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作为学生的启蒙阶段,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德行的养成,是从小就开始的,品德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高度重视,用适当的策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形成德育观。本文将从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班主任
引言:
随着国家对小学生德育基础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各学校也纷纷开展了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并鼓励小学班主任起带头作用,在班级开展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德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德育教育是生而为人的根本。比起学习,小学班主任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德育观
对于价值观体系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而言,很容易受到各方诱惑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小学生们很可能会步入歧途。而从小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德育观的重要一步。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容易被身边的教师和同学所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可以在温暖的集体中成长,这能够促进学生们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德育教育进行得彻底,能够帮助学生成长为优秀、品德合格的成年人,未来更好地在社会立足。
(二)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懵懂的小学生也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德育教育其实也是在帮助学生完善良好的心理健康需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会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对于班集体的强烈融入感和归属感,能够使得学生在更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结合学生自身的优点进行鼓励教育
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鼓励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而作为小学班主任老师要善于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学生身上的优点入手,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认识真善美,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对小学生进行鼓励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得到班主任的肯定之后,也就更愿意听班主任老师的谆谆教诲。
(二)创造班级良好的德育氛围
爱是德育的基础,有了爱,人们才能从道德的角度充分考虑他人的需求,才能照顾别人的感受。感恩教育类似于一种换位思考的理念的实施体现[1]。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德育学习的重要孵化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快乐地成长。
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感恩教育,定期在班级内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题班会,一同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可以有多种形式展开,例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品表演、做游戏、歌唱比赛等,越多样丰富的活动更能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从活动和游戏中学习成长,有时候比班主任老师单纯地进行说教效果来得更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各种形式的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有爱的班集体,一个凝聚力极强的班集体就像一个隐形的推手,推进学生往好的方向进步成长,同学之间会互相学习互相取经,共同进步。学生个人的德行是班集体的一部分,班集体也反过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德行。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带领学生们创造良好、有爱的集体氛围,以良好的班风为舟,推动每个学生成长为品行兼优的学生,驶向未来的彼岸。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之间有着个体差异性,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身体发育、心智成长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2]。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适合严厉的教育,有的学生适合温柔的教育。班主任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应该视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而进行。对于学生犯严重的原则性错误时可以使用严厉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避免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如果只是小问题,可以以引导和谈心为主,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四)重视与学生家长的德育沟通
有一些家长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里,那么德育教育和学习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家长作为学生们人生的第一位导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也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为了贯彻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应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同步学生的动态和进步,共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负责。确保家长可以及时关注孩子的成长。
这样,学生在离开了充满德育教育的学校氛围之后,也能够在家庭的环境中继续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良好的品格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
(五)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导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如果一个班主任教师的品行遭到学生的质疑,失去学生的信任,那么后续的德育教育自然是进行不下去的。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教师要重视自身“师德”的培养,以良好的品格和姿态去面对和教育学生们。学校也要针对教师群体,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确保班主任教师群体是品德良好的先行者,才能更顺利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六)开展相关的奖励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良好德行的重要性和价值,班主任教师可以开展类似评选“德育之星”的活动,对于优秀或者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让他们意识到良好的德行是值得被肯定的,是正确的行为。适当地引入奖励机制是给予学生一个动力,慢慢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品德,纠正错误的行为,久而久之,良好的品德就会成为他们的习惯,成为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三、结束语
小学德育教育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面对着逐渐成长起来的小学生群体,做再多的德育教育工作都不为过。社会新闻中时而出现的少年恶性刑事案件中的主人公,很多都是在小学阶段没有进行正确德育教育,对待善恶没有正确认识而导致做出犯罪事件。为了帮助小学生们都能够茁壮健康成长,小学班主任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系化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孙晋合.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60.
[2]潘新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98-199.
论文作者:陈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班主任论文; 小学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们论文; 品德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