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探讨论文_张莹

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探讨论文_张莹

清远中剑通信有限公司 511518

摘要:文章主要从配网自动化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发展的现状出发,分别简述了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策略,以期为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问题;策略

一、配网自动化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发展的现状

配网自动化就是采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手段,将辖区内需要用电的居民和商家信息进行系统性汇总,构建一个自动化运行的网络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电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我国在电力配网自动化建设上其实已经探索了很长的时间,但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像英美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建设电网,并且研究自动化技术,将地理、自动化等学科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了符合自己国情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电网建设方面本来起步较晚,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配网建设最大的特点也是问题在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在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配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发展则相对缓慢。

二、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层面问题

在配网建设中,要选择专业的设计公司,而后再综合考虑主站、设备、通信等问题,实现配网的优化管理。另外,由于配网的建设比较复杂,在设计时还应当明确分工,避免数据、信息维护出现问题,从而保证配网建设的质量。

2.技术层面问题

想要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运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核心技术做支撑。因为配网自动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配网工程中涉及范围的地理环境状况、综合天气状况等信息,也涉及地理、自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是我们现在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我国配网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是相对比较紧缺的,实际建设中我们经常需要话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学习外国先进的配网技术。这是不利于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发展的。

3.人才层面问题

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企业为节省成本开支,并未引入专业的管理人才,或并未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配网自动化管理仍是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案和模式。当前,国内供电企业存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管理经验”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市场体制的影响,全面性人才相对缺乏,二是供电企业不重视对全面性人才的培养。

4.规划层面问题

一些电力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配网系统的应用价值。规划是配网建设的前提,电力企业应结合实际,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应尽量突出配网系统的故障和功能恢复,从而提高配网规划的实用性。另外,应当注意配网的电力负荷比较集中,运行环境也比较复杂,且故障终端用户较多。在配网规划中,还应当重点突出配网的安全性。

三、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策略

1.提升配网设计和建设的水平

提升配网设计和建设水平是保障电网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关键,首先在设计方面供电公司必须要选择经验丰富业内口碑较好的设计单位,在技术的可靠性基础上与配网建设设计情况有效结合,确保通信、主站、设备等符合建设管理要求,通过可靠的设计方案,从而实现当下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未来系统的兼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必须要明确具体的责任范围,同时可以成立专门的自动化技术部,确保在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时,不会出现 DMS 与 EMS 相等问题,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系统建设中的简单集成,减少配网系统的负荷性质差异,保障网架规模合理,最大限度的满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管理需要,这是提升配网计和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

2.标准技术管理,做好技术交接

为了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设计的标准化管理,应当做好相关文件的引用工作,例如《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等,以此制定相关标准,为中低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重要依据。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标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相关标准技术来开展有关工作,确保工作的科学、合理、规范开展。除此之外,对于技术交接工作也应当高度重视起来,确保设计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3.培养通信技术型人才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离不开信息传输,通信是远程监控设备状况、配电网架状况、远程操控等的必要基础,通信的维护和及时消缺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应设立通信专业工种,专职负责配电网通信的维护与管理;设立相应的培训及考试,培训通信专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配备足够的维护管理工具,有效实现工况判断及消缺方案制订。

4.做好配网自动化的规划

在配网自动化规划时,应先确定电网的电力符合,而后再分析配网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然后结合实际的配网规划实际,提高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质量。首先,在配网自动化规划中,应先对确认是否具备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条件。先要查看其外部情况,如电力符合密度、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当地供电情况。而后再查看配网的网架、配电管理等是否满足配网自动化建设需求。比如说一个地区的供电可考虑指标能够达到 99.9% 以上,则表明该地区的网架、管理基础已经比较完善,能够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其次,在配网自动化规划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制度,科学规划配网自动化,保证配网系统的稳定。二是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要以系统安全性为基本规划原则。三是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综合考虑配网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可优化空间,真正提高配网系统规定实用性。四是要因地制宜,确保配网自动化规划能够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五是在配网自动化规划中,要完善检测系统,避免出现漏电现象。六是要确保电压的稳定性,保护用电设备的稳定性。最后,在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规划中,要注意尽量实现整体线路局部的整体性、简洁性,保证电力符合的合理安排;在主站和子站之间,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监测系统,实现电网的实时监测,并尽量采用人机交互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共享;要做好通信系统的规划,确保其能够自动判定系统运行状态。

5.建立健全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机制,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输电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的相关领导要负起责任,最好是抽调一批有经验的技术工作人员,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中要内容详细,责任到人。在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完成之后,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管理,对待错误的做法一定要依据规定严格进行惩处,惩处一定要及时,这样才能够切实起到一定的效果。在对配网自动化进行管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维护和保养配网自动化的设备。

结语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末端部分,这一部分的运行质量会对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配网自动化建设发展趋势良好,在现阶段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强配电运行管理,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质量,增强其综合效益,使电力配送更加稳定,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使用便利。

参考文献:

[1]李圳.浅谈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J].科技风,2018(12)

[2]任兵.探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6)

论文作者:张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探讨论文_张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