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总结我院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接收的3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9例,分别在手术前后进行常规护理与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病情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前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VA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更优,且干预组以5.26%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上述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时配合围术期对症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降低疼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护理体会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加剧的情况下,老年人出现损伤骨折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其中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显著增加,但也正是因此,各界医学专家在治疗方案不断深究后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纠正后凸畸形,增强椎体强度,有效缓解疼痛[1]。我院今年来在患者治疗期间采取相关的围术期护理后,效果理想,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次研究对象的患者均来自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3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CT与MRI检查确诊为单纯压缩性骨折,椎后壁与脊髓无压迫损伤[2]。所选患者均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7例,年龄58~76岁,中位年龄64.5岁,病程均在3~68d;干预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5例,年龄56~75岁,中位年龄62.5岁,病程均在4~67d。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后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方法:患者均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于患处切小口通过椎弓根穿刺到椎体前,穿刺成功后在椎体内置入球囊并注入造影剂,抬高塌陷椎体,纠正畸形成功后,注入骨水泥,待水泥硬化后退出工作管道,手术完毕。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简单的术前准备与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患者则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进行常规全身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及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以及B超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给予充分的营养摄入,调整机体健康状况;因手术进行需保持长时间的俯仰卧位,因此护理人员于术前1~3d指导患者进行俯仰卧位训练,避免术中无法耐受手术体位出现呼吸困难等意外状况,同时训练其进行床上排便[3];心理护理:本次患者年龄偏大,对疾病与手术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在术前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利用通俗易懂的亲切口吻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与安全性,耐心为患者解答难题以消除其顾虑,必要时可邀请手术成功案例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从而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②术后护理:术后给予常规吸氧,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有无渗血情况,对术后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对评分过高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保证充分休息;术后告知患者需保持平卧,切勿过早下床弯腰。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切口血肿、感染、骨水泥渗漏等现象,同时也因患者需长时间卧床,诱发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较大,护理人员应制定合理功能锻炼计划,防止血栓形成。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疼痛与活动能力评分,分别采用VAS疼痛程度量表以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VAS评分量表中有0到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活动能力评分越高,恢复效果越好[4]。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活动能力以及住院时间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手术护理后,两组患者在VA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住院时间上出现较大差异,相比之一,干预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活动能力以及住院时间(n=19)
3 讨论
老年人本身骨质脆弱,抵抗力较差,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引发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及生活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5]。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可达到稳定骨折、恢复椎体力学强度,以快速缓解疼痛。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围术期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6]。
护理前两组患者所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在两组患者均有好转的数据基础上发现,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与Barthel指数略落后与干预组,且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3±2.4)d,而干预组住院时间为(12.8±1.6)d。这一结论恰好证明了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围术期对症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极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预后;在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现,对照组21.05%的并发症发生率远高过干预组的5.26%,表明科学合理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意外影响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基础上需配合科学合理的围术期对症护理,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快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借鉴采纳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1] 姚丽君,梁志雄,黎艳芬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54-1254.
[2] 郑彩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613-614.
[3] 刘晓会.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188-190.
[4] 陈华丽,朱雪美,颜晶晶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89-1290.
[5] 莫秋平.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309-309.
[6] 潘丽芬,刘婉玲,张春燕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体位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05-607.
论文作者:郭金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患者论文; 脊柱论文; 椎体论文; 骨质疏松论文; 性骨折论文; 成形术论文; 术后论文; 《中医杂志》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