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1]2004年在《中移动存续企业改革模式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采用主辅分离方式上市重组,存续企业的“存”已成为客观事实,但是存续企业能“续”多久以及如何“续”,是当前存续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叁年来,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移动”)的支持下,中移动存续企业在稳定职工的前提下,对存续企业的发展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存续企业在体制上仍属国有企业,同时存续企业存在着的特殊性,使存续企业改革难度大。因此针对存续企业的特殊性,积极探索存续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通信服务公司为例,通过具体事例,就存续企业如何引入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推进股份制改造,妥善解决资产、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混合经济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中移动存续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并对中移动存续企业整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存续企业的基本情况,说明存续企业的主要任务,发展目标以及改革的必要性。第二章,分析研究中移动存续企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叁章,提出中移动存续企业改革发展思路和总体构想。第四章,提出了中移动存续企业改革的基本方法。第五章,针对中移动存续企业,提出了组建手机专业化公司的改革方案。最后,总结了中移动存续企业组建手机专业化公司的一些核心问题,提出了针对存续企业,下一步应继续研究的问题。
蒋薇薇[2]2007年在《国有企业分立改制中上市企业与存续企业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国有企业特别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重组。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模式及分立改制的实施方式。分立改制的实施导致了上市企业和存续企业的产生和内部关系的变化。文章探讨了改制以后存续企业在资产、债务、人员、业务以及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移动的存续企业为例进行了重点介绍。文章同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同时,文章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关联交易两方面分析了改制后上市企业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影响。文章最后针对存续企业和上市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郭志刚[3]2006年在《中州铝厂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原中州铝厂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项目,是大型的氧化铝冶炼企业。2002年分立重组后,新的中州铝厂面临经营性资产少、社会负担重、缺乏支柱产业等困难,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关于中州铝厂发展战略的研究,对实现中州铝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接着再叙述中州铝厂及其二级单位的情况后,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企业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以生产服务类、工程建筑类、办社会和后勤服务叁个板块为重点,采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了内部、外部环境与战略的匹配分析,得出了中州铝厂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接着,论文进一步对中州铝厂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州铝厂存续企业要跳出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圈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采取集中战略,专心做好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要创造有利条件,逐步退出。最后,对中州铝厂实施发展战略的保证措施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立战略决策委员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上面的研究,本文认为目前是中州铝厂改革的关键时期,应抓住时机,主动进行变革。研究的结果不仅对中州铝厂的发展,而且对中国铝业公司内其他存续企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立省[4]2012年在《欧洲国有控股公司黄金股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金股在20世纪70、80年代欧洲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黄金股允许政府在国有企业私有化后依然对公司保留有相当大的控制权。黄金股的存在影响着欧盟范围内私有化后的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在对黄金股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和评价的基础上,对黄金股在欧洲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包括黄金股在欧盟各国的实践分析以及欧盟范围内16家大型国有企业黄金股的具体设置;本文的重点以欧洲4个大型公司为案例研究黄金股对公司业绩的长期影响,以英国水务和电力行业为例分析黄金股对股价和收购行为的短期影响;此后,对中国的黄金股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与欧洲的实践相比较,得出中国黄金股实践的个性特点;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总体来说,黄金股对企业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对投资和股东的影响。欧洲原国有企业的黄金股设置大多数都包括对投资尤其是国外资本的直接限制。欧洲的4大公司的案例研究结论与文献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那就是黄金股的设置尤其是其中对于直接投资的限制性规定,给公司收购设置了一个有效的屏障,阻止了对公司收购行为的发生,对于广大股东来说难以享受收购带来的溢价,自身利益受损。对英国水务和电力行业黄金股被废除这一关键事件的分析结论证明黄金股被废除后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扬,说明黄金股对公司股价有消极影响。(2)黄金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由于黄金股给收购设置了屏障致使行业重组受限,外部市场对于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和压力相应减弱,由此会带来管理的懈怠,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消极的影响。通过与自身历史业绩相比较以及与同行业标杆企业业绩相比较的方法大致可以得出黄金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消极的。同时,本文通过关键事件分析的方法也证实了黄金股的废除会带来公司股价的上升以及并购行为的增加,间接证实黄金股对公司业绩的消极影响。(3)对市场整合的影响。黄金股特权对于市场导向的投资来说是一种扭曲。因为黄金股的设置阻止了国外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或者收购,使公司丧失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行业的整合的机会。进一步说,阻碍了资本配置的效率。尽管如此,本文仍然认为黄金股所带来的政府特权在某些情景下是合理的,或者说理由是比较充分的。尤其是在那些涉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在私有化的同时设置黄金股是非常有必要的。黄金股的设置可以防止公共政策目标和不受限制的私有公司目标的不一致性,有助于在非常时期保证相应的供应、确保公众享受到某种服务或者有关某种服务的合理的价格等等。