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审视角的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会论文

基于内审视角的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会论文

基于内审视角的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会

卢晓丹 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建筑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行业内部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从项目成本管理入手。本文主要是基于内审视角的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进行探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内审视角;建筑行业;项目成本;管理体会

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是由审计单位自身的机构和人员,对于项目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济活动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对象就是成本管理工作。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内容多、成本高、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再加上国内建筑企业正处于内部审计的初级阶段,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1.3.2 临床严重性评分 治疗前后严格按照Wang等[9]的临床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每一位入组患儿进行临床严重程度(CS)评分,采用0-3分制进行评分, 即⑴呼吸:0分:<30次/min,1分:31-45次/min,2 分:46-60 次/min,3 分:>60 次/min;⑵喘息:0分:无,1分:呼吸终末或听诊器可闻及,2分:整个呼吸相或不用听诊器可闻及,3分:呼吸全程不用听诊器可闻及;⑶三凹征:0分:无,1分:仅见于肋间,2分:锁骨上可见,3分:伴严重鼻翼扇动;⑷一般情况:0分:正常,3分:厌食、烦躁、嗜睡。CS评分为各项总和,其中0-4分为轻度,5~8分为中度,9-12分为重度。

一、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体系暴露出的问题

随着建筑企业自身管理制度逐步优化,健全的审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的重要措施。因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实际的内部审计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并没有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随着建筑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建筑项目中内容多、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更加凸显。要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推进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强化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建筑企业因为自身的审计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等问题,对于工程的成本管理监控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1.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意识不足,专业的审计人员较少

首先,国内建筑企业的决策层对于内部审计的认知有缺陷,不能给予内部审计正确的发展地位。或者有些建筑企业创设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并没有充分得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对于财务和经营活动的审计流于形式,并没有树立起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其次,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被重视、审计人员都是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物资采购、工程项目管理以及法律等内容的认知不足,从而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非常的单一。具备专业的审计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审计人员较少,同时在职的审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更加专业的培训,严重的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谨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无形中放大了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的内审风险。最后,国内建筑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审计人员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还有的审计人员自我价值在工作没有得到展现,从而对于审计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2.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滞后

随着建筑企业经营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内部审计的项目分化过程程度在不断的加强。随着建筑企业涉及的海外项目不断的增加,这就对于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式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还有很多的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处于初期,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停留在查账和财务审计层面,审计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审计方法不仅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的推进,还对于审计工作的效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有缺陷,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严重不足

建筑企业要积极的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搭建统一的内审机构。制定出完整的审计工作框架,积极的促进自身职能的发挥。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可以采用换岗的措施。对于内审岗位的职能进行联合审计,这样不仅有助于不同部门的沟通交流,还促进科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增值性的价值。

第三,为养老机构融资开辟渠道,培育市场力量。首先,在美国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养老机构能够利用以达金融市场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来发展养老事业。为增加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推出了“以房养老”等金融产品。其次,老龄企业发展迅速。目前美国之所以在养老产品的服务质量和供给效率等方面提升较快,主要原因在于涌现出了很多具有优秀的管理和运营技术经营良好的老龄企业集团,从而使得市场化运营的效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再次,咨询服务的不断完善起着“专业谋士”作用,为美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服务支持。

4.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建筑企业的内审制度是全过程、全环节的管理,要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审计制度。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建筑企业要通过积极运用信息化财务管理措施,对于传统的审计方案进行优化。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审计的周期,还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二、针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改善措施

1.强化人员的内部审计观念,积极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建筑企业的领导层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的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强调。企业的领导层也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逐步地实现内部审计观念的转化。提升审计工作的认识水平,充分的发挥出内审人员的管理价值。

2.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落实先进的内审方案

因为内部审计人员知识体系受到限制,最终工作效率也是非常的有限。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非常的小,只是针对财务报表层面的工作进行审计。有的内审部门只是在完成上级安排的各种审计内容,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把控认识不足。不能及时的针对项目成本管理的错误和舞弊行为进行整治,对于相关管理的评价和考核也是非常的随意。这样不仅让审计工作的风险不断的增加,还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

3.建立统一的内部审计机构,优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当前我国没有出台针对相关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对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明确的规定。也有的企业虽然已经创设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因为企业内部的隶属关系还没有统一:有的是由财务人员进行管理,有的是由董事会直接管理的,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专门负责人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监督,这就对于内审人员的薪酬管理、奖惩权利造成一定的影响。内审人员存在无职无权的窘迫环境,最终导致工作效率得不到保障。内部审计是直接影响到企业利益的,这就会让内部审计相对于外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差。

4.拓宽内部审计范围

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要积极的进行改变,对于项目的审计要从不同层面进行思考。更加深入的对于项目的成本控制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指导规范和意见,从而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内审视角的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建筑企业要凭借自身完善的审计制度,充分的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价值,从而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学者开始研究纳米零价铁改性技术,如利用包覆物的特性对纳米零价铁进行表面改性的包覆型纳米零价铁[55]、利用分散剂和稳定剂对纳米零价铁进行改造[56]、将纳米零价铁负载于其他材料上组成负载型纳米零价铁[57]等方法,以提高纳米零价铁在介质中的反应性能、稳定性和流动性等.其中,含铀废水处理应用较多的是负载型纳米零价铁,如:蒙脱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溶液中的铀[58]、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溶液中的铀[59]、明胶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溶液中的铀[60]、膨润土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溶液中的铀[61]、伊利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对溶液中的238U进行修复[62]等.

参考文献:

[1]门学萍,谢宝瑞.浅析施工企业的内审制度和成本控制[J].财经和管理,2016(25).

[2]张卫英.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保障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

[3]黄吉利.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建筑,2018(45).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1-0224-01

标签:;  ;  ;  ;  ;  

基于内审视角的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