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转型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州论文,之二论文,制度创新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六、新世纪温州制度再创新的基本思路及战略举措
(一)推进企业制度现代化,再创体制新优势
1.调整战略,海纳百川,在企业制度创新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来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改造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结合发展首先要从战略上调整温州经济的布局,要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完善产权结构结合起来,做到有进有退,在进入一些新产业部门的同时退出一些传统产业,以保证进入新产业的充分资金。只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形成温州新的区域产业特色。目前温州几大产业的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必须通过企业制度创新着力加以解决。积极探索适合温州经济延伸发展的多种有效的企业制度形式,坚持企业制度创新的自然生长性。但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经济发展到现在的水平,温州人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姿态。温州人的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温州现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聚集功能。社会资本的范围应该是国内外的资本,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资本。充分利用“温州概念”提高温州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组建和创立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提高温州的产业层次,优化温州的产业结构。温州的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即那些有聚合力的股份合作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发起组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将现有企业改为股份有限公司或企业集团。突破目前资本结构的区域性现状,使温州成为中国各地方的温州、世界各国的温州。
2.利用国有企业改制的进机形成一批大的股份公司或企业集团
温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领是必须迎合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自觉遵守经济发展规律,大力促进温州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具体实施产业升级措施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充分利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和企业制度改革的时机,不仅温州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在改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使改组后的国有企业(国家控股和参股的企业)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走在前列,让改制企业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温州产业升级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而且要关注温州区域外的国有企业改组情况,对于那些与温州产业发展要求相符合,能够联动温州其它产业发展的国有企业,在改组中温州人要有气魄“输出”资本,去参股或控股这些改组的国有企业。要想有外面的资本进来,也需要有里边的资本出去,这不是一种对等交换,而是温州区域经济要起码于全国或浙江前列的必然要求。
温州区域内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以使国有企业在产业进步中发挥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方向与重点是:以市场为导向,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围绕着市委提出的培育壮大机械、石油化工、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在引导温州发展光电仪一体化技术产业、高磨擦精细化工及新医药技术产业、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工程和生化技术产业、海洋工种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和高节能、环境保护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中起一个“领头羊”的作用。让改组的国有企业利用其优势,掌握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发挥先导作用。并在区域范围内处理好提高质量和增加产量、引进资本和输出资本、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工程,多数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并充分发挥国内劳动力充裕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少数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并且其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要有一批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和企业集团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能够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并在国内外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
3.与区域内外的高校技术力量联合创新公司资本结构
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提高企业技术层次的基本战略,也同样是温州区域产业升级优化的根本途径。根据温州目前的科技实力,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还不具有普遍的条件。所以,应采取产学研结合方式,鼓励区域内外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通过技术入股方式和其产权方式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这样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强化现有的相关应用技术在温州的推广和开发,促进科技成果率先在温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创新的企业内部细则中,要形成吸引人才和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把保护知识产权和加快技术推广有效地结合起来。
4.向有发展前途的域外企业“作子认母”或“吸股联姻”
