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对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农产品论文,物流论文,冷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3856/j.cn11-1097/s.2015.07.017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低温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爆发式的增长,网购平台打通了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冷链物流链被拉长,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迅速增加。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然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存在自动化水平低、物流成本较高、冷链流通率低、政策环境不够宽松、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与居民消费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出口需求扩大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高度市场化的物流体系、健全的物流政策和标准,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1 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对比 1.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对比 (1)中国。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不易保鲜等特性,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而冷链物流的关键环节就是冷藏运输,其中公路和铁路运输是最主要的冷藏运输方式。然而受国内铁路资源的限制,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难以协同发展,成为影响冷藏运输效率的因素之一。中国的冷藏保温车大部分来自于已报废或即将报废的海运冷藏集装箱,专业化的冷藏保温车数量严重不足,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由于车辆制冷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缺乏标准规范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同时部分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专业的冷冻设备,无法保障农产品在冷链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此外,全国冷库总量只有2 673万吨,而且发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鲜库少;经营性冷库多、加工类冷库少;土建式冷库多、装配式冷库少;城市冷库多、农村冷库少;东部冷库多、中西部冷库少。此外,冷链物流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增加冷藏保温车和冷库数量,打通信息脉络也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虽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及了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但由于中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企业将重点放在硬件投入,信息化意识不强,缺乏统一规划,造成目前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 (2)美国。美国主要依靠集装箱卡车和火车来完成农产品冷链运输,发达而便捷的公路和铁路运输网络是其冷链物流发达的重要原因。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普菲斯公司是全球食品温控仓储行业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拥有20余年的冷库运营经验,主要选择在大城市和主要港口地区开发、设计和运营全球尖端的、标准化冷库,提供高效、便捷、具有高附加值的冷冻仓储服务,牢牢地占据了冷冻仓储的高端市场,尤其是海鲜冷冻仓储市场。目前普菲斯公司在美国建造了27座冷库,并逐步在亚洲、南美洲以及非洲拓展全球冷链经营业务。信息化建设既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提高物流效率的保障,因此美国十分注重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总部位于犹他州盐湖城的CR英格兰公司是美国最大的温控卡车运输公司,该公司为每辆卡车配备了全球定位系统、网络跟踪设备和网络账单系统,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准确、快速地送达产品。此外,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控制平台、项目化管理软件等先进辅助设备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美国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 1.2 冷链物流组织化程度对比 (1)中国。一直以来,中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都较低,虽然初级农产品产量和销售量较大,但农产品供应链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导致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滞后,进而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资源整合:在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缺少集中采购的组织机构,在农产品加工环节缺乏资金,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下游缺乏相应的冷链运输设施和销售场所。如湖南省怀化市黄岩高山蔬菜基地,年产无公害、有机地理认证和进出口检验检疫认证蔬菜近2万吨,但由于缺乏产地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系列冷链设施,2014年出口量不到500吨,进入超市销售的腐损率高达35%,农业合作社处于保本或亏损5%~10%的状态,当地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严重受挫[2]。而企业自建冷链物流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冷链建设和运输成本的投入极大地增加了产品成本,而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为增加的成本买单,因此农产品运输损耗极大,据估算,全国每年果品腐损接近1 200万吨,蔬菜1.3亿吨,经济损失达到上千亿元。 (2)美国。美国拥有高度市场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早在2002年就建立了由航运公司、卡车运输公司、货物搬运公司以及冷链设备制造商等各类机构组成的冷链物流协会,主要负责研究生鲜、易腐农产品的保存和运输问题,以及为需要冷藏运输的农产品制定行业标准和指导原则。同时,美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分工非常细致,各环节主体都明确自身职责,如运输方只负责确定运输车辆与司机、仓储方只负责在确定时间在码头卸货、维修公司只负责根据求救电话进行抢修。虽然分工细致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工作烦琐性,但同时增强了各个环节的专业性,明确了各主体的职责,有效提高了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如今美国冷链物流已从提供预冷、运输、储藏等功能性服务向为客户提供咨询、信息和管理服务延伸,为客户提供改进产品价值链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与客户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 1.3 冷链物流政策和标准对比 (1)中国。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存在于肉食品相关的对外贸易领域,1982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过去30多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在分析当前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15年中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近年来多项冷链物流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和行业标准的出台(表1),标志着开始从国家层面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然而,已制定的冷链物流标准多集中在运输和储藏两个环节,缺少针对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环节衔接过程的管理以及销售环节的标准和规范,市场监管体系还有待完善。 (2)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操作标准和要求做出了明确且带有强制性的规定(表2),并建立了配套监督机制与惩罚措施。美国冷链物流协会通过制定包装材料和规格标准、冷藏温度标准、品质检验标准、运输操作标准等,实施了严格的专业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3],使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趋于完善。 美国于2002年出台了《冷链质量标准》,为冷链供应链的认证工作提供了依据,可用来测试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可靠性和质量等级。此外,美国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设农业公共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价格支持、出口补贴、关税扶持政策等,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2 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2.1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的供需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中国包装水产品、家禽、畜肉和果蔬等食品品种超过600种,年产销量和出口量都在逐年提高,但由于冷库、冷藏保鲜车及冷链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先进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与信息网络技术,因此中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逐步建立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和信息网络。为了避免冷链物流成为农业发展的短板,应重点在农产品生产地集中建设配有先进信息管理系统的冷链物流基地,既可以自动实时记录、全程定位跟踪冷链物流状况,确保物流过程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又能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冷库是冷链物流的关键节点,但目前中国人均冷库容量仅有7kg,且多数设备设施都较陈旧老化,分布也不平衡。因此,应加强冷库的建设与布局,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低温保障水平,提升冷藏保鲜车辆的社会保有量和使用范围,加强综合运输网络建设,完善仓储配送设施,减少或消除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断链”现象。 2.2 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为了节省冷链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美国农业生产企业采用冷链物流外包模式,将农产品交由实力较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承运,简化了流通渠道环节,进一步细化了市场分工,有利于保证农产品的新鲜与安全。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冷链业务空间较大,但目前主要开展库存管理、货运代理、运输和装卸等业务,少有能提供综合全面、系统集成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应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改变目前冷链企业整体规模小、组织散、竞争力弱的状况,以促进冷链物流在功能、服务、信息、管理等方面向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应积极引导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差异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经济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盟协作、控股参股等方式做大做强,加速冷链物流行业资源整合,推动中国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和冷链物流行业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助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2.3 制定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和标准 由于缺乏强制性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国内一些中小冷链物流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在运输过程中关闭制冷机,造成农产品损腐率大幅上升;还有的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对不同农产品进行拼柜、拼车或在冷库储存时进行混库储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交叉污染。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急需对整个冷链物流行业进行规范。为了改变市场配置不合理、企业间竞相压价的问题,美国针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各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标准和规范,并通过强制性措施予以推进。中国应参考美国的做法,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创造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①下拨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藏和运输等冷链物流的薄弱环节,重点支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②制定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储藏配送中心等冷链物流相关主体的税收、信贷、土地审批等支持政策。③将冷链物流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关键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4]。 2.4 培养复合型人才 美国在全国物流管理协会的组织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流从业人员在职教育,规定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只有经过考试获得任职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工作。同时,为了组建高素质的冷链物流人才队伍,美国在高等院校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在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中开设物流课程。复合型人才的短缺是制约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应首先加强对冷链物流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民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其次,加强对冷链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的负责人、管理骨干和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是冷链物流专业知识、运营模式和管理经验。最后,高等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冷链物流专业教育,在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课程,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比较_农产品论文
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比较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