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权文化与表演式课堂——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教学研究论文,文化与论文,冲突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7)02—0102—07
课程改革必然经历不同的文化要素的交叉融合、延续继承、替代更新、新生成长的多维多向的复杂过程。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学校课程文化方面的变化情况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曾在珠江三角洲的几所小学进行有关新课程改革文化现状的调查,连续32天,听课60多节。下面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预演),通过它,我们来分析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
一、案例与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案例:《多彩的桥》
宽大的长方形教室里,摆放着8张不锈钢支架的玻璃方桌,每张方桌的四周有8位学生围坐。上课预备铃响过,两位女同学——主持人走上讲台前,面向同学,声音拉长,声调高扬地说道:“静—息”①。绝大部分学生立即头朝下(有几个学生偏着头,眼睛向侧边张望),伏在桌上。两位教师走进教室。一位是三十岁左右的女教师,走到讲台旁,坐下。另一位是二十多岁的男教师,走到靠墙角一点的电脑台前,坐下。早已准备好的银幕上显示出一座立交桥和“多彩的桥”几个字。
上课铃响过,主持人像报幕似地朗读完开场白后说道,“有请科研小组汇报他们所收集的桥之最。”一个学生汇报,有最长的桥、最古老的桥等。“有请文学小组展示他们的风采”。一个学生汇报,有对联、诗句、剪报,还有电影《魂断南桥》。“有请艺术小组汇报”。一个学生汇报,出示了他们收集到的有关桥的邮票,唱了《北京的桥》这首歌。在汇报的同时,多媒体演示了收集的材料,播放了诗朗诵和歌曲。主持人做了简短总结后说道:“假如没有了桥,我们会怎样呢?请各小组讨论,再推荐一位同学发言。”点了3个同学发言后,主持人说道:“是的,没有了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现在请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桥。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8分钟后)每一小组都派一位代表汇报。各小组汇报的桥的名称分别是:第一组,花桥;第二组,飘动的桥;第三组,弹弓桥;第四组,升降桥;第五组,多功能桥;第六组,好心之桥;第七组,美食之桥;第八组,心灵之桥。每一组都有制作好的画板,上面画着他们想象的桥。汇报完后,主持人说道:“大家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体会。”一位同学简要复述了这节课的内容。最后,“请老师讲话”。老师讲了几句,并以这句话结尾:“通过这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去构想属于我们自己的桥。”
总结这堂课有如下几点:第一,教师充当旁观者,仅有不到2分钟的讲话。第二,学生组织了整个课堂活动,安排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第三,课堂内容涉及多方面的丰富的知识,涵盖了科学、文学、社会、绘画、音乐等多个学科。第四,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网络、图书等各种资源。这堂课组织得非常流畅,处于课堂组织核心地位的两位女同学对整个课堂设计的全部过程了如指掌,她们熟练地背诵着台词,导演着整个过程。学生讨论也像是演戏,最长时间的一次学生分组讨论有8分钟,他们半倚在方桌周围,围着他们画好的作品,凑在一起交头接耳。这使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什么力量促使教师按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来认认真真地表演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了解课堂中的新课程文化与以前的课程文化要素的作用方式,我对该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开展了主题访谈和观察研究。主题包括:(1)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这堂课的态度。(2)教师对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3)教师新课程教学经验的获得。(4)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组织的影响。
二、主题访谈与结果
(一)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这堂课的态度
当与校长一起就餐时,我们谈到了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
我:今天,美术室有一堂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
校长:这是××区教育局分派给我们的任务,在我们区还有3间小学,都是省一级或市一级学校,是给××市的教师示范和观摩的。
从校长的语气和表情,我判断,承担这项任务的学校必须具有一定的资质,这是学校的一种荣誉,其中也暗含着,这样的学校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和地位。
我:如何应付这种任务呢?
校长:哪能马虎?它涉及到学校的声誉,一两次搞不好,学校的牌子就完了。我做管理历来只抓大事,抓关键,这就是学校的大事,也就是管理学校的关键。不瞒你说,其实,上这种课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经过挑选的。
我:学生怎么挑选?
校长:从全年级中挑选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这个活动。基础知识学不好的学生上这种对创造性要求比较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不行的。
校长期望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或至少保住学校的声誉。而且为了学校的声誉可以不顾学生的感受与需要。
教师与校长的期望是否一致呢?在六年级的教师办公室,我与几位教师在一起,其中有一位就是上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讲教师H女士。在非常轻松的闲谈中,我与H女士谈到这堂课。
我:您是教什么的?
H:我?教绘画的。
我:承担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您觉得有压力吗?
H:有,但这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我:您很乐意承担这个任务?
