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党建与加强党对社会的领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建论文,党对论文,区域论文,领导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推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不仅已成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而且也成为加强党对社会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探索。
一、区域化党建的出现意味着党的领导对象和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变
所谓区域化党建,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如街道、乡镇、社区等,党组织对行政单位、居民区以及驻区各类组织实行政治、组织、文化等全面引导和整合,推进党建工作由“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转变,由“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转变,实现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在本区域的全覆盖。这是一种完全崭新的领导领域和对象,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探索。
我们党的领导对象和领域,大体经历了三次重大拓展。第一次是在战争年代,由建党初期的重视在工人、城市中建立党组织,转向在农村根据地,特别是在军队中建立基层党组织,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方式,以及党直接指挥管理枪的领导体制和模式。
第二次是在执政后的前30年,由以往的在军队中建党,扩展到了国家机关、企业、农村等各个单位中,创立了“支部建在单位中”的组织模式。其特点是依托行政组织建立党组织,依赖行政权力开展党的工作,形成了“党政一体化”、行政命令制的领导体制与模式。这种“以党代政”的执政理念与方式,是战争年代“党直接指挥枪”的做法的延续。它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因而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第三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由以往的在纵向封闭的单位中建党组织,转向在网络化开放的社会领域中建党组织,创立了“支部建在社会中”的组织模式,并探索不同于以往行政命令式的领导方式,运用社会化、非权力的领导方式实施引导与服务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非行政化的“两新”组织; 出现了体制内不断剥离出来的人员,“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出现了大量的以农民工为主的进城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出现了不断剥离出来的事务,如后勤和行政管理社会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这种种趋向预示着,“社会”已经从“国家”这一领域中凸显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摆在执政党面前。在这一独立领域中,“两新”组织、“社会人”、“流动人”、公共事务等,虽然摆脱了原有的纵向行政体制,成为无隶属关系、松散型的个体,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组织了,“社会人”、“流动人”还需要进一步向社会“组织人”发展。这就对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党组织创建一种不同于传统封闭纵向型的单位制的组织结构,建立一种覆盖面广、纵横交错的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要求党组织实行一种不同于以往行政命令式的领导方式,充分运用社会化、非权力的方式实施引导和服务。
这就是第三次重大拓展对党提出的挑战。要求党组织不仅要在原有的农村、企业和机关中继续发挥领导核心与保证监督作用,同时还需要向社会这一崭新领域进行战略性拓展。具体到社会基层,就需要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创新凝聚社会的方式、创新整合社会的体制,实现党组织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凝聚社会、整合社会的目标。
二、区域化党建需要转变观念以应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区域化党建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基层党建模式的三大空缺:一是在工作格局上,缺乏社会领域这一块;二是在目标上,缺乏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功能定位;三是在工作方法上,缺乏社会化的活动载体与方式。为此, 需要摒弃传统党建模式下的某些观念,以新观念填补以上空缺。
第一,在组织设置上,党组织要从封闭、各自为政的单位建党模式,转向开放和有机联系的网络化建党模式。这是党建工作融入社会、扎根社会的组织保障。社会上既然出现了大量的无资产纽带关系、无行政隶属关系、规模小、分布散、流动快、变化大的新组织,出现流动性增大的社会人,那么,党建工作就只能依托新社会组织生存的社会场所,如楼宇、商厦、市场、区域等,而无法依托原有的形式——单位。
实践中经历了以下三步探索:第一步,在新生会组织中逐个建立党组织,这时还明显地带有专统党建的痕迹;第二步,发展到“支部建在楼上、产业链上、市场上、区域上”,从以纵向为主伸展出了多种横向关系;第三步,构建纵横交错的社会化、网络化的组织体系。
例如,上海浦东尝试构建“铁打的营盘”应对“流水的兵”,探索一个党员由一个党组织主管、参加多个党组织的活动,一个基层党组织由一个上级党组织主管,参加多个党组织活动的组织方式,构建以单位党组织为基础、以区域党组织、行业党组织为重要活动平台的社会化、网络化的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用这种大网络,把区域内所有党员、党组织都网起来了。
第二,在功能作用上,党组织要从以往依赖行政手段包揽一切、决定一切,转向依赖协调和服务来整合社会和服务社会。政党具有多种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发挥哪些功能,或以哪些功能为重点,是因历史条件而变化的。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直接掌握权力的功能日益弱化,甚至不复存在。此时,党组织既不能包揽社会一切事务,又必须引导社会发展。那么,政党要想发挥引导作用,只有整合、协调行政、群团等各种资源,为社会各类人员提供生产、生活、权益、文化等多种服务,才能达到凝聚群众、整合群众的目的。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领导方式,它要求党组织既要协调驻区单位党建,又要领导新社会组织党建;既要巩固原有以条为主的纵向党建,又要拓展以块为主的横向党建。这种对象的变化与拓展,使党组织与上述组织之间除了保留原有的部分行政隶属关系之外,还增加了大量的区域化的松散型的平等合作关系,因而只能通过协商、服务的方式来加以引导和吸引,而不可能再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这种协调、服务功能的定位,适应了基层党组织与社会领域发展相一致的方向。
第三,在载体和方式上,党组织要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从依赖权力手段转向非权力手段,从单一转向多样。基层党建工作,面对的是辖区内所有人员,解决的是各类人员的公共事务,因而需要得到各方资源的支持。首先,需要区域联动,消除体制内外党建之分、党务部门与行政部门之分,运用法律、协商和政策等多种手段,整合行政、居民区、驻区各类组织等多种资源,实行一体化、全方位的社会领域大党建资源的“共建、共创、共享、共赢”。其次,需要党群联动,依靠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特别是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借助工会这一合法的平台,实行人员交叉任职、一岗双责,党的工作与群团工作有机融合,依托党群同步运作的工作体制,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团结凝聚职工、维护各方权益的作用。最后,需要建立相应的载体和保障机制。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除了加强组织设置外,还需要建立工作平台、活动场所、人才队伍、活动经费等保障机制。例如,上海浦东创建了“阳关驿站”平台。该平台最初仅是接纳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和开展党员活动的党员服务中心,后来发展到接纳周边群众、服务群众的多项活动中心,再后来发展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的“全接纳”服务中心,最终成为区域性、开放式、专业化的党建阵地。此外,各地创造的“一站式服务”,实质上也是把政府、群团和党组织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服务平台。
