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学生都很可怜,他们很少有时间来看课外书,因此能被他们迷上的书都是不一般的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书论文,都是论文,都很论文,中国论文,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0年代学苏联。在那时的中学里,不光教材全部学习苏联的,就连课外读物也全是苏联作品,如《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
那个年代离我们很远了。当时流行的书现在都很难找到了,大概只有图书馆有了。
前两年,曾有出版界推出当年苏联小说的新版本,多为50多岁的人和单位公费购买。
60年代看革命作品。那时情况很复杂,一下子说不清,反正先是流行《青春之歌》、《红岩》、《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这类的书,文革开始后,有些书又不能看了,或者找不到了。当时有条件的还能找些外国名著来看。再后来就只有读《毛选》或《雷锋日记》是最保险的事了。
而且那时中学生都很忙,他们的权力大得很,每天都有很多很“重要”的事要干,看书的人很少很少了。
这个时代的许多事情如今正在反复咀嚼。据说当年知青们的回忆也很受中学生们欢迎,因为不少中学生的父辈正是当年的知青。
历史上只有那个年代,中学生才成为主角。
70年代比较凌乱。这是一个觉醒与伤痕的年代。这段时间中学生的思想最复杂。
在这一时期,中学生是“被遗忘的一群人”。学校停课了,没有什么书可念的。1995年轰动一时的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描写的正是这样一批人的生活。他们是在文化的荒漠和血腥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那几年青少年犯罪率直线上升。
后来出现了《班主任》、《伤痕》、《第二次握手》等小说,有的中学生也在看。
而70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前半期的中学生完全不同。这从1979年的流行语:“被耽误的一代”、“独生子女”、“紧迫感”就可感觉出当时的中学生的生存环境如何。
这个年代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后来几年的中学生成为共和国第一代真正的“天之骄子”。
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国门大开,港台的流行小说蜂拥而入,金庸、梁羽生、古龙等的武侠小说,琼瑶、岑凯伦、三毛等的爱情小说入埠后首先在中学生群体中找到知音。当时基本上是男生看金庸古龙,女生看琼瑶三毛。
国内一些作家创作的小说,如80年代初期王蒙的《青春万岁》和1987年肖复兴的《早恋》在当时都有不少中学生读者,但它们还不是最流行的,后来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汪国真的诗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才算真正的风靡校园。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还有一部非常轰动的中学生题材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
90年代针对中学生的读物开始火起来。这时的中学生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先是一系列一系列推出席绢、辛紫楣、雨菱、于晴等所谓的现代言情小说及一些“浪漫经典”、“柔情系列”来替代琼瑶和三毛。此时港台、日本的卡通书也吸引了大量的中学生。而到了1996年,深圳女中学生郁秀《花季雨季》的轰动则给出版商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据说郁秀是因为感到中学生们精神食粮太匮乏才拿起笔动手写他们自己的生活的,《花季雨季》至今印了13次,发行130万册, 还获得1997年度的“五个一工程”奖。一时间《花季雨季》成为中学生们相互馈赠的礼物。
从此更多的中学生写的,或写中学生的书层出不穷。在一些书店里,所谓“校园小说”或“青春小说”可占一排书柜的位置,什么《正是高三时》、《复读生》、《初中毕业生》、《女中学生部落》、《寂寞17岁》、《18岁宣言》、《男生写给女生看》等等,北京一家出版社则推出“自画青春”丛书,他们有一个很具诱惑力的口号:“十六岁不妨开始写自己,二十一世纪人人可以写自己”,圆了不少在校生的“作家梦”。
中学生的生活在这些书中被空前展示,中学生的阅读市场呈现一片空前“繁荣”。而面对这些设计精美、花花绿绿甚至带着刺鼻的香水味的“青春读物”,中学生们幸耶?笔者在调查时却不止听到一个中学生说:“烦死了!”有的甚至发出警告,说再也不碰此类书了。现在看来,那么多的校园小说,能真正火爆的也仅有《花季雨季》等一两本而已。
不过,这里有个动向倒值得回味,校园小说的兴起,是否暗示着中学生已从琼瑶金庸席绢等虚构的世界中解放出来,开始寻求贴近自己生活的作品?如果是的话,那么郁秀的意义便很重要了。
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们等了40多年,才开始关注自身?我们应该思索这个问题。
不知道下一个十年,中国的中学生又有什么书看?这个问题问现在的中学生是问不出来的。问谁也答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