本文除研究黄金股对公司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外,还对于中国的黄金股实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截止目前,中国仅有6个黄金股的实践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尽管我国的黄金股实践借鉴了欧洲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与欧洲大型国企民营化过程中的黄金股实践相比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区别主要集中在两点:首先,我国的黄金股实践大多集中在地方国有企业层面,黄金股实践的企业规模小、影响小,而且改制的企业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地方政府急于出售国有股份与企业脱离关系,甩掉包袱,说明我国的黄金股实践还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其次,国内黄金股实践案例带有非常鲜明的个案特征,案例之间缺少共同点,设置政府黄金股特权的目的也各异,注重解决企业自身的实际问题,例如职工的安置问题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评估黄金股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以欧洲4个大型国有企业为案例研究的对象,评估黄金股对公司长期业绩带来的影响;以英国电力和水务行业电力行业黄金股到期这一关键事件为分析对象,来评估黄金股对公司短期股价和收购行为产生的影响。综观国内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黄金股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有限的相关研究中规范性描述多,实证量化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运用案例分析和关键事件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黄金股在单个公司乃至整个行业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得出了黄金股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的研究结论,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量化了黄金股的价值(或者成本),填补了国内研究的某些空白。第二,本文从与欧洲黄金股的实践比较的角度得出我国黄金股实践的非常明显的个性特征,并且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挖掘出这些实践在今后对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可能带来的示范效应进行了评估以及可能性预测,挖掘出了黄金股在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践中运用的巨大潜力。
汪红丽[5]2003年在《中国企业债券融资与公司治理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什么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如此落后?一般认为,中国政府长期实行的管制政策导致了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停滞不前。本文则从市场化原则出发,从公司治理的新颖视角,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就中国企业债券融资作了系统性研究。 一、首先回顾了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论文献。主要回顾了四种代表性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融资优序理论、控制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其中,代理成本理论从委托代理角度出发,探讨使代理成本最小的资本结构;融资优序理论探讨在投资者和经理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控制理论则从企业控制权市场及其争夺入手,解释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影响、经理对负债融资方式的偏好以及负债融资的优势;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则认为资本结构本质上是可供选择的治理结构。 二、对国际上存在的公司治理与企业融资模式选择的5种匹配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美英直接融资倾向与外部监控的匹配;日德间接融资主导型融资结构与内部监控的匹配;东亚家族企业与家族控制的匹配;转型国家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与内部人控制的匹配以及中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银行信贷融资偏好与关键人控制的匹配。 叁、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债券与银行贷款在公司治理机制上的差异。首先,银行体系更多的是通过与企业的“关系”获得内部信息来缓解信息不对称;企业债券市场更多的是通过企业自身主动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投资银行、评级机构等信息服务机构挖掘企业公开信息。其次,在银行体系下,银行贷款风险由主办银行控制和监督;企业债券市场的风险监督和控制主体则涉及多方面,首当其冲的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然后是中介信息服务机构对公开可获得信息的加工、处理;债券持有人可以通过交易、组合投资等手段转嫁和分散风险;此外,企业债券市场价格信息是实时、公开、可获得的信息,其中包含了对企业过去、现在风险和收益的判断,甚至还包括对企业未来收益和风险的美好憧憬或不良预期。最后,在银行体系下,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契约是模糊的,银行贷款对企业是一种“软约束”;而企业债券契约条款相当明确,当企业违约时,企业会更快地进入清算程序,对企业形成硬约束。 四、分析了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现状。全面介绍了建国以来中国企业融资制度的变迁,并重点关注改革以来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兴衰历程。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并且表现出严重的非企业化倾向。目前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相当多,包括股权融资偏好观念复口大学博_}: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不利影响、监管层对企业债券市场管制过于严厉、“成本劣势”、流动性差、评级滞后等。作者还对未来中国外币企业债券的前景作了预测。 五、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宏观制约因素。基于Myers(1 999)的分析框架,作者建立了关于企业债券融资与总量的固定资本形成资金缺口的计量模型。发现国债显着地排挤了企业债;企业优先选择股票融资;银行贷款与企业债券融资是互补关系。 六、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索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制约因素。以股权集中度、财务杠杆、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代表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绩效,并用他们来解释企业资产债券率的变化。我们用%年以来已经发行债券的101家企业作为样本,发现:(l)企业财务杠杆比例越高,资产债券率越低—“风险假说”:(2)企业股权集中度显着影响企业资产债券率,二者负相关—“控制权假说”。此外,对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回归检验中,发现企业财务杠杆并不对其产生显着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则与其呈显着地负相关关系。 七、对本文的分析作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企业债券的政策建议。作者建议,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国债与企业债的关系;其次,完善公司治理是壮大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根本途径。