第四,在领导体制上,党组织要从条块分割的领导结构,转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大党委”制。以往社区、行政单位与居民区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是封闭的、各自为政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区域化党建打破了条块分割和封闭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必然也会产生建立新型领导体制的要求。于是松散的“联席会议制”,直至“大党委”制、“大工委”制应运而生。这种“大党委”制, 以块为主, 同时吸收驻区单位、新社会组织党的领导人为兼职委员,实行“专职委员+兼职委员”制。这种“大党委”的领导体制,承担起领导区域内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居民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和监督区域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公益性的事务。
三、区域化党建对党领导社会提出的新课题
党对社会的领导,即社会建设,已成为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后的一项重大建设,而区域化党建的出现,不仅对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党领导社会的内容、原则、方式和体系。
首先,要研究党领导社会的内容。区域化党建的最初领导对象是新社会组织,现在发展到区域内所有单位与居民的公共事务,重点又是民生问题。由此,促使我们思考:党领导社会的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哪些?理论界有人将其概括为:社会服务、社会动员、社会管理。也有人概括为:社会组织、社会教育、社会协调、社会服务。实践中各地也制定了发展社会建设的目标。如北京市,明确提出了构建“五大体系”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区管理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工作运作体系、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这五大体系,初步形成了北京市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在工作中,他们围绕构建五大体系,着力在以下六方面进行了突破:一是完善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建立指标体系;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三是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加快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步伐;四是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五是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六是加快推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以上这些理论的提出与实践的探索,为我们总结、提炼党领导社会的内容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其次,要研究党领导社会的原则。执政党的领导对象,一是公共权力,二是社会(民众),三是自身建设。对于党政关系,我们已经总结出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并具体化为“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并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等实现途径。对于党的自身建设,我们也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执政党建设的主线,制定了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五大建设为主的党建总体布局。而党与社会关系,又需要制定什么基本原则和方式呢?各地在实践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社会建设的理念,社会学家陆学艺曾指出:社会建设的涵义,应是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其中,社会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社会组织与民众等;社会建设的原则,是公平与公正;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社会建设的保证,是社会安全运行,包括社会安全阀构建;社会建设的动员机制,是建立协调各阶层利益的机制,充分动员民众参与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管理,主要是在社会运行方面科学管理,保证社会良性运行。
以上这些观念,主要是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揭示了其内在的规律与特点,党要遵循这些规律并以此制定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否可以用“服务与引导”来概括。服务,即包括宏观的惠民政策的制定,也包括具体的物质、文化、精神的提供;引导,即包括党组织的带领、组织、教育,也包括党组织的示范、激励、帮扶。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引导中组织群众、在服务中凝聚群众,达到顺民心、得民意的目标。
第三,要研究党领导社会的体制。领导体制是为政治任务服务的,既然社会已日益脱离国家体系,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摆在执政党面前,那么,原有的以政府机构替代社会的领导体制,就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了,必须建立与社会领域相适应的新型领导体制。这一点,各地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珠海成立了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与市民政局合署办公,同时加挂市社会工作促进局牌子,市社工委书记由民政局长兼任。北京市2007年底,成立了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社会工委为市委派出机构,市社会办为政府组成部门,合署办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在社会工委、社会办。他们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社会建设综合协调和政策制定,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社会领域党建等工作。到2009年底,各区县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已全部成立,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与此同时,努力搭建新的工作平台和网络,建立了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协调机制、区县社会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枢纽型”社会组织协调机制、社会建设信息工作协调机制、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协调机制。
收稿日期:20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