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受到雷电灾害时,产生的强大雷电流会进入到电气设备内,短时间内造成设备损坏,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而110kV变电站作为维持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为降低其受雷电灾害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分析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建立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及时将过大雷电流引导入地下,避免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设计探讨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确保电力正常使用,110kV变电站必须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是交流中心,是电源电压和电流的集中和分配,自然现象的雷电可能导致110kV变电站设备造成很大破坏,所以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加强基础控制110kV变电站采矿措施,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防雷设计
1.1选择与校验避雷设备
一般情况下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如果击中了110kV变电站,那么就一定会对110kV变电站的建筑物以及相应的电气设备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在110kV变电站中应当选择与校验好合适的防雷设备,其实也就是在110kV变电站设计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防雷、避雷器,以用来确保其他相关设备能够顺利、安全的工作。在选择与校验避雷设备的时候,首先就是根据110kV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先考虑被保护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绝缘情况,对避雷、防雷的设备形式进行选择。一般是在10kV或者是在它之下的配电系统会直接选择普通阀型FS;而一般在3kV以上一直到220kV的发电厂或者是变电站,大多数会选用的配电装置是普通阀型Fz;在220kV或者是在它之下的则要适当的限制电压,所选用的配电装置为FCZ型。此外还应注意110kV变电站中所使用的避雷设备,它的额定电压需要与系统设定的额定电压相同。
1.2避雷针
工作人员在进行防雷设计以及防雷措施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本地区雷电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当地以前雷暴情况的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例如,某地靠近沿海地区,根据以往资料中的记录内容来看,这个地区的雷暴情况一般是每年中会有四十天的雷暴天气,是一种中等强度的雷电活动地区。然后工作人员对其的平面设置进行了调查,既110kV变电站的长为66m,宽为63m,该110kV变电站的系统杆塔以及门架构的高度为10m,因此我们将高度定为11m,而35kV的系统杆塔以及门架构的高度为7m,这个变电站初步选用30m高的避雷针,使用3支来保护该变电站的主变、架构、通讯室以及控制等等。
工作人员在设计的时候是按照高度为十一米与七米进行计算的,目的就是更加准确的计算出避雷针可以保护的具体范围。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如何进行计算的?首先要确定好避雷针的数量,还有每支避雷针的高度。其次就是对一支避雷针保护的范围进行计算。一支避雷针能够保护的范围是:当被保护物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避雷针的实际高度除以二的结果时,可以用避雷针的高度直接减去被保护物的高度,再乘上高度影响系数。高度影响系数就是在避雷针小于等于30m时,它的值为1;如果说被保护物的实际高度小于避雷针除以二的结果,那么它的范围则是1.5乘上避雷针的高度计算出结果,二乘以被保护物的实际高度计算出结果,让上面的两个结果相减之后再乘上高度影响系数,就是最终的保护范围。根据上面的计算方法,我们最终能可以通过计算结果看出,使用三支30m的等高避雷针可以让该变电站全部都在保护的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10kV变电站接地设计要点
2.1接地网材料
在对110kV变电站进行接地设计时,需要保证接地网材料的合理性,保证接地电阻与入地电流均达到专业标准,并且要尽量延长接地网使用寿命。一般接地网使用寿命与地上设施设计使用年限相符合。所选接地网材料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尤其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接地电阻值的变化。如果选择用铁质材料接地网,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随着腐蚀程度的严重导致电阻增加;如果选择铜质材料接地网,其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因腐蚀问题造成电阻的增加也比较缓慢,接地网性能更为稳定。但是铜质材料成本价格高,并不适合全面应用。针对此类问题,可以设置人工接地体来降低接地电阻。例如离子型接地体,初期阶段离子渗透会造成电阻降低,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接地电阻逐渐趋于稳定。技术原理即通过化学药剂产生大量离子向周围土壤渗透,使得周围土壤电阻率改变,但是要重点做好防腐处理。另外,也可以选择应用石墨接地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接地电阻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性的状态,且具有较高的性能稳定性。
2.2接地网设计
在设计接地网时,需要明确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以及确保人身安全的目的,要对变电站内所有电气设备外壳进行接地处理。110kV变电站内所存电气设备种类、数量众多,且具有不同的作用,为了保证其进行统一设备接地,需要设置一个总接地装置。对于部分存在接地困难的110kV变电站,可以选择用绝缘台进行电气设备维护。对于人工接地部分,要保证电气设备所处位置附近区域电压可以均匀分配,且大接地短路电流电气设备要安装环形接地体与均压带。
2.3接地网布置
在布置接地网前,需要对110kV变电站所处区域土壤的电阻率进行检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布置方案。当土壤电阻率ρ<400Ω•m时,电位分布衰减速度缓慢,应选择用水平接地为主的带棒接地装置,且接地网水平接地体采用扁钢水平连接方式形成网孔形。其中,两水平接地带间距要保持在3~10m的范围内,并将两部分全部埋入地下0.8m位置。另外,要保证接地网面积的合理性,一般应与变电站面积保持一致,接地网外沿闭合处理,并将各角处理成圆弧状,且圆弧半径大小要保持在均压带半径1/2以下。
3、110kV变电站防雷措施
对于电压在110kV或者以上的变电站,均需要对佩配电装置安装避雷针,1/2可安装在设备架构上,并对避雷针保护线路与配电装置门架结构进行连接,达到防雷目的。对于避雷针支柱附近区域,还应安装辅助集中接地装置,且将接地电阻控制在10Ω以内。将避雷针与配电装置接地网进行有效连接,且沿接地线距离要控制在15m以内,确保防雷效率。对于部分110kV变电站日常作业需要应用到照明灯塔,这样也需要对灯塔进行防雷接地处理,安装避雷针,避免其受到雷暴直接攻击,提高其应用的安全性。另外,还要重点做好直击雷预防措施的分析,提高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尤其要做好主控楼与屋内配电装置的防雷处理,将屋顶金属结构全部接地。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的屋顶,可以将其与钢筋焊接后作为接地网,将雷电流传导入地下,避免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对于非导体结构的屋顶,可以设置避雷带,达到防雷保护目的。
4、结语
总之,110kV变电站防雷设计在电力系中变电站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雷击是影响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的因素,为了有效地降低雷击对变电站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就必须在施工设计时,根据不同雷击确定防雷设计方案,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增强对防雷设施的监控和维护,从而尽可能的降低雷击对电网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阙照,任晓霞.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设计[J].电气制造,2013,5:40-41+50.
[2]李作洪.太古汇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设计及施工技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2,10:19-21.
论文作者:张远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变电站论文; 避雷针论文; 防雷论文; 高度论文; 设备论文; 电阻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