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壮岗中心小学 276615
女词人李清照是被世人公认的言愁高手,作为女性,她对“愁”字情有独钟。翻开她的词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简直就是一个愁情的世界。
一、相思离别之愁
唐代女道人鱼玄机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而李清照幸运地嫁给了才情兼备又与她意趣相投的赵明诚。赵明诚人品学识俱佳,读书极博,酷好书画,还是一位金石学家。与李清照成婚后,两人赏玩书画,吟诗填词,互相唱和,研究金石,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赵明诚敬佩妻子的才华,称她为“亦师、亦友、亦妻”。
进入夫家,庭院深深,重门常闭。公公又是一个高居相位的“炙手可热心可寒”的人。在这显赫却又森严的相府之内,李清照只有丈夫一个知心人。可丈夫又经常外出游学、为官,这就自然给多情的女词人带来了极大的悲愁与苦闷。这种悲愁与苦闷,始终贯穿于她的闺怨词中。因此她写下了诸多表达离愁别恨的词作,“愁”字奠定了词的感情基调。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李清照前期闲愁中的代表之作。“红藕香残”、 经秋“玉簟”交代了时令。“兰舟”、“锦书”、“雁”,宕开一笔,言愁思之恼。落花和流水则顺其心绪,遣愁觅苦,突出夫妻离别之无奈,更道尽了不尽之相思。这种情感,已经从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快意,发展到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离恨。
自从和丈夫分开后,她的精神就失去了依托。举目所见,不管是白云、飞雁、明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对丈夫的思念联系起来。相思之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于消失,刻骨铭心,像游丝一般萦绕于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上消失,却又不自禁地钻入“心头”。李清照对这种感情作了独特、细腻的体察和把握。这种感情既执着又缠绵,摆脱不开,搁置不下,愁情难释!虽然愁情很深,却不矫情,笔触真切,善于营造情境来抒发,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国破家亡之愁
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宋钦宗相继被俘,北宋也随之灭亡了。宋高宗赵构仓皇南逃,在建康建都,始称南宋。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也被迫离开故乡,辗转南渡到了建康。两年后,赵明诚在奉诏赴湖州太守任途中,因病身亡。李清照倍受打击,之后便流落到杭州、越州、金华等地。后来,又改嫁于张汝舟,张汝舟是一个假面书生,他贪图的是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金石。达不到目的,便对李清照进行百般凌辱。
“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为此,李清照请求诉讼离婚。后来,历经磨难终于成功,却因此而入狱。在短短几年间,李清照夫亡家破,她所珍爱的金石书画珍品不少毁于兵乱,或失于流离之间,几乎丧失殆尽。一时间,她失去了较为优裕的生活和志趣相投的伴侣。就这样,李清照情感没有了寄托,而她膝下又无儿女。她的后半生是一个人孤苦伶仃,四处孤独飘零,最后于凄凉悲惨的境地中悄然去世。
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和各种不幸的遭遇,给李清照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她彻底崩溃了,从而写出了更多凄婉愁情的动人词篇。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开篇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写景造境,狂躁的恶风已经停息,尘土里还夹杂着芬芳的香气,百花荡然无存。这里着实描写出一幅凄凉衰败的景象,渲透出一片“愁”来。词人缘情布景,渲染苍凉的气氛,衬托了愁苦抑郁的心情。
“日晚倦梳头”中一个“倦”字表现在一个动作上,却是无穷的哀愁郁结于心的反映。“物是人非事事休”乃直接抒情,再加上一句“欲语泪先流”,情之伤处,可见一斑。换头,以“舴艋舟”来承载愁,言愁的多和重,这样的写法堪比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和“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痛。在整首词中,我们不难寻觅出一个盛年不再、历经岁月磨难和苦痛的失意的中年女子的孱弱身影。
三、韶光易逝之愁
李清照的“愁”除了闺中闲愁、生离死别的惆怅之愁和国破家亡的民族忧患所带来的愁之外,萦绕在她心头的还有伤春惜春的生命悲凉感引发的愁。
《如梦令》就是一首佳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内容曲折而含蓄,词人通过摄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了惜花、惜春之情。词中隐含了两个意象,即问话的主人和答话的卷帘人。一个漫不经心,意闲语缓;一个情系海棠,心悲语急。“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却道海棠依旧”,是答语,问语省去,从答语中可知问的是:“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究竟怎么样了?”问答显然不相称,问得多情,答得淡漠。因为答语的漫不经心,所以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知否?”来,口气宛然,浑然天成。
女主人公出于对花的关心,问得那么认真;又出于惜花的心情,驳得那么恳切。结句“应是绿肥红瘦”,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最后三句不仅表达了词人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之情,还体现出女词人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更是深刻传达出了词人因时光流逝而怅惘忧伤的情愁。
论文作者:曹玉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李清照论文; 词人论文; 卷帘论文; 绿肥红瘦论文; 金石论文; 海棠论文; 香花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