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和气管插管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巫宇丛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东广州 510510

摘要:目的 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 年1月我院收治的40 例行颅骨修补术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0例,全麻后插入喉罩)和对照组(20例,全麻后插入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气道压和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插管和拔管T1、T2、T3、T4、T5、T6、T7、T8、T9、T10各时点的HR、MAP等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明显波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24小时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相比,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喉罩,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颅骨修补术;效果

颅骨修补术是临床脑外科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法,主要用于修补开颅手术及脑外伤等导致的颅骨缺损[1]。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气管插管,能够解决气道密封和梗阻问题,但充气后的套囊易损伤上皮及中断毛细血管血流,而喉罩是可用于躯干上部手术和颈部、头部的人工气道,其应用效果较令人满意[2]。我院于2014年1月~2015 年1月选取40 例行颅骨修补术患者,在术中应用喉罩和气管插管,旨在提高通气效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择期行颅骨修补术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无感觉障碍和精神症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8.4±3.7岁,体重48~76kg,平均体重62.1±3.6kg;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9.6±3.4岁,体重49~77kg,平均体重63.5±3.5kg。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选用广州耀远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LMA双管喉罩。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接上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诱导前给予长托宁1mg静脉注射,采用咪达唑仑0.05-0.15mg/kg、芬太尼3ug/kg、维库溴铵0.12mg/kg、丙泊酚靶控输注1.5-2.0ug/ml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肌松完全后,治疗组盲探插入适当型号的双管喉罩,置入咽底部遇阻力后充气,对照组直接在喉镜暴露下插入适当型号气管导管。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行正压通气,观察双侧胸廓起伏良好,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无漏气,连接呼吸机控制呼吸。术中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1.5-2ug/ml),顺阿曲库铵(1mg/kg/h)、瑞芬太尼靶控输注(0.001-0.003ug/ml)、七氟醚1-1.5%,右美托咪啶(0.4ug/kg/h)维持麻醉,根据情况追加芬太尼。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止七氟醚吸入,逐渐减少静脉药用量,于结束前五分钟停止所有静脉药泵注。待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正常,脱氧5min血氧饱和度95%以上时拔除喉罩(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1min(T1)、插喉罩(气管导管)时(T2)、后1min(T3)、3min(T4)、5min(T5)和拔喉罩(气管导管)前1min(T6)、拔喉罩(气管导管)时(T7)、后1min(T8)、3min(T9)、5min(T10)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手术时的气道压、血氧饱和度,术后24小时内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吞咽困难、喉咙痛、声嘶)等。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EXCEL(2003版)进行校正,清洁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的气道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气道压为(15.3±3.7)cmH2O、血氧饱和度为(98.5±10.3)%,对照组患者气道压为(16.6±3.5)cmH2O、血氧饱和度为(99.1±10.1)%,比较两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T1、T2、T3、T4、T5、T6、T7、T8、T9、T10的HR、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分析,治疗组内各时点的HR、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内各时点的HR、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点HR、MAP对比(x±s,

注:▲与T1比较,△与T6比较,P均>0.05;*与T1比较,#与T6比较,P均<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分析,治疗组无出现吞咽困难、喉咙痛、声嘶者,总发生率0.0%;对照组出现喉咙痛5例(25.0%),总发生率25.0%;比较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颅骨修补术手术时间大概2-3小时,时间较短,手术体位为平卧位时一般使用喉罩,其通气效果与气管插管无明显差异[3]。喉罩通气管柔软且有弹性,因此对术者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以提高置入成功率[4]。目前,临床在颅骨修补术中广泛应用LMA喉罩,其疗效较好。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气道压为(15.3±3.7)cmH2O、血氧饱和度为(98.5±10.3)%,对照组患者气道压为(16.6±3.5)cmH2O、血氧饱和度为(99.1±10.1)%,比较两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喉罩和气管插管,均能使气道压、血氧饱和度保持稳定。治疗组内插管和拔管T1、T2、T3、T4、T5、T6、T7、T8、T9、T10各时点的HR、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内插管和拔管T1、T2、T3、T4、T5、T6、T7、T8、T9、T10各时点的HR、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喉罩,插入及拔出时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而应用气管插管组则波动较大,说明在减少患者应激反应方面(心血管反应),应用喉罩可以避免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后24小时观察,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说明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喉罩,减少了吞咽困难、喉咙痛、声嘶的发生机会,安全性更大。

综上所述,与气管插管相比,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喉罩,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唐佩灵,叶流,杨建平等.可弯曲喉罩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2,33(23):3592-3594.

[2]孙学东,李进京,李建涛等.颅骨缺损早期行颅骨修补术39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27):67-68.

[3]肖志强.早期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193-195.

[4]郭庆雷,邹积典,于卫红等.保留薄层颞肌的钛网板颅骨修补术对患者术后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8):32-33.

论文作者:巫宇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喉罩和气管插管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巫宇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