叶桂君[6]2011年在《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一直备受理论界、实务界及政府的广泛关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陷入了困境,众多企业销售额下降,贷款受阻,股价暴跌,市值剧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高管的薪酬却仍居高不下。高管薪酬如何确定,一时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国召集着名经济学家对高管薪酬问题进行研讨,“G20”金融峰会也将其列入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在我国,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相关部门也重新审视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水平。十一届全国人大叁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重新审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及其决定因素,并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已成为改善和加强公司内、外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状况进行研究,并试图在理论、制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治理特征,对国有企业高管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进行设计。论文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激励理论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必要性、激励的方式及激励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已有理论在解释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方面的适用性。同时,对国内外高管薪酬激励的实证研究及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梳理,指出已有研究成果对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可供借鉴之处以及存在的缺陷。论文对目前国有企业治理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委托—代理链过长、代理人的多任务现象、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政府的干预、管制中的公平性偏好、董事会在高管薪酬制定过程中激励与约束职能的缺失等状况,指出理顺政企关系,改革国有企业高管人员选拔机制及薪酬分配机制,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企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所必需解决的重要命题。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高管业绩评价制度及薪酬激励制度的历史演变,并对目前的业绩评价、高管薪酬及政府管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指出要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需要制度上的突破。论文收集了在沪深两地A股挂牌上市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5年-2010年披露的高管薪酬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因素、薪酬对经营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对股权分置改革后薪酬激励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评述。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高管的绩效考核,应以实现企业价值增长为根本目的,构建企业价值导向的国有企业高管的绩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本及在企业中地位的特殊性,设计包括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体系。使其与绩效考核体系相适应,强调高管薪酬与其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增长相匹配,强化价值导向作用。本文作者期望通过设定与所有者一致的经营者绩效目标,建立薪酬与绩效的关联关系,明确薪酬制定、分配、发放规则和程序,有效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二者双赢,并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刊编辑部, 赵春凌[7]2011年在《2010年中央企业十大新闻》文中指出继《国企》杂志首次以中央企业为主角组织评选"2009年中央企业十大新闻"并获得各界诸多好评后,本刊再度推出"2010年中央企业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全景回眸中央企业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2010年,中国大地风云变幻,大事频仍。既有百年一遇的西南特大旱灾和玉树7.1级地震,也有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更有各地楼市的疯狂上涨与中央的严厉调控,以及年未一季的通胀攀高与物价维稳等等。2010年,对于中央企
陈世昊[8]2015年在《CS公司合并重组的管理整合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并购重组是现代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迅速做大做强、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企业并购重组并不总是成功的,失败案例举目皆是。从大量的失败案例也可以看出,企业并购重组之所以失败,关键问题是在并购重组之后忽视或者没有能够实现重组各方在战略、资源、业务、人事、文化等多方面的有效管理整合。从一定程度上说,并购重组后的管理整合效果将决定并购重组的最终成败。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CS公司为对象,对其合并重组后管理整合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CS公司是业界领先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信息服务运营商提供成熟高效的OSS整体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CS公司是由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HK.0552)控股,并与埃森哲国际有限公司(NYSE.ACN)于2009年底合资成立的,通过合并GL和RD公司的OSS业务团队而组建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已成为是国内电信行业运营支撑系统领域规模最大、产品解决方案最齐全、营销服务网络最广的专业软件服务企业。然而,CS公司合并重组后的整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整合初期出现了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的矛盾和冲突。如同所有重组企业一样,CS公司成立伊始就围绕初始的美好愿景,轰轰烈烈地进行了重组整合。在随后的两年中,公司的经营管理就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引发核心骨干团队流失,服务质量下降,市场岌岌可危,并导致连年的巨额亏损。本文通过对CS公司合并重组整合过程的案例进行研究,运用并购重组、管理整合等企业收购重组活动可能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工具,紧密结合真实的案例事件,较为深入分析了CS公司合并重组后整合各层面所出现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从而从案例中得到了一些关于企业合并重组后整合的有益启示。
刘俊宇[9]2004年在《论企业债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与效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题为“论企业债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与效率”,文章以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运营效率的实证分析为基础,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实证结果进行讨论,从中寻找若干有助于企业债券市场效率提高及市场发展的制度措施。文章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选题、主要观点、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作者认为,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整体改革的重要环节,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资本市场则是关键所在。现阶段,不平衡发展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和显着弊端,在整个资本市场体系中,企业债券市场管制最严,规模最小,效率极低,必须开展制度创新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文章选择企业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为研究主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本文的主要观点为:(1) 目前企业债券市场效率低下,还没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 企业债券市场低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制度设计所导致的过高交易成本;(3) 推动制度改革与创新,将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债券市场效率提高。