民营企业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发展与区域内外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先进的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合作,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已经看准的产业,如果本地企业没有进入能力或没有足够的实力上马,就应向资本实力雄厚,产业投向相关的国内外大企业发出“认亲”信号,要主动上门去“作子认母”。向其介绍本企业的情况,发展意向和温州当地的投资环境,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吸引对方来重组公司,取得公司的控股权,成为重组后公司的母公司。对于本地企业有能力进入的产业,为了加快发展,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可以通过与域外相关企业“吸股联姻”方式来改组企业,使之成为现代化企业。此外,在一些企业退出传统产业部门的同时,可以通过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对口支援、联合开发等方式“联姻”。使双边相互提供对对方来说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避免区域间无优势的重复建设,消除低水平过度竞争,确保各方的微观收益。从宏观上讲,促进区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各方都取得区域相对优势收益,促进宏观经济结构的平衡。
5.通过要素市场来规范和组建现代企业
民营企业改革重点是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大力推行公司制、大力推行生产要素股份化,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各类企业都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以至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要把发展资本市场作为温州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积极推进资本经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搞好资本运作,实行资产优化重组,发挥资本集中的优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发展上市公司,支持民营企业上市。积极办好股份合作企业的股权交易市场,促进股份合作企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使社会资源向高效益的企业流动。通过这些措施和办法,着力提高企业资本组织的社会化程度,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温州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温州企业和温州经济迈向现代化。
人才市场是现代企业所极其需要的要素市场,这对于温州企业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州民营企业要向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缺乏高层次经营人才,家族经营象一座高墙拦住了外面的经营人才进入温州企业。如果没有发达的人才市场,那么即使在资本形式上把企业改造成现代企业,在经营组织中仍然是家族经营形式,这就会大大削弱现代企业的作用,甚至使现代企业制度走样,抑制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通过发达的人才市场才能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组织社会性程度的提高,吸收社会上的经营精英,共创温州发展大业。
6.利用兼并、联合方式组建企业集团,理顺产业脉络
要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有的可以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这是温州今后产业发展的主干。同时要对前几年涌现的、成为温州特色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加强支持、引导和改造,不断总结经验,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搞活一大群小企业,是建立大型企业集团的基础。要积极配合市委实施产业发展政策,扶持这些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同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建立大型企业集团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以现有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来形成,不能靠行政手段来勉强撮合,不能盲目求大求全。发展企业集团还要在突出温州产业发展主流、增强竞争优势上下功夫。要通过这些企业集团,发挥它们在资本营运、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联动温州及外地的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区域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
组建企业集团要以带动和搞活众多小企业、联动这些企业走产业升级道路为目标,不搞一个模式。要从温州实际出发,面对众多的各类小企业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来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模经济。要区别不同情况,走联合、兼并、改组之路。对于在竞争性领域中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要以集团核心的姿态出现,积极向外联合、兼并、扩展,要吸引多方投资,进入多个相关领域,加快主体产业发展;对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对于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在兼并浪潮中彻底清洗,在区域内永远不再存在这类行业。
温州企业已从民营化走向了市场化,这是一个可喜的成果。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条件下,在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温州经济发展思路必须重新定位,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重中之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把温州企业推向现代化。
(二)推进市场制度现代化,重塑市场新优势
1.市场主体的创新
温州经济的发展及温州市场化的先发效应,与温州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下形成的温州人的禀赋在市场取向改革的大环境的催生下,获得了尽情发挥的机会与空间。从而使温州人取得了率先发展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或先发效应。纵观温州经济与市场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州市场主体的发展轨迹。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无我有”,即当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所有制问题上极左思想的禁锢之中时,温州人却悄悄地开始了个体私营企业和家庭工业的发展。而当许多地方通过解放思想,并亲眼目睹了作为“补充”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而期望迎头赶上,急起直追,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时,温州则又率先成功地探索出了股份合作制经济,实现“人有我转”。当近年来,尤其是十五大前后,全国各地纷纷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并大有一哄而上之势时,温州则进一步对股份合作制进行提高、整合、规范、优化等工作,即在企业自主选择的基础上,逐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在温州已拥有15家股份有限公司,13623家有限责任公司。因此, 温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温州市场化的先发效应,同时也得益于温州经济市场主体发育的领先地位。同样地,要实现和保持温州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保持温州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与企业制度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或先发效应,必须保持市场主体培育与创新的领先地位与优势。