H:不能说很乐意,安排上了,没法推脱。但确实有利于提高自己,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学校和教研组会安排老师来听课,进行研究、改进。这能使我学到很多东西。
B:(在一旁的B老师始终关注着我们的谈话,听到H老师的话,附和了一句)领导信任她,靠她为学校争光。
我:哦。您昨天的课,准备了多久了?
H:已经2周了。
我:为什么要预演呢?
H:有上级领导来听。
我:从上课的效果来看,您对今天这堂课的效果满意吗?
H:还可以,只是有些学生对内容还不够熟练,还需要再练习一两次,真正汇报时才能够更为流畅。
看起来,教师把承担这项任务当作为一种光荣,并且会为捍卫自己的荣誉而努力把课上好。有领导来听课,就必须保证上课的过程顺利,必须让学生充分熟悉上课的内容,预演是这个准备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教师对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
为了实现把课上好的愿望,教师会自觉地根据他对新课程的理解进行操作。那么,教师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呢?
我:这堂课要求学生做哪些准备?
H:学生要查资料,熟悉资料。没有想到,有的学生还很有办法,他们找来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有几个学生有绘画基础,我们就把绘画任务交给他们。
我:上课时,老师为什么很少说话?
H:这也是新课程理念呀。它要求教师充当旁观者,充当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我们设计的这堂课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师不讲,或尽量少讲。
我:那功夫都花在课外了吗?在准备过程中,您做了些什么?
H:是的。我们几个人为这堂已经准备了两个星期了。先要确定上课内容是什么?这是最难把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总是涉及多学科知识,比如多彩的桥这一课,就包含了科技知识、语文知识、音乐知识、绘画知识等。我们就是按这些知识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分头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当然,更多的准备工作还是在知识的组织上,大量的资料找来了,要在一堂课的时间把它们串联起来还真不容易。这堂的设计就是用两个学生主持人把知识串联起来。
我:这堂课有教材吗?
H:有。不过,上公开课不能照着教材讲,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体现教师的创造性。
我:您觉得进行创造性教学有难度吗?
H:怎么没有。好在桥这个主题便于展开丰富的联想,轻易地就把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了。
教师在努力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各种要求。很明显,他们的理解是机械的,比如对“教师充当旁观者”、“平等中的首席”等的理解仅仅限于上课时不说话。教师对知识综合的理解也很机械。他们认定,涉及多个学科,就是知识综合,也就是把综合性理解为多学科的简单相加,牵强附会地把多学科知识捆绑在一堂课上。
另外,教师把创造性理解为天花乱坠地联想,把富有创造性与进行丰富的联想划上了等号。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想出”了8种桥,这8种桥基本上都不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发挥交通功能的实用桥。大概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桥不新不奇,便被教师认为没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价值,不足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其实,教师所列举的8种桥,也并非首创之作,而完全是抄袭别人的,学生只是绘制了几幅图,并背诵了那些以桥为主题的陈词滥调。
(三)教师新课程教学经验的获得
一天,我去该小学的教学研究室,碰到几个教师正在一起研究改进这堂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H老师也在其中。我就坐在一张电脑台旁边,打开了电脑,观察老师们的教研活动。
房间里老师继续着他们的工作,H老师和一位年长一些的女教师(且称为W)在商量着,我听得到她们说话。
W:其他几所学校都是以“多彩的桥”作为公开课,大家都上网找资料,到时候大家的模式会不会都一样。
H:网上的资料很丰富,我们选用了多个网站的资料,还进行了综合。即使大家都上过同样的网站,也一定会对网上的资料有不同的筛选,雷同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
W:那你担心什么?
H:这是第一次上综合实践活动的公开课,怕学生因为准备的内容不熟练而出岔子。
W:必要的时候灵活一点,提醒一下学生记忆的内容应该也是可以的。
靠近进门处的一位老师(且称为M)从打印机上取出一张纸,走向H和W,一边将纸递给H,一边说。
M:第六组的主题“好心之桥”与第八组的“心灵之桥”让人感觉有些重复,我找到了一个新的说法——“宇宙之桥”。拿它取代心灵之桥,怎么样?
H:还是取代“好心之桥”吧。“好心之桥”是我硬拼凑出来的。
W:(将宇宙之桥的画片递给H)把这个交给第六组,让他们仿照画一张,再重新编个台词。
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老师们挖空心思地进行准备,他们追求这堂课的结果,努力地使它像一个新课程的课堂。因此,他们把本来该由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全部省去了,都由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只要记住老师们找来的资料,或者画一幅画,或者抄一首诗词,或者唱一首唱歌,或者摆弄一下收集来的邮票。
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呈现出来,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模式。教师习惯了先自己把有关知识理解透彻,再想办法以抄写、复述等最简约方式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以最经济的方式掌握知识。在这种模式里,学生能够再现了,也就意味着掌握了,于是能够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反之,如果一堂课没有教授实实在在的知识,学生不能够再现一定量的知识,就会被认为是没有收获的。因此,教师用旧课程的思维解读了新课程的要求。
(四)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控制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学生通过实践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增强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最大地发挥。这种新理念已经通过新课程培训深入到大部分教师的头脑之中,但是懂得了这个要求的教师是如何按新课程的要求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呢?
