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家论文,人才培养论文,校长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造就上海基础教育领军团队,倡导教育家办学并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教师,2006年,上海基础教育系统推出了“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目前已进入第三期。2009年4月,我们在人大附中建立了第一个外省市重要的校长培养基地,目的是希望借助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通过进一步培训研究深造,提升教育品质,激发领导智慧,践行教育理想,培养上海的领军校长。第一批学员22人,其中已有20人被评为特级校长或特级教师,有12位校长先后担任基地主持人,这批校长已成为上海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本次培训也有部分一期学员应邀参与交流。2012年10月,我们又将第二批16位(目前15位学员在基地学习)校长送到人大附中,开始了新一轮的培养,至今已完成四次高质量、富有成效的培训。第五次培训,人大附中向上海区域开放,尤其是呈现其物理、数学学科改革的成果,这种探索开放且有创意。人大附中团队会让我们分享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的人大附中的教育、教学及人大附中校长和教师的宝贵经验。 刘彭芝校长是一位在基础教育一线奋斗了40多年的教育家,以“世界眼光和未来的眼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她的引领之下,人大附中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人大附中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型教师,努力创造了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至今,人大附中已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引领者。教育家情怀是一种对教育的责任和担当——这是刘彭芝校长最宝贵的东西,也形成了刘校长基地的培养特色。 刘校长基地培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校长,以她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践行着“为上海卓越校长贡献毕生力量”的承诺。《上海师资培训》上刊出的刘校长为学员做的主题报告“中国情怀世界视野有因有革返本开新追求卓越勇于担当”,这些关键词阐释了她作为一个教育家对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是其“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教育思想的具体表述。这种教育精神,尤其是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青年校长的成长是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的。 因为敢于担当,刘校长基地始终把国家教育战略——“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培训的主题,刘校长为此探索、实践付出了几十年心血。“把握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这是刘校长基地的第二个主要特点。“创新人才培养”像一根红线贯穿培训研修的全过程。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并且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从创新人才入手,谁拥有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据说,上海“科创中心”5月出方案,所以,上海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上会意义更大。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集体披坚执锐,攻克难关。基地的研究对我们校长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 由于创新人才培养是全球战略研究命题,刘校长基地研究的第三个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仅人大附中全开放,和盘托出,本次培训数学组、物理组全部参与,而且在国内、在世界教育平台上寻求挑战者,培训研修期间经常有要员专家名流参与,开展国际交流。因此,刘校长基地创建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传递出中国教育的声音。 在此,我对在基地继续学习的校长提几点希望。 其一,做学高身正的典范。这是优秀校长必备的条件,也是“双名”基地的首要任务。校长要传承教育精神,本着“人生为一大事来”的理想,以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召教师、学生。 其二,做改革创新的典范。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有许多新的命题,各位校长要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把“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这篇文章做好,期待在结业典礼上能够看到成果。刘校长基地在人员组合上有优势,从幼儿园到高中,形成基础教育人才培养链,有利于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 其三,做践行素质教育的典范。教育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希望大家在学生的研究上有所贡献。标签:上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