物的使用,就会导致患者再次出现病症,很难才能够从根本上治愈患者的病症。中医领域认为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受到外部寒气侵扰,且患者内热,风热对患者的肺部造成影响,风寒侵扰患者的肺脏,从而导致患者肺气不畅,影响华智能和的肺脏功能,从而导致患者病情的出现,根据患者表现出的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缓解患者肺部拥堵的症状,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咳嗽症状,减少患者的痰液,畅通患者的肺气,缓解患者体虚的症状。采用桔梗能够有效的对患者体内的浊气进行去除、黄芩能够有效去除患者体内的痰液、白术能够减少患者体内气血堵滞的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41%显著优于对照组80.65%,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可见,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对于缓解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提升患者康复效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前进, 崔海燕, 黎巍威,等. “清肺止咳化痰汤"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49例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15(2):237-239.
[2] 刘建华, 钱树坤, 丁磊,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学和痰液学指标的影响[J]. 医学综述, 2017, 23(14):2906-2909.
[3] 陈丽平, 蔡永敏, 李建生.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名老中医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用药规律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42(8):1609-1616.
[4] 吴彬. 健康教育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干预效果评价[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4(a02):913-913.
[5] 王俊峰. 沙参麦冬汤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4s):74-75.
[6]吴岱忠.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海峡药学, 2018,30(2):109-110.
[7]高秀凤.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9):148+151.
[8]王震.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5):113-114.
[9]刘爱萍.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4):83-84.
[10]李晓天.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7):128-129.
[11]马文奇.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J].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6):151-151.
[12]崔海岩.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心理医生, 2017, 23(8):169.
论文作者:王秀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内科论文; 中医论文; 实验组论文; 效果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