在研究工具及方法上,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确立合理的分析逻辑与框架,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企业债券市场实证结果的理论分析,从而发现市场效率的制度性病症,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及分析框架”,即本文第一章。本部分与前文“导论”部分共同构成全文的理论基础。文献综述涉及:(1) 资本市场效率理论。通过经典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简要回顾,提出判断企业债券市场效率的四条标准,即债券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公开信息,市场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大,市场流动性好,债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低廉,交易便利,且资金能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2)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经济组织的制度设计与效率的一般原理。在对国内外制度学者的有关制度、交易成本、经济效率的经典论述进行概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贯穿全文的基本观点,即制度设计决定交易成本,进而决定经济效率。(3) 新古典经济学有关资本结构的理论分析。作为一个比较分析的对象,指出MM定理由于忽略制度分析的根本缺陷以及由此导致的与资本市场现实脱节的弊端,然后引述制度学者对资本结构理论的合理化解释,以佐证制度设计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在这些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本文提出企业债券市场效率问题的分析框架:企业债券的制度设计决定市场交易成本,最终决定市场效率,提高企业债券市场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革新制度设计以降低过高的市场交易成本。 第叁部分是“企业债券市场的效率实证分析”,即本文第二章。本部分首先描述了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变迁过程,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近二十年的发展划分为从萌芽、初步发展、清理整顿到恢复发展、市场创新五个阶段,提供了对企业债券市场进行制度分析的样本。其次以企业债券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的各个构成要件为分析单元,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内在效率及外在效率进行分析,进而对企业债市场的总体效率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认为,(1) 在企业债券一级市场上,发行主体数量极少,且所有制性质单一,多为纯国有或国有高度控股的企业;企业债券发行品种逐渐丰富,但发行规模受到严格的行政控制,在发行总量上及增长速度上都远落后于GDP及股票、国债筹资额;发行定价存在严重的价格管制,票面利率的趋同化使不同企业在筹资成本上差异并不明显;债券的加权期限呈现延长的趋势,但信用评级则流于形式;(2) 在企业债券二级市场上,市场总规模很小,流动性较低;交易方式过少,基本上以现货
王建文[10]2005年在《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要约收购已经成为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方式之一,它通过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由股东自主做出选择,因此被视为完全市场化的规范的收购模式。然而,受资本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限制,要约收购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要约收购规则的全面落实,要约收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逐步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对要约收购的研究还多停留在要约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层面上,本文希望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即:站在收购方的角度对要约收购的接管过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借鉴国外要约收购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探索适合我国资本市场可行的要约收购的策略,以助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健康发展。 本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本文研究中所涉及的要约收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上市公司收购方式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要约收购的动机理论。本章首先通过对公司控制权市场主流理论的归纳阐明了敌意要约收购的对目标公司管理层的监督作用,通过分析各国的控制权市场特征,说明了控制权市场特征差异导致收购方式的不尽相同,然后站在总收益变化的角度上,对要约收购动机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实证方面主要讨论了成功与不成功的要约收购对目标企业与收购方股东收益的影响。 第叁章,大股东的发起要约收购。在股权分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的搭便车现象非常普遍,要约收购机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外部控制手段。在要约收购的接管过程中,股东也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国外学者通过对大股东初始股权的研究表明大股东的存在可以克服搭便车问题。我国的股权市场长期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大股东已经获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本章提出了大股东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是否进行自愿的全面要约收购的问题。在方法上,通过引入控制权的私人收益概念,构建一个控股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决策模型,指出了控股股东发起要约收购的必要条件是要约收购的成本要小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追求私人收益)时的违规成本。同时通过对香港市场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私有化现象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了当股票出现账面价值折让,大股东通过要约收购的获利模式,为模型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第四章,要约收购的方式选择。敌意的要约收购常常遭遇目标公司管理层的
参考文献:
[1]. 中移动存续企业改革模式探索[D]. 杨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2]. 国有企业分立改制中上市企业与存续企业关系研究[D]. 蒋薇薇. 苏州大学. 2007
[3]. 中州铝厂发展战略研究[D]. 郭志刚. 中南大学. 2006
[4]. 欧洲国有控股公司黄金股制度研究[D]. 张立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5]. 中国企业债券融资与公司治理实证研究[D]. 汪红丽. 复旦大学. 2003
[6].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 叶桂君. 武汉大学. 2011
[7]. 2010年中央企业十大新闻[J]. 本刊编辑部, 赵春凌. 国企. 2011
[8]. CS公司合并重组的管理整合案例研究[D]. 陈世昊.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9]. 论企业债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与效率[D]. 刘俊宇. 武汉大学. 2004
[10]. 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研究[D]. 王建文. 同济大学. 2005
标签: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论文; 黄金股论文; 国企论文; 存续企业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企业债券论文; 要约收购论文; 投资论文; 债券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