在六年级五班的教室里,我遇到在“多彩的桥”的课堂上坐在我身边的学生A。
我:你们班的同学真行,那天课堂上,给我的印象可好了。
A:那些同学不是一个班的,而是从4个班中抽取的。
我:哪些同学被抽取参加呢?
A:学习成绩好的呗。4个班,每个班取10几个就可以了。
我:被抽中了,你高兴吗?
A: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排练要耽误不少时间,但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我:综合实践活动课很有趣吧?
A:没劲。
我:课堂上,同学都表现得很不错呀。
A:这不算什么本事,他们都把答案背诵好了。
为了学校和老师的声誉,教师们认为要确保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流畅,表演漂亮。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一些头脑比较灵活、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因此,教师选择学习成绩比较好学生参与这个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不公平的。这种选择也没有真正实践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等理念。
三、讨论
公开课是如何变成表演课的?本例公开课是上级指定的任务,是向领导汇报该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改革的成绩,主办单位期望它得到上级的肯定,因此就要想方设法把这堂课做好。
这是行政权力作用于课程活动的结果。当权力在文化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时,人们在社会生活上表现出崇权唯上,行为的核心是对上级负责,这导致教师的绝对服从意识。在课程改革中,这种崇权文化表现为,课程改革的方案成为上级的代表,课程改革是通过运用行政权力自上而下地按计划推行的。但是,新课程所代表的主要理念来自于西方,处于教师的文化经验之外。在以权力为中心的文化中,教师把这些外来的文化观念理解为一种新的权力。
其实,新课程所提倡的文化是一种对权力解构的文化,在这一点上,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新的文化权力,至少它不能理解为一种像原来一样取代某种文化而存在的新权力。相反,它要求还教师和学生以文化的主体地位。它要求从根本上、从制度上解构原来的文化基础,教师和学生不只是被赋予权力,而是从根本就应该拥有权力。但是,本例课堂教学并没有表现出文化权力的解放,相反,它仍然是在唯上的权力文化观念下运作的。教师没能实践新课程赋予的课程自主权,没有能够在专业方面充分发挥自主精神,而是努力迎合上级的意愿,准备一堂让上级领导感到舒服的汇报课。因此,讨上级欢心,表演流畅漂亮,就成为这一堂课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学生学什么知识、发展什么能力已经不是课程的主要目标,而是一个次要目标了。其实,通过本例,学生也经历一次如何讨好上级的实践,这正是生存于崇权文化中的社会个体必须学会的一种本领,同时,这种崇权文化又通过这些新的社会成员而存续下去。
至于那些经过网上搜索而来的关于桥的奇思妙想,对于学生不仅没有启发意义,反而暗示了学生,别人能够想出好主意,而我是不行的;别人是能创新的,自己是做不到的。这种把已有的创新成果呈现出来,提供给学生记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能培养对于创新成果的仰慕与崇拜。久而久之,一些学生由此养成了思维上的奴性。
(一)“综合”背后的知识权威。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它要求把教学主题转换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教学课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如何设计一座桥梁?什么样的桥梁的结构最坚固?结构各异的桥梁分别有什么特点?如何使桥建起来后,不妨碍船的通行?但是,本例考虑了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忽视了研究和解决实践问题。教师机械地理解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将文学、文化、音乐、科学、绘画等的知识都牵扯进来,使一堂课变成无所不包的大杂烩,教学失去了灵魂和主旨。这里看出教师崇尚知识权威的倾向仍未改变,只是从崇尚单科知识权威转向了崇尚综合知识权威。
(二)剥夺学生主体地位的行政权威。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还学生课程活动的主体地位,但是,在本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虚假的,表面上教师没有说话,但实际上教师是课堂的幕后主持,学生是木偶,是傀儡。学生完全被剥夺了主体地位,成为演出教师编好的剧本的工具。第一,学校和教师运用不公平的选择权,选择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压抑了部分学生的自主权。第二,作为课堂主持人的两位女同学也不是自主的,而是完全按教师编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的机器,也被剥夺了主体地位。第三,学生在教师的支配下失去了探索知识的自主权。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学的表演效果,把网上找来的资料进行编辑整理,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记忆,取消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权利。
(三)悬空的新文化权威。从本例来看,在习惯于接受知识的教师心目中,新课程理念具有权威性。但是懂得新课程政策的教师为什么没能按照这些要求进行实践呢?第一,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的文化内涵。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理念大多是从国外借鉴来的,对于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来说,这些理论大多像天书一样,理解起来非常费劲,就出现了理论与实施的脱节。第二,教师不具有进行新课程文化实践的经验和知识。教师缺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面对实践解决问题的亲身体验和有效训练,因此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新课程理念被悬空了。
