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叶小兵
摘要:随着油气管道建设的快速推进,管道沿线地质灾害逐渐成为威胁管道安全运营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管道沿线地质灾害治理与监测的研究是保障管道安全运营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油气管道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治理与监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概括,为未来管道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监测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灾害类型 防治技术 监测技术 展望
1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分类[1]
根据灾体不同,管道地质灾害总体可分为岩土类、水力类和地质构造类三大类。其中岩土类地质灾害的致灾因素主要是岩土体的变形,宏观表现为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这些灾害往往发生频率高、规模较大,常造成管体损坏,导致服务中断,是管道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水力类地质灾害主要是由水力因素引起,宏观表现为坡面水毁、河沟道水毁、台田地水毁等,发生频率较高,但规模一般较小,常造成管道埋深不足而发生露管、悬管等;构造类地质灾害主要由构造运动引起,主要指地震、火山喷发等,这种类型的灾害发生频率极低,在管道运营期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很少涉及。
2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现状[2]
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治理主要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规模、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工程措施[3] [4] [5]。在保证管道安全运营的同时,注重治理工程投入的经济性。目前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的主要治理措施总结见表2.1.
表2.1 管道沿线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3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研究现状[6] [7]
管道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查明灾害体变形对管道的影响,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对不宜处理或十分危险的灾害体,监测其动态,及时预警,避免人员的伤亡、管道破坏造成损失。按照监测对象的不同,分为变形监测,物理与化学场监测、地下水监测和诱发因素监测等,根据监测手段的不同,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可分为宏观地质监测法、简易地质监测法、专业监测法等。各类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总结见表3.1.
表3.1 各类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总结
4.油气管道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与监测技术展望
当前,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基本上都是围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主要地质灾害进行的[8]。随着地理信息技术、数字管道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管道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与监测工作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 防治工程的实施更加注重减小对环境影响;
2. 监测高精度、自动化、实时化;
3. 监测预测预报信息实现实时交互、公众化;
4. 监测方法多样化、三维立体化;
总之,今后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监测工作将向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相关的规范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其磊. 长输管道地质灾害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2]国苏欣.浅谈油气管道经复杂山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12):129.
[3]史后凡.常见管道环境及地质灾害分类与治理[J].化工管理,2014(35):269+271.
[4]马清文,王成华,孔纪名,宋书志.崩塌落石地区长输油气管道防护[J].水土保持研究,2007(05):146-148.
[5]李强.油气长输管道河西走廊段地质灾害防治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2):60-61.
[6]付立武,贾韶辉,郭磊.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及其应用[J].油气储运,2012,31(04):307-309+313+326-327.
[7]杨明生,王国勇,陈刚,汪卫毛,邓博.中石化油气长输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介绍[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7,30(05):62-64
[8]么惠全,毛建,吴志平,张照旭,赵冬野.西气东输管道完整性管理实践及效能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3,33(12):124-130.
论文作者:叶小兵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管道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油气论文; 沿线论文; 灾害论文; 技术论文; 类型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7期论文;