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蒙伦花

浅析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蒙伦花

蒙伦花 贵州省独山第二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点繁多,内容比较分散和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总结问题,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细化,随着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创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总结了许多应用问题以晋升学生的学习思路。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背景,分析问题导向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策略,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向法;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1-013-01

前言

笔者认为,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更加抽象化的思维导图法,能够利用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更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思考问题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总之,问题导向法对教学质量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问题导向法的简介和特点

问题导向法是指教师以问题为导向来引导学生学习,问题自身可以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努力思考和反思,进而理解和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开展更多教学活动。在课堂实践教学中,问题导向法应用广泛、效果显著,是教师常用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特点有三:第一,总结性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用二次提炼便可将其整合,可以将罗列后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第二,引导性强。教师对问题有绝对的掌控,能够使问题层层深入,在使用效用上可媲美情境教学法。第三,连接性强。问题与问题之间联系紧密,可实现课内外教学自成一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2 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的技巧

提出问题只是问题导向法的基础,提问题的技巧才是关键所在。首先,教师在提问时,要考虑教学内容,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先分析后总结问题,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来理解课堂知识。其次,教师在提问时,要根据课堂中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对知识理解程度,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在提问时,要确保提出的问题以事先做好了功课,可以在多方面、多角度为学生解答疑惑,即便这样做会占用教师很多备课时间,有时候准备的答疑内容未必会全部传授给学生,但也不能忽略教师的答疑和引导作用在问题导向法中的地位,保证提出问题具有科学性和解决问题具有合理性,才能充分发挥出问题导向法的效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要讲授《正数与负数》这一课程,要在授课前让学生提前预习功课,并在布置课前预习时提出一些问题,如,正数和负数表示方法和意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独立思考过程,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时也要考虑周全,如,正数和负数存在什么关联,以及正数和负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再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根据课堂学生理解情况,适当改变问题难度,以达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教学目的[1]。

2.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问题导向法是先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学生思考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将教学内容放在首要位置,致使学生思维不会偏离课堂教学内容,根据问题前后关系,从正确方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问题总结出有用知识和学习重点,及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在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方面有所欠缺,不能全方面理解问题真意,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指明学习思路和学习方向[2]。此外,个别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会出现小动作、犯困等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对此教师不要呵斥学生,更不要直接灌输知识和告知问题答案,否则学生会出现厌学心理,要善于观察学生与其交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堂表现,及时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慢慢将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才能促使学生去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问题导向法,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更多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拓展思维方式,去探寻更多课本之外知识,增加学生见识和阅历,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2.3 组织学生讨论和拓展

在问题导向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过程中,讨论和拓展步骤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验,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变换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气氛,通过知识扩展、小组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在师生交流互动时,要多给予学生发表见解机会,学生在拓展学生过程中容易产生疑问,教师一定要善于组织学生自主思考寻到答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引导学生解疑后要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点评,以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就。在组织学生讨论和拓展知识过程中,要基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语音表达能力和对知识详细的探索能力,在开阔学生眼界同时,掌握更多课外知识,以增加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致[3]。讨论和拓展环节也是合理运用问题导向法的有效保证,所以要引起教师重视,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此过程中突发情况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思维不脱离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享受探讨学习的乐趣,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积极的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在教授《全等三角形判定》一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还要讨论方法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哪些是全等三角形,以达到学以致用,为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讨论和拓展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比赛等等。

结语

初中数学知识复杂,逻辑性较强,传统教学方法不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也不利于学生探索更多学习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多采用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素养,进而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素艳.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分析[J].才智,2019(22):114.

[2]王兴艳.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8):18.

[3]蒋存秀.基于问题导向法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J].青海教育,2018(Z1):62.

论文作者:蒙伦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  ;  ;  ;  ;  ;  ;  ;  

浅析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蒙伦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