应当看到,随着市场尤其是专业市场向现代化市场的发展与过渡,未来的批发市场本身不应该是摊位式的集合与经营,而应该是批发企业的集合、公司的集合。因此,通过企业的改革、创新与素质提高,来带动并实现其对传统市场主体的换代与更新,将是未来温州市场发展的关键或基本任务之一。这同时也是市场竞争规律的必然要求与反映。因为,市场竞争必然要求并自然逐渐走向集中,优胜劣汰的规律首先表现在市场主体规模经济效益的较量与市场经营者素质的提高与优化上。也就是说,竞争必将导致许多小规模经营者无法支持而退出市场。总之,温州经济与温州市场的发展,必须实现市场主体由小规模、摊位式、个体性向集团化、公司化的嬗变。未来温州市场的发展,已不再是摊位数的增加,市场场地与面积的扩大,而应主要是市场主体规模的扩大、素质的提高与市场主体结构的组合优化。为此必须通过企业改革、改制、资产重组、股份合作、政府扶持等各种有效形式,推进温州市场主体的创新。
2.市场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温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较早较高程度的市场化,而这又反映或体现在温州较早地建立与发展各种类型的市场,从而初步建立了温州的市场体系。温州初步建立的市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商品市场发育早、密度高、触角广,形成了一批全国性专业市场,全市97%以上的商品由市场调节,企业以市场自由定价的商品的比重已达98%以上。目前有各类市场528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专业市场有57个,超20亿元的市场有2个,有100万在外经商闯市场的温州人。真正体现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目前,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万个销售网点。同时生产资料市场也初具规模,金融、房地产、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市场也都崭露头角有所发展。虽然温州市场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温州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大商品大市场、大资本大要素市场”的现代市场体系。因此,温州未来市场的发展,必须在市场体系的构建、调整、优化、完善上着力,这将是温州市场创新的又一目标和重点。
要建立完善的温州市场体系,必须高度重视温州的金融市场建设。应该看到温州金融市场建设的滞后,尤其是资本市场的缺乏,已严重窒息了温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能力与动力。市场主体的培育与壮大,“二次创业”所必然要求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外贸与进一步对外开放等等,都迫切需要温州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温州经济20余年的超速发展,使温州提前实现与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社会闲置、散小资本充裕。全市金融资产(储蓄、国库券、债券、股票)合计约275亿元,人均3900元。从早期无序的抬会到近年盛行的政府推动社会集资办市场、造铁路、建一流的体育场馆、外汇储蓄总量列全省第一位,都表明温州直接融资的资金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缺乏的只是媒介、对社会资金拥有者有吸引力的认同的金融工具。因此,温州已具备发展金融市场的各方面条件。必须在各专业有形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建设要提到市场建设的首要位置。首先,要在坚持金融稳健发展与金融改革深化、金融工具创新三者并举,可以广辟资金筹措渠道,增强资金流动性,促进资本优化配置,加快温州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建设。其次,积极发挥金融服务经济的功能,为企业改制、改革、改组提供资金服务,增强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与规模。通过资本市场的扶持与服务,争取使部分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并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来增强企业自有资金实力,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增强其发展的后劲与自主发展能力。三是发展股权交易市场,加快温州市股份合作经济向大集团、大名牌、高档次、高效率方向发展。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引导好民间、社会充裕的闲资、游资,使之纳入规范的直接融资渠道。改变只有一家上市公司、一只基金、一个财团,股权交易没有实质性推进的局面。
3.市场交易方式的创新
要实现温州市场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市场交易方式的创新。要在传统批发交易的基础上,大胆引进与采用现代交易方式与手段,包括期货交易、网上交易、连锁交易、总代理、总经销、展览会交易等各种现代交易方式。这些现代交易方式的创新与采用,不仅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增加成交量,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增强市场信息的集聚范围和传递效率。未来一段时期里尤其要创造条件积极发展网上交易与商品展览会这二种交易方式。
商品博览会是一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品交易形式,影响大、辐射范围广、成交机会大,不仅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现代交易方式,而且正日益发展为一门新兴产业。商品展览会可以吸引许多没有条件在专业市场常年设摊的大企业,包括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国外的厂商。举办商品展览会既可以扩大交易,巩固批发市场在全国的地位、提高市场的档次,又可以促成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的转变。随着温州体育馆的落成并启用,温州具备了位居浙江前列的展览设施,成为举办大型国内、国际展览的一个较好地点。而且从97年下半年开始,温州展览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7年举办的国际鞋类皮革及制鞋技术和设备展览会取得的成功(展览期间,4天成交额达1.3亿元)也充分证明展览会对市场与贸易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应该说商品博览会除本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可以带动旅游、宾馆、餐饮、交通等行业的繁荣,它对城市品位的提高,对温州流通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宣传和提高温州的知名度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必须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类型的展览,重视展览的整体策划,继续完善展览业的各种硬件设施等办法,努力推动温州市商品展览会的发展。