(四)尚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权威。新课程改革是政府强力推行的,教师通过学习课程改革文件和接受课程改革的培训,接触到新课程,在头脑里已经有了新课程的思想,但面对现实,他们处于矛盾之中。本例中的教师处理这种矛盾的方法是将新课程教学内容倒入旧课程的模子里,向旧有的传统的社会文化力量做出妥协。教师运用文饰手段,使自己理解的新课程政策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使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看上去是按新课程的要求去做的,但实际上,教师担心按新课程的要求去做,可能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可能会引起教学秩序的混乱,不符合中国文化通常的评判标准,还有可能会暴露自己在研究能力和组织调控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因此,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的发现过程,将学生限定在大量复述既成的知识结论上。这样,可以让课堂看上去非常热闹,感觉学生非常具有创造性,其实它与传统的旧课程的课堂在教学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
(五)权威的矛盾——新课程文化权力的斗争。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但是政策需要行政权力的支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努力制定政策减轻学校在升学和考试竞争方面的压力,这是在政策上解放学校还学校以办学自主权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考试和升学竞争的压力仍然客观地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主管部门仍然在制定一些土政策强化考试竞争。
本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受制于土政策,把抓考试成绩作为一项核心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六年级是名存实亡的,汇报课是临时准备的。在平常,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时被语文、数学、英语等占用。学校领导把课程改革理解为上级的指示,而在一个崇权文化的社会里,下级对上级是绝对服从和千方百计迎合的,但这种服从又往往是被动的和扭曲的,因此,改革的内动力就容易丧失,改革变成一种应付上级差事的活动,有时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四、结论
(一)本例反映出教师(通过理论培训或教材解说培训两种目前主要的培训方式获得)的课程经验不足,不能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推行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进行教学操作时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放到一边,不予理睬。因此,“有必要使教师培训过程变成一个教师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使自己成为问题研究者和自我反思的研究者,并且拉近他自己与学习者的距离。”
(二)要实现课程理念的转换,必须提出便于教师理解的本土化概念,还要努力从多角度营造适合于新课程理念推广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课程的解释取决于它所存在的社会环境。”本例的教师受“中国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观的影响,强调教师的权威”,这是目前新课程改革所必须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现实状况。如果说课程材料引进比较容易一些,那么课程理念的移植就要困难得多。一种脱离了土本文化的课程理念,要在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功地生存,首先必须与这种文化环境达成妥协,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
(三)教师难以将观念内化,更难以产生与新观念相应的行为。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和理念仅限于字面的了解。
(四)教师的传统文化经验,如“保姆式的指导”,仍然在新课程实施中起着作用,使得教师用已有的文化经验解读了新课程,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改善教师的角色取向”,使他们具有新课程的文化经验。
(五)教师感受到了新课程文化与以前的课程文化的冲突,他们名义上接受新课程文化,但实际上,他们仍然不自觉地站在以前的课程文化方面。这是因为社会评价系统仍然支持着旧课程的运行,所以他们觉得拥护旧课程会更有利一些,尤其更有利于自己专业地位的巩固与提高。
(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本例中教师还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课程开发者而是一个课程方案的实施者、执行者。
总之,不可否认,本例中的教师曾认真地考虑过如何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如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他们正经历着一次新旧文化的斗争,但是他们在临场操作的时候向旧的观念、旧的要求妥协了,新的观念、新的要求成为了摆设。在这堂课的进行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文化与以前的课程文化的矛盾与斗争,而且以前的课程文化凭借着根深蒂固的传统,牢牢地纠缠在新课程文化的要素上,侵蚀着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导致了“新躯壳与旧灵魂”的现象。
收稿日期:2006—12—2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研究项目“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批准号:06SJY014)。
注释:
① 静息是上课前强制学生进入安静状态的一种特殊方式。此次笔者所调查的每一所小学都采用这种方式。其具体做法是:上课预备铃响,值日的同学站在讲台前,喊一至两次——“静息”。同学们必须两手抱头伏在桌子上。直到上课铃响(大约5分钟),值日生喊:“请坐好”,同学回答,“我坐好”,才坐直,准备上课。
标签:新课程改革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管理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