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论文_严朝煌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论文_严朝煌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原材料,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问题在于,利用这种材料进行施工,容易出现各种形态、各种成因的裂缝,严重制约了建筑安全性能的提升,为之后的投入使用埋下了隐患。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題,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控制、处理混凝土施工裂缝,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有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

导言

建筑是很多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才拥有的努力结果,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居住着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要提高建筑质量管理意识,确保人们最基本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1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分析

1.1干湿型裂缝

干湿型裂缝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中没有进行合理的操作或是在

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纰漏,因而造成在混凝土建筑物中出现裂缝。因为混凝土建筑物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因此在浇筑完成后为了确保混凝土中的水份可以缓慢蒸发,要对混凝土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养护。

1.2化学型裂缝

化学型裂缝主要是因为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中经常会使用一些预制的混凝土进行现场浇筑,因为使用的是现场浇筑的方法,所以对混凝土的配置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混凝土配置的不合理,就容易引起化学反应,造成碱性离子的产生,形成化学型裂缝。一般来说,化学裂缝是以纵向裂缝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因此容易造成混凝土的土质疏松,进而影响民工建混凝土结构的牢固性。

1.3温度型裂缝

温度型裂缝也是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一种裂缝。因为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在一些大面积使用混凝土建筑的地方,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和水份难以蒸发出去,使内部温度过高,而混凝土外部的温度由于水份和热量的蒸发而变低,造成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因此产生大于混凝土自身强度的拉应力,从而形成裂缝。

2施工裂缝处理措施

2.1做好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

从前期设计角度进行有效控制和审查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设计环节的重点审查,主要是为了确保相应的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自身稳定性效果,避免结构裂缝。基于具体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来看,必须要加强对于结构体系平衡性的关注,即分析整个混凝土结构体系是否能够在力学结构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稳定性效果,避免因为整体结构方面的受力不均造成裂缝隐患问题出现。这种力学平衡性要求不仅需要从竖向角度进行分析计算,还需要从平面角度进行分析,确保其整体稳定效果。此外,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方面的审查控制需要重点从相应的受力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确保相应的受力体系能够较为稳定可靠,模拟分析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的相关承载力效果;较好规避一些结构设计不合理问题的出现,保障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2.2做好施工材料的严格把关控制

为了提升其施工质量效果,避免施工裂缝问题的产生,必须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把关和控制。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加大审查力度,确保所选择的施工原材料具备理想的配置基础,在混凝土材料的配置中体现出理想的作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在水泥材料的选择中,应该尽可能选择低热水泥材料,避免温度裂缝问题的出现;高度关注配置比例,确保相应的各类原材料应用能够满足具体的应用需求,对于水泥的添加量以及各类减水剂等材料的应用都必须准确可靠,避免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最终应用效果;为了保障混凝土材料能够在施工现场得到较好运用,还需要重点把关运输环节,采用专业的泵运输设备,促使混凝土材料运输后也能够具备理想的施工性能,降低出现变质问题的概率。

3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分析

3.1收缩裂缝处理技术分析

对于收缩裂缝的处理,应当参照具体的施工环境。一般情况下,这一裂缝是由于湿度因素变动较大引起的,所以会使其内部的钢筋受到一定程度的锈蚀。久而久之,钢筋原有的性能大打折扣,整体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也有了明显的下降。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应当做到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裂隙大于0.1mm的裂缝,可以对其进行水泥灌浆,或者是化学注浆处理,从而实现对裂缝大小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加贴玻璃纤维布或者环氧胶泥的方式,对裂缝表面进行固化处理,避免裂缝的扩大化发展。对于裂隙不超过0.1mm的裂缝,就不用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自行愈合。

3.2应力裂缝处理技术分析

针对出现应力裂缝的区域,应当特别注意其所产生的应力,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0.2mm的裂缝宽度,就会产生180到250MPa之间的应力。对于这一类型的裂缝,技术人员也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裂缝呈现竖向发展的状态,并且其宽度不超过0.3mm,施工人员只需对其表面进行封闭处理。而对于呈现斜向发展或者是横向发展状态的裂缝,则需要在表面封闭处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内在的加固处理,才能确保裂缝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实现整体结构稳定性的有效提升。

3.3施工裂缝处理技术分析

施工裂缝的具体表现形态,一般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前者所承载的结构压力较大,对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也有着更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一形态的裂缝,首先需要将其表面冲洗干净,干燥后利用环氧胶泥进行封闭处理。如果裂缝较深,还需要对其内部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内部结构的紧实、稳定。而纵向裂缝一般承载着较小的结构压力,所以只需对其进行简单的修补,确保表面的平整、紧实即可。

3.4做好混凝土结构养护处理

为了降低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问题的概率,还应该围绕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进行重点控制,确保混凝土结构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固结。在这一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结构自身以及外界环境中相关因素和指标的变化。针对相应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合理调节,确保混凝土结构自身能够较为稳定可靠。比如外界温度過高时,应进行洒水处理,达到降温效果,避免温度应力的出现。

3.5强化混凝土施工管理

在工程建造中,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专业性相对强,例如混凝土的配置、浇筑、养护等专业性都很强。并且流程均相对严格,因此有关的施工人员也一定要有所认知,尽可能的降低外界的原因对混凝土结构的干扰;混凝土浇筑时,要控制结构的移位与变形,及时的采取措施以避免结构变形与裂缝。施工时混凝土的配比应该结合水泥的水化反应,尽可能减小水泥水化的反应数据该过程需针对混凝土的混合比来绘制混凝土的绝热升温曲线;施工人员应该根据详细的情况来选取养护办法,确定养护时间,掌控拆模时间与拆模顺序,减小混凝土结构的内外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施工企业要派遣技术人员实施现场的指导,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升施工的标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结构裂缝的存在。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民建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技术手段的应用来看,裂缝问题的产生是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裂缝问题的处理应该加强防治,围绕着现阶段影响和造成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产生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个流程,提升施工质量效果,避免裂缝。而对于已经存在的裂缝,则需要采用细混凝土进行修复,降低其危害性。

参考文献

[1]张多志.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102-103.

[2]李宗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工程应用[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4.

论文作者:严朝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论文_严朝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