另外,必须把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传递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引用到市场硬件建设中,积极发展网上交易等现代化、高效率、低成本的交易方式。要使温州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水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与优势,除在制度创新方面要走在前列外,还必须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方面保持相对的领先地位与优势。
4.市场交易客体创新与优化
市场的发展水平往往取决于该市场所交换的商品的性质和水准。因此,要实现或促进温州市场的现代化,必须不断提高市场上交易的商品的质量和档次。在市场的交易客体即商品结构上,温州可以说是“门类不全特色强”。其特色主要在于以“轻型”为主。一方面紧紧跟随群众的生活需求,生产日常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紧紧跟踪企业的生产需求,生产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的中小产品和配件。这就决定了温州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产品寿命周期短、很难树立起品牌和名牌、竞争特别激烈并容易形成过度竞争。因此,未来市场的发展必须在产品质量与档次上进行调整与优化。
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势,吸引全国一切名优产品,买全国货,卖全国货。想方设法引进大中型企业进入温州市场,让他们的产品通过温州市场来销售。特别是推行总代理、总经销的方式,使温州市场实现大进大出。
其次,逐渐提高温州市场经营的产品档次,鼓励经营者经销名、优、新产品,增加中高档产品的比重。未来温州市场的发展,产品定位要从低档为主逐渐转为以中档产品为主,辅之以少量名牌产品。
第三,驱逐劣质产品,只允许有品牌的商品入场交易,引导生产企业树立商标和品牌意识,提高温州市场的信誉和竞争力。
第四,政府应在促进产业结构、企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扶优扶强的力度,采取名牌带动、联合兼并、外资嫁接、增量投入和自我滚动发展等多种途径进一步突破行业、所有制的界限,实行资产重组,加速推进企业层次的规模经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增强辐射、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唯有如此,才能逐渐改变市场交易客体轻、小、低、廉等特点,提高交易商品的质量、档次、品牌,真正提高温州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5.市场信息传递创新与网络化
现代市场是包含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在内的复杂系统,市场系统的有效运行归根结底有赖于市场信息的有序流转。因此,要发展温州市场,实现温州市场现代化,就必须使温州市场同时成为各种经济信息的中心,使温州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的商品展示中心、市场信息中心、价格发现形成中心,为此,首先要继续发挥温州有10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形成的市场销售网络的特有优势。其次,要积极发展与利用他们在全国各地建起的温州城、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店及各类分市场、连锁市场等,形成以温州本地市场为龙头的市场网络。第三,要通过组建与发展外地温州商会等形式,加强他们与温州之间的联系和信息沟通,既能把温州的产品推向全国,又能把全国的信息汇集到温州。最后,还应加大市场信息传递网络的投资与建设力度,通过信息传递技术与渠道的创新,用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建设上很下功夫。通过上述做法,逐渐把市场的物流与商流相分离,避免物流、商流结合一起造成的“商品大旅行”,减免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对流运输等不合理现象,从而大大节约交易成本尤其是其中的物流成本。即温州市场的发展应该突出商流中心、信息中心的地位,而对物流中心则不必强求。
6.市场形态创新
市场的创新与发展,显然也包括市场形态的变化。温州市场已呈现出并越来越表现出市场形态的创新上。由过去企业依赖专业市场推销产品为主转向专业市场推销和企业直接建立销售网络并举;由过去本地市场为主转向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并举;由过去内销为主转向内销外销并举;由过去有形市场为主转向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尤其是无形市场的创新与发展更应受到高度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在有形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方面,确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市场的制度环境是很容易复制的,要保持温州在市场发展方面的优势与领先地位,重点应放在无形市场的建设上。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依托的主要是无形市场,温州今后在培育市场方面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建立无形市场网络。而建立无形市场首先要实现市场主体的创新与提高,培育有实力、有规模、有品牌的企业集团或公司。其次要形成强有力的特色产业和特色生产基地,一方面,扩大区域特色产业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这样可以主要通过吸引力,而非有形市场的外壳来推销商品。企业还可直接与国内外的客户建立联系或组建自已的销售卡特尔,这样市场的空间就更大——从场内转到了场外,市场主体的主动作用也更明显——不是一味在本地有形专业市场上稳稳当当地等客户上门做生意,而是直接走进外面的大市场。
7.目标市场的创新与开拓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温州市场的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又是严峻的挑战。因此,温州市场若想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到来之际,赢得竞争的主动和优势,就必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温州经济的国际化。温州的外经、外贸基数小,但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具有开拓发展国际市场的经验与优势。首先,温州中小企业的灵活经营机制。其次,大批走南闯北的经商人才,现在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地区)的温州人就已达30多万。第三,温州人有建市场、闯市场的经验,不仅有办国内市场的丰富经验,而且还有办国际市场的成功例子。如温州人就已把市场办到巴西的圣保罗等。最后,国外办市场有良好的国内贸易基础,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是内贸向外贸方面的扩展。国外市场有国内专业市场为依托,经营者可以充分利用内贸方面的优势。这种内外贸结合的模式比起专业外贸公司来有更大的灵活性,易于实现资源在两个市场之间的转换。
温州要开拓和创新国外市场,必须制定具有战略性的措施:
第一、培植出口主导产业,逐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温州经济多年来形成的“轻、小、廉、加”的特点,使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极大的比重。出口产品档次不高使温州的出口产品结构与东南亚及国内各地雷同,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异常激烈的竞争。因此,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是一个势在必行的战略性措施。应在不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增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口,为此必须培植有竞争力的出口主导产业,逐步实现出口产品结构优化。
