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浏阳 413000)
摘要:目的 观察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以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置入固定的68例患者为自锁组,以交锁髓内钉进行固定的68例患者为交锁组,评定两组疗效。结果 自锁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交锁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交锁组,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交锁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交锁组,均有P<0.01。结论 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应用于胫骨骨折治疗中,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置入;胫骨骨折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self-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for tibia fracture. Methods:with the rotating arm 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in fixed for self-locking group,68 patients with/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ixed for the lock group,68 patients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self-locking patients blood los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group,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lock set,functional recove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group,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group,both P < 0.01.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rotating arm self-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to tibia fracture treatment is good,safe and reliable,and deserves clinical extension.
[Key words]:spiral arms self-locking medullary nail,insert,fracture of shin bone
由于自身的解剖特点,胫骨是全身长骨中骨折发生率最高的部位,胫骨周围软组织少,血供情况较差,骨折发生后,尤其是不稳定骨折,治疗难度较大,且尚无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和固定物,其固定的关键以保护与维持骨折端良好血液供应,牢固的固定与植骨为原则,大量临床实践显示,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置入固定术是治疗胫骨骨折一个较好的选择[1]。我院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前来就诊的68例胫骨骨折患者给予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置入固定,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具体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观察的136例患者为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胫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射线检查确诊为胫骨骨折,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碎骨片吸收与骨缺损[2],但软组织条件均较好,无严重内科感染现象,均已排除免疫功能低下、孕妇以及重症感。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自锁组68例患者运用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进行固定,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66岁,平均36.52±3.32岁;左侧骨折35例,右侧33例;骨折类型方面:新鲜骨折33例、陈旧性骨折28例、骨不连7例;开放骨折28例,闭合骨折40例,其中28例闭合复位,12例小切口复位;粉碎型27例,横断小斜面18例,螺旋型12例,多断性11例;骨折原因:车祸伤37例,坠落伤19例,重物压伤12例;合并肋骨骨折7例。交锁组68例患者运用交锁髓内钉进行固定,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9-69岁,平均36.61±3.27岁;左侧骨折29例,右侧39例;骨折类型方面:新鲜骨折31例、陈旧性骨折29例、骨不连8例;开放骨折35例,闭合骨折33例,其中23例闭合复位,10例小切口复位;粉碎型25例,横断小斜面21例,螺旋型10例,多断性12例;骨折原因:车祸伤39例,坠落伤16例,重物压伤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无临床差异。
1.2方法
所有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前均给予急诊清创、减轻软组织肿胀,拍摄患肢的正、侧位X线片,初步测量骨折肢体长度和骨髓腔的直径,同时测量健侧肢体长度;自锁钉组患者硬膜外麻醉后取平卧位,从胫骨前侧入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后应用复位器临时固定,选准进钉点后开口,小切口切开骨折断端复位,成功后顺行扩髓,安装主钉装置并将其装入髓腔,旋动螺旋加压手柄,切割穿出内外侧骨皮质[3],再插入固定杆,旋入尾螺帽,按常规关闭切口。交锁钉组患者体位、入路、安装主钉等过程与自锁钉组一致,后期依次安装远端和近端锁钉瞄准装置,装入远端及近端各2枚螺钉,最后旋入尾螺帽,按常规关闭切口。
所有患者术后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切口术后2周左右拆线,术后第2d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各关节主动屈伸训练,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进行扶双拐下地活动、负重活动等。
1.3 观测指标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情况评定采用Johner-Wruh法[4],根据患者膝踝关节总活动度、疼痛等不适症状、步态情况以及日常活动情况分为优、良和差三个等级。并发症发生率主要考察内置物松动、断裂、遗留功能障碍以及患肢缩短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自锁组应用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进行固定,出血量显著少于交锁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交锁组,功能恢复优36例,良27例,差5例,共3例发生并发症,2例内置无松动,1例遗留功能障碍,交锁组功能恢复优23例,良29例,差16例,共13例发生并发症,6例内置物松动,3例断裂,3例遗留功能障碍,1例股骨骨不连患者出现患肢缩短1cm,两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数据见表1。两组患者均无伤口表浅和深度感染情况。
3 讨论
胫骨骨折是一种临床创伤骨折中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类型,属于高能量损伤,多采用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较常用的有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5]。
交锁髓内钉目前较为流行的内固定材料,可减少骨折端的过度剥离,但应用打入法进钉,在断端造成较大震动[6],易造成再次骨折。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是在交锁髓内钉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的骨折髓内固定方式,属于髓内钉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固定可靠,抗旋转性强,患者出血少,并发症少,取钉方便。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的疗效观察可知,自锁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交锁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显著较短,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P<0.01。由此可见,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在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泽锋,庄桂炉,郭文建.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中的体会[J]. 中华创伤杂志. 2012,18(21):34-35.
[2]邓强,王兴盛,李盛华.D. 手法复位、可膨胀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24(11):866-868.
[3]王照卿,谭仁林,杨家林,等.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成人四肢新鲜长骨干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0,38(04):442-444.
[4]栗向东,王臻,郭征,李靖,马骏雄,崔西湖. 巨大骨软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02(01):332-334.
[5]彭建强,杨诚,张旗,韩卫东,蔡汉周,李中檀. 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J].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0,02(01):61-62.
[6]王照卿,谭仁林,杨家林,等.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成人四肢新鲜长骨干骨折疗效分析[J].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0,38(04):442-443.
论文作者:付开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患者论文; 胫骨论文; 并发症论文; 疗效论文; 发生率论文; 功能论文; 骨科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