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中的质量管理策略与应用分析论文_王涛

工程监理中的质量管理策略与应用分析论文_王涛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监理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监理行业起步较晚,在发展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为了加强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在本文中,将对工程监理中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质量管理的相关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工程监理工作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工程监理;质量管理;策略;应用

1工程监理中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1工程监理的定义

建设工程监理,即为了保证建筑项目达到国家的有关要求标准,保证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符合资质标准的监理单位,并且该单位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文件及合同,对建设工程质量、进度、造价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

1.2工程监理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控不仅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还危及到财产的安全。为了确保建筑项目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正常的开展,我们需要确保项目的质量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因此,质量管理如何,决定了项目最终成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工程监理工作是否符合实际工作。质量管理需要对项目施工过程的技术标准、施工安全等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管,要实现项目施工安全、可靠,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开展建筑项目监理前,监理人员需要掌握国家对具体项目的具体标准、规范,并以此来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监理目标。而工程监理的质量管理则主要针对人员、制度以及材料等进行管理。

2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2.1监理法规机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不长,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建立的法规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建筑建立法律制度,导致监理部门在工作中无法可依,建筑监理企业和及建筑施工单位缺乏法律和法规的条文约束。缺乏行业性的法律、法规监理制度,就会导致建筑行业和监理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的监理标准,造成建筑行业项目的质量整体出现混乱。另一方面,质量监管标准不统一,导致很多存在隐患的项目工程继续施工。由于政府缺乏统一的质量监管标准,导致很多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偷工减料,并且没有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合理施工,给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2.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工程监理要求工业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素养,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并且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导致整体的监理能力普遍较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建筑质量监理工作刚刚起步,对于监理行业的人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培训,很多工程监理专业性的课程也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讲师及对本专业学生的工作能力的培养,导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毕业后实践能力差,最终导致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一方面,建筑监理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够,对施工现场的了解不够全面,监理单位的工作不够重视,忽视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的条件监管,很多监督管理的单位态度不重视,敷衍了事,导致在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监督。现阶段,我国的施工质量监管的安全管理缺乏随机性和互动性,并且没有相应的紧急管理措施,缺乏必要的应急管理措施,对临时事故的处理能力低,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以南方某公司的坠落事故为例,由于对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混凝土未干透而强度降低,无法恢复防护的作用,进而出现坠落事故,究其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违背施工顺序,违章指挥,以及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导致本次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3监理质量管理改善策略

3.1对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核

相关监理人员一定要对工程的设计图纸保持重视,通过严格的技术检查,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在对施工图纸进行正式审核以前,监理人员需要对设计的理念和意图加以了解,还要做好施工地点的实地勘查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开展审核活动,以此来保证图纸审核的科学性。与此同时,监理人员要和施工单位进行积极的沟通,针对图纸当中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协商,通过科学的讨论,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有效的编制与实施,从根本上进行工程质量的控制。在工程施工中,施工组织设计能够使施工配置更加合理,因此,监理人员一定要对该项设计内容进行重点的检查,对其中的技术设定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分析,避免施工要素配置不合理,影响施工质量。

3.2对监管力度进行强化

在工程的施工现场当中,为了对质量控制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理人员一定要勤于看管、勤于检查、勤于用脑,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施工环节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使用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对比,查看其中的偏差问题,并对造成偏差的原因加以寻找,确保各类质量问题能够被及时的发展和解决,在对此类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这样可以方便后期的专项检查,对后续工程的施工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3在材料采购中的监理质量控制

在施工单位确定施工材料采购工作以后,监理人员需要对材料的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查,查看供应商的资质是否达到标准,社会信誉是否良好,材料质量检验是否合格等,因为在材料购买旺季当中,有很多建筑材料都会有供应紧张的问题出现,监理人员对材料供应商的各项审核,不只是为了保证材料质量,还要确保在施工旺季,供应商具有稳定的供货能力,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供应不畅,造成工期的延误,这样不但会加大成本投入,还会增加质量风险的产生几率。因此,在材料采购时需要经过监理单位确认通过以后,才能允许材料的正式采购。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监理人员应根据材料订购单,对材料的数量、型号以及合格证书进行认真的核对,确保材料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确认无误以后,需要将材料送至仓库进行专门的管理,避免材料管理不当,受到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出现损坏或质量下降的问题,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3.4对隐蔽工程进行及时的验收

为了防止在隐蔽工程环节有质量问题出现,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应该督促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及时的报验,即在完成隐藏工程施工以后,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做好自检工作,在自检之后报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验收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确认无误以后,要与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的隐蔽工程进行具体的验收检查,在检查合格以后,才可以在质量保证书上确认签字,也只有质量合格以后,才能允许施工单位将隐蔽工程覆盖,一旦发现隐蔽工程当中存在质量问题,应明确指出,并要求施工单位在规定期限以内完成整改,整改以后,还要重新进行验收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由监理人员代替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因此这样不能达到双重检查的效果,因此,监理单位还需要做好施工单位的督促工作,使相关质量管理机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监理工作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监理逐渐受到重视,这就需要相关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需要共同遵守法规规定的要求,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提升工程监理的工作效果,保证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及进度,促进监督建筑行业的综合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文忠.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1):127-128.

[2]张威.公路监理中的质量控制策略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8):235.

论文作者:王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工程监理中的质量管理策略与应用分析论文_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