第二、内外贸结合,以内贸促外贸。内贸是温州的强项,要设法利用内贸的优势为外贸发展创造条件。温州应争取获得专业市场的外贸出口权,以便使内外贸之间连接起来。并通过温州有实力有规模的大型专业市场到国外开办分市场,使外贸主体更加多元化,大幅度拓宽出口的渠道。
第三、大力拓展加工贸易。温州的加工业十分发达。但在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的比重还很低。加工贸易的潜力巨大。加工贸易虽然效益不如一般贸易,但出口容易,风险小,对增加创汇,利用温州的加工生产能力都很有益。
第四、培植多元化出口经营主体,扩大出口队伍。温州是民营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应当大力提倡和积极鼓励私营经济加入出口队伍的行列。政府必须积极扶植私营出口企业,让更多的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
(三)推进产业组织现代化,再造产业新优势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正逐步地从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开始步入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生产集中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换不断加快,区域间分工协作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空间分布的梯度转移也日益加快。在这种新的制度环境和发展背景下,温州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较强、产品结构调整较快等竞争优势逐步趋向弱化。因此,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通过产业组织重组,合理调整企业的规模结构,加强城乡之间的分工和合作,改变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按照现代产业组织的要求,建立既充满竞争活力又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城乡协调发展,适合于不同产业特征的多种形式的产业组织网络。
温州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组织重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工业内部的产业组织重组,特别是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组织调整:二是农村工业企业与城市大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重组。我们认为,在产业组织重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值得重视的:
1.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强强联合”和“以强并弱”等多种形式的资产存量重组为突破口,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调整企业规模结构,重点培植一批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对经济发展全局具有带动作用的核心企业;然后通过这些企业对产业内分散的中小企业进行整合,形成具有较高自组织能力的产业组织网络。在这方面,温州柳市发展有着成功的经验。
2.建立产业组织网络。通过城镇网络化、农村工业集中连片开发和工业小区建设,改造企业的小规模散点式空间布局,加强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逐步实现地区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同时,通过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城市大中型企业为核心,在城乡两大工业体系之间建立起生产协作网、产品供销网、科研开发协作网和情报信息网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组织网络。通过城乡两大工业体系间的产业空间转移培植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城乡工业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突破城乡两大工业体系封闭的市场空间,实现城乡工业的空间置换和协同发展。消除多层网状式的市场行政分割,加强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和重组,加快要素向具有生产率比较优势的区位集聚。通过空间组织的调整为推动企业合并和纵向一体化创造条件。
3.发展产业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商会、行业协会、银企联席会议、科技服务网络、人才培训中心等中介组织机构。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并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自律性管理和协调功能,建立起适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合作机制。同时,鼓励发展社区性合作社或者是贸易公司的发展,引导小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积极开展组建小企业互助式的金融机构的试点,鼓励小企业以法人形式相互参股,促进农村小企业走向以资金为纽带的联合。
4.转变市场竞争策略。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实现从价格竞争为主向非价格竞争为主的市场竞争策略转变。企业必须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首要环节,加强产品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地方政府应建立为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诊断等服务的专门性机构,建立小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风险基金,努力培育一批既具有较强竞争力,又充满活力的小企业,增强小企业树立商标和品牌意识,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引导小企业借助现代营销手段和现代营销网络开拓市场。
5.改革小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目前,小企业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抓住政府机构大调整的有利机遇,加快建立以服务为核心职能的小企业管理新体制。在国有小企业、大集体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完成改制以后,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区域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来引导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行为,而不能作为代理人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活动。同时,政府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市场管理法律、法规,打击违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2000年元月
标签:温州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论文; 温州房地产论文; 温州交通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经济学论文; 温州中